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质的枸橼酸钠引起交叉配血困难一例

李祖新;刘燕棣

关键词:枸橼酸钠, 交叉配血
摘要:目前,血站上提供的供血袋上附有可供配血用的管子,为完全抗凝血.我院采集的标本也是用枸椽酸钠的抗凝血.它的优点是配制红细胞悬液方便,取血浆容易,深受同行欢迎.目前,我们遇到因为使用变质的抗凝血而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查血提示:Hb 27.8 g/L,RBC 0.77×1012/L,Plt 200×109/L,血型为B型,既住无重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无输血史.拟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3单位.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与舒血宁在急性乙醇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 =38)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起效快,优于单纯纳洛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亚军;罗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52例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IgG抗体>1∶64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采用茵陈蒿汤配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前后测定IgG抗体效价及进行新生儿随访.结果 治疗组的IgG抗体效价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非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治疗组新生儿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茵陈蒿汤能降低孕妇IgG抗体效价,减少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

    作者:刘梅;唐惠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孕妇下颌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以下颌多见[1].炎症的初期主要以智齿周边牙龈胀痛不适,口腔运动时疼痛加重为主.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自发性跳痛及沿耳颞部放射性疼痛,侵及咀嚼肌时出现张口受限,同时可有冠周脓肿,引起多间隙的感染.我们收集2010年到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1000例孕妇资料,其中孕期患下颌智齿冠周炎189例,占18.9%.

    作者:谢丽玲;文力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优秀护士长高效管理10种能力的刍议

    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中基层的领导者,一名优秀的护士长所领导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护理安全文化氛围较好的团队,也是一个较少出差错的团队.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医院整体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顺应学科发展,大批中青年护理骨干迅速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但由于年轻化、管理经验不足、人力资源紧缺、医院系统环境的同步发展滞后等原因,大多护士长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为粗犷的发展阶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一名优秀护士长实现高效管理应具备的10种能力,旨在为新一代年轻护士长能快速顺应角色转换、适应改革需要、明确定位并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周惠芳;陆晓珍;曾月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北海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北海地区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了解该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与患者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方法 用赛乐迪亚-麦可Ⅱ试剂盒检测5560份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抗体总阳性率、男女阳性率差异、季节阳性率差异、年龄组阳性率差异等.结果 5560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15例,总阳性率为30.85%,其中男性阳性974例,阳性率为28.00%,女性阳性741例,阳性率为35.5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4,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春、夏、秋、冬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96%、25.99%、28.94%、33.39%,以春季较高,夏季较低,两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6.27,P<0.01).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7~12岁组和4~6岁组高,分别为59.45%和51.21%,13~18岁组阳性率为50.67%,低为小于1岁组,阳性率为8.7%.结论 北海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春季、冬季和7~12岁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

    作者:姜邦蓉;闫河;古兰谦;黎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局部封闭疗法治疗,两组均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连续对比观察两组治疗1次、治疗2次和治疗3次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次、治疗2次和治疗3次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疗法效果优于局部封闭疗法,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连欣;李新洲;农小珍;姚素英;潘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因其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泌尿外科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常用术式[1].TURP术后仍有8%~13%[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造成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生活及生理痛苦.为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我科对TURP术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荣;李凤英;成丽;孙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9例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 探究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9例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对患者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常规的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未达到定义病变血管的3例(7.7%),发现动脉瘤2例(5.1%),动脉夹层2例(5.1%),脑异常血管网1例(2.6%),血管狭窄或闭塞31例(79.5%).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DSA能够对整个脑动脉网络中的每处动脉病变包括无症状的动脉病变都能有准确地了解,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潘鹏克;杨正广;蒙仁玖;韦仕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槐杞黄颗粒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槐杞黄颗粒10 g,1天2次口服,同时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泼尼松1mg·kg-1·d1口服治疗.于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反T3(γT3)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水平(PLT).结果 1个月后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ALB、TBG、TT3、γT3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PLT水平下降,而PT延长(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仅能减少该类患者的蛋白尿,纠正甲状腺素水平紊乱,还能改善肾病综合征的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商华;温黎青;王芳芳;李建飞;关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医疗设备档案是指医疗仪器设备出厂时随机携带的原始文件资料和在购置、采购合同、安装调式、验收记录、运行、维修、安全检测以及报废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参考及保存使用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载体的材料,也是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的主要参考依据.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引进了大批高、精、尖的先进设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黄桂敏;陈露萍;刘芸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监测体液免疫功能的意义

    目的 探讨体液免疫功能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黄疸足月患儿52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MR结果分为胆红素脑病组(观察组)与非胆红素脑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的水平.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gG、补体C3、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IgM升高的重度黄疸新生儿更易患胆红素脑病,临床上要注意监测重度黄疸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邱建武;肖小兵;刘绍华;刁诗光;冯奔红;刘晓燕;马占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头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头部γ-刀对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92例,其中单发24例,多发68例,共186个病灶.对28例多发、分散的病灶及7例较大的病灶进行了两次γ-刀治疗.38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γ-刀术前或术后的全脑放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完全缓解42个(22.6%),部分缓解119个(64 %),无变化18个(9.7%),进展7个(3.8%).γ-刀治疗后3、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4%、73.9%、41.3%.结论 头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肿瘤局部控制率高,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对多发且分散的病灶可行两次γ-刀治疗,对较大的病灶行分次治疗,可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作者:蒋建文;唐娜萍;陈勇;梁辉;李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100例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PPROM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处理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00例中经阴道分娩70例,剖宫产30例.产后出血150~400ml,平均(268.7±33.1)ml.孕28~33+6周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4~36+6周,而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则明显低于孕34~36+6周(P<0.01).结论 妊娠结局与破膜时孕周有关,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应根据孕周选择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适时选择合适分娩方式结束妊娠,以降低母儿病死率.

    作者: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医学模式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概况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除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外,还对病人及其家属传授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预防方法及自我保健的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和交流互动,提高对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的意识,能够自觉地行使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扩展,为探讨适合我国医疗现行体制与有利于健康教育发展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笔者就“教育模式转变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效果评价、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及应用前景”等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陆柳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波热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热疗对手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手术病人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局部换药治疗和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1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切口局部微波热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波热疗能较好的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作者:农玉梅;李朝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溶血磷脂酸对宫颈癌细胞形态学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溶血磷脂酸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生长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①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以终浓度为1μmol/L、5μmol/L、10μmol/L、15 μmol/L的溶血磷脂酸和终浓度为5mg/L、10mg/L、20mg/L、40mg/L的多西环素分别干预,并设不加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均干预72h后进行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色,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及形态变化.②体外培养Siha细胞,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溶血磷脂酸和终浓度为40mg/L的多西环素干预,72h后固定过夜,电镜扫描.结果 ①溶血磷脂酸组Siha细胞随着溶血磷脂酸浓度升高,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异形性及可塑性增加;多西环素处理组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破坏.②电镜下可见经溶血磷脂酸干预后Siha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分泌颗粒,细胞变形伸出细长突起相互连接.多西环素组干预者则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轮廓不清晰,细胞皱缩变形,核碎裂,细胞溶解.结论 溶血磷脂酸促进宫颈癌细胞株Siha生长增殖并改变Siha细胞形态,两多西环素则具有相反的抑制作用.

    作者:韦红卫;杜娟;夏红卫;马刚;白华;韦波;陈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10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按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每周回院测量血压2~3次,连续观察11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44例,血压不稳定11例,对照组患者血压稳定28例,血压不稳定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6,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而降低和平稳患者的血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庞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外科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外科手术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20例,全身麻醉后行急性等容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观察患者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输自体血前(T2)、输回收血后(T3)、输术前采集的全血后(L4)5个时点的HBG、HCT、PLT、APTT、PT和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记录ANH时采血量、回收洗涤红细胞量.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ANH时采血量平均为(590.00±137.27)ml,术中回收洗涤红细胞量平均(562.50±179.09)ml,输异体血0ml;不同时点的HBG、HCT、PLT、APT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PT在T1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与T0、T3与T2、L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在正常对照值范围内.HBG、HCT、PLT和FIB在T1与T0、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输异体血,解决RH(D)阴性血源稀缺难题,可安全用于RH(D)阴性稀有血型外科手术患者.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周习慧;徐锐;杜林;褚立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消化道肿瘤手术前后饮食管理应用进展

    Fast-Track Surgery(简称FST)中文直译为“快通道外科”,它提倡采用多模式的围手术期恢复方案,加快患者的康复,故解释为“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早的实践者是丹麦医生Kehlet[1].它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间通过医师、护士、麻醉师等团队,采用各种有循证依据的措施进行干预,减少患者各种心理、生理、创伤性的应激反应,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采用的方式包括患者的教育、各种管道处置、手术前后饮食管理、肠道准备、麻醉方式、术后止痛、手术方式选择等改进措施.本文对国内在消化道肿瘤手术前后饮食管理方面的认识和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胡敏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