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秋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黄疸并肝功能损害的病例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症.由于对该病症认识不足,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在基层此类病人的病因往往不易明确.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对治疗中发现的黄疸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排除了梗阻和药物因素以及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同时,通过同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技术合作,共诊治戊型病毒性肝炎17例,通过退黄、降酶、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城达;赵洁红;冯健荣;黄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乳牙早萌系指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即过早萌出的乳牙,早萌牙也称胎生牙或诞生牙,常见于下颌中切牙.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考虑与乳牙胚过早形成和遗传有关.临床上较少见,多为个案报道[1~3].我院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共分娩新生儿7325例,发现新生儿早萌牙11例,现对乳牙早萌的诊断及产科处理进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共分娩新生儿7325例,发现乳牙早萌11例,均为足月儿,发病率为0.15%.男婴7例,女婴4例.
作者:简洁;刘小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336例0~12岁烧伤患儿发病率,并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和季节及城乡分布等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婴幼儿期发病率高,为76.19%,夏秋季发病率为65.77%,农村患儿占76.78%.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烧伤为主,占92.85%,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84.22%.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监管意识,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黄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近半年出生的资料详实的足月新生儿207例,其中胎膜早破组28例,随机选取28例非胎膜早破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血常规和肝功能全套各项指标,对胎膜早破导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DBIL、TP、ALB、GLD、A/G、ADA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患儿中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PLT、TBIL、IBIL较高,与非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组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引起隐匿的新生儿感染及缺氧、肝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曹凤娥;曾华;刘姿;魏榕;吴曙粤;李素娥;甘娇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短期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入住ICU病房的46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和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各23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两周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IgG、TLC、CD4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IgG、TLC、CD4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短期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张义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庞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醋酸泼尼松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2例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加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加用转移因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面色潮红,1例发胖,1例面部痤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胖,1例面部痤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泼尼松加转移因子对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临床以免疫缺陷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传染病.本文总结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住院期间死亡62例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死亡原因构成,以期改进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念;温小凤;柯柳;蒋忠胜;覃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观察组56例采取克拉霉素+铋剂+奥美拉唑+甲硝唑的四联疗法.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四周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疗效比传统三联疗法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青;李研;岑杨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相关表面分子CD35与疟疾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人群曾经感染或者正在感染疟疾的587例患者(疟疾易感组)和560例健康成年人(非易感组)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疟疾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 疟疾易感组红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为(60.81±29.73),明显低于非易感组的(67.93±25.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3935,P=0.000).结论 桂西地区少数民族疟疾易感人群中,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与疟疾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疟疾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文成;农乐根;韦叶生;韦莹慧;王俊利;黄衍强;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生以及与医学关系密切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共同构成了医院实习生的队伍,这些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形成的实习档案是反映其医风医德、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劳动表现的真实、完整、准确的记录,主要是指实习生进入医院实习期间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实习指南、实习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实习科室轮转表、实习考核成绩、实习过程中各种奖惩材料、实习鉴定等基本内容.有关单位通过对实习生实习档案的审查,能较全面地了解实习生而做出针对性的决策[1],另一方面实习档案的归档压力和潜在作用也激发了实习生在实习中的积极性.
作者:农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前,血站上提供的供血袋上附有可供配血用的管子,为完全抗凝血.我院采集的标本也是用枸椽酸钠的抗凝血.它的优点是配制红细胞悬液方便,取血浆容易,深受同行欢迎.目前,我们遇到因为使用变质的抗凝血而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查血提示:Hb 27.8 g/L,RBC 0.77×1012/L,Plt 200×109/L,血型为B型,既住无重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无输血史.拟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3单位.
作者:李祖新;刘燕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 =38)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起效快,优于单纯纳洛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亚军;罗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提高医师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在治疗上有报道,如果诊断明确无需再继续输注血小板,以免加重病情的风险,对于无条件做血浆置换的基层医院,应及时诊断TTP,尽快将患者转送上级医院治疗.本院收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现将病情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介绍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全身皮肤紫癜2天于2012年11月29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尿色稍深,当时无发热,无自觉不适,无精神异常,无肢体障碍,也无语言及意识障碍.
作者:裴卫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以下颌多见[1].炎症的初期主要以智齿周边牙龈胀痛不适,口腔运动时疼痛加重为主.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自发性跳痛及沿耳颞部放射性疼痛,侵及咀嚼肌时出现张口受限,同时可有冠周脓肿,引起多间隙的感染.我们收集2010年到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1000例孕妇资料,其中孕期患下颌智齿冠周炎189例,占18.9%.
作者:谢丽玲;文力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不同病区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自动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配套ATB PSE-5及纸片扩散法.62例细菌根据病区不同分为4组:ICU组(25例)、神经外科组(15例)、新生儿科组(7例)、其他组(15例).结果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从痰液分离(48.4%),其次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33.9%);ICU组对氨基糖甙类、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8.0%,神经外科组对氨基糖甙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6.7%,其他组对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26.7%,新生儿科组除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外(>57.1%),对其他受试药物均<28.6%.结论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病人下呼吸道感染,除新生儿组外,其他3组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氨基糖甙类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低.
作者:刘春明;韦柳华;蒋利君;朱胜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52例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IgG抗体>1∶64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采用茵陈蒿汤配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前后测定IgG抗体效价及进行新生儿随访.结果 治疗组的IgG抗体效价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非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治疗组新生儿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茵陈蒿汤能降低孕妇IgG抗体效价,减少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
作者:刘梅;唐惠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两年收治的14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鼻炎康、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的喷嚏、流涕症状明显改善,鼻塞、鼻痒的症状亦有所减轻,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 借助过敏原检测项目的开展,能更准确地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从而给予有效的脱敏治疗及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林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1次/d静滴;依达拉奉30mg,2次/d静滴,14天为1个疗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NSE、S-100β的水平,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第3、7天的NSE、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C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天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4.86%,对照组为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SE、S-100β水平,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麦晖;周海红;陈军;赵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的应用,使乳腺病灶的治疗达到微创、准确、安全、美容的效果.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对128例共268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疗效确切,创口微小不影响美观而深受欢迎,但它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病人,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8~32个月,平均16个月.共计268个肿块.单侧80例,双侧48例,可触及病灶96个,不可触及病灶172个.病灶直径3~50mm,平均直径12mm.其中术前经B超及钼靶等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病灶的230个,可疑病灶的38个.
作者:梁建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