牛晓燕
目的:探讨铜仁市2017年重症手足口病的调查结果.方法:选取铜仁市上报的103例经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文的研究资料,所有病例收集的时间集中在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采用了回顾性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对10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基本信息、治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84.5%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在3岁以下,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占84.5%,患儿在6月份的发病率达到61.2%,有87.4%是患儿为散居,有70.9%的患儿来自农村,有49.5%的患儿初次就诊机构为个人门诊,患儿治愈率为97.04%.结论:2017年5月至8月铜仁市的重症手足口病仍然存在较大的发病率,发病患者以低龄儿为主且集中在夏季;为此,必须在明确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与危害.
作者:王仕兰;朱琴;安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优势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行后牙区种植手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取无种植导板进行植入体种植,观察组则采取数字化导板辅以种植手术.观察两组术前设计与种植位置偏差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种植体顶部、角度、深度与根尖部偏差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数字化导板应用于口腔种植中利于提升种植精确度,避免术前设计与实际位置的大幅度偏差,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
作者:韩丽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了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在肿瘤根治性和手术安全性方面,观察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其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对于患者有着极高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振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出院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2例.一组是对照组,出院后,电话随访,一组是延续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延续组,压疮发生率为3.1%(1/32),对照组,发生率为15.6%(5/32),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延续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预防压疮.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作用.方法:观察10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其消极情绪,康复良好.
作者:马清;孙寰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07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0例结直肠癌术后肠瘘治疗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00.00%较参照组患者的80.00%高(X2=4.44,P<0.05).结论:以常规的保守治疗为基础,酌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7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人性化组,常规组实施我院一般护理,人性化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各自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67%,远远高于常规组的84.0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孙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2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HBeAg、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在规范血液透析行为管理以及预防出现失衡综合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09月收治的104例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期间配合基础护理;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对行为管理效果以及出现失衡综合症的概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行为管理效果同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比较,凸显极为显著的优势(P<0.05);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出现失衡综合症的概率同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比较,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护理干预的充分实施,对于相关的医疗可控因素可以加以成功改善,对于患者主观因素可以保证获得显著提高,显著降低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概率,终获得显著的预防效果.
作者:于云霞;王珍红;李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大量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并将其中的8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发热,1例低体温,1例电解质紊乱,2例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中有3例发热,4例低体温,4例电解质紊乱,3例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14/40),即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输血患者来说,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极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孔令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穴按摩与颈部保健操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5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穴按摩联合颈部保健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经穴按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NDI、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DI、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按摩联合颈部保健操对于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的缓解了患者颈椎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兴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阿维A配合二氧化碳激光在复发性尖锐湿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7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分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阿维A配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配合二氧化碳激光在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观察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跟骨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在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配合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终就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合理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完成跟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改善可以加以双重促进,从而使得跟骨骨折患者的预后能力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毛卫红;吴进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根据其它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不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结果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的比较.结果:对体检人群中的78例患者终确诊患有肿瘤者21例,排除患有肿瘤者56例.即认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阳性21例,阴性56例,其中假象阴性和阳性各1例.结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肿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威;周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产妇分组为A组、B组,各30例,A组予以传统护理,B组于A组基础上予以自由体位娩,并观察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B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优于A组,且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亦优于A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田光香;李云霞;孙元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纳入观察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3例该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均给予单纯氯吡格雷治疗;评价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5.4%)与对照组(15.4%)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不会因为药物联用而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艳;艾娜;韩丽;鲜玉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76例心内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为心内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6例心内科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观察其发病情况,临床情况,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药物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采用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心内科心绞痛的治疗率是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81%,这种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心内科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方式是可以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王亚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拉莫三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提供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且可靠.
作者:梁作勇;李绪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乳腺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探析.方法:将112例乳腺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采取常规性护理模式,后者于前述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乳腺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焦虑程度,同时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袁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资料183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和性别的特点将这183例患者平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和联合治疗组.这三组患者在住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住院之后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曲美他嗪则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使用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方式治疗患者.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相关实验数据,并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胆固醇、心绞痛等等方面的身体情况相差较大,而且联合治疗组相较于其他两组治疗方式更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疗效,有利于帮助患者降低.脂肪含量等一下新功能,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孙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