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并分析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具体应用

范立军

关键词:组合式, 固定支架, 四肢创伤骨折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按照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运用的作用加以摸索.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48例(均为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接诊病例),结合随机抽选的方式,以24例结合常规方式处理,为对照组,余下24例则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处理,为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结合统计可知,观察组在创面愈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按照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处理,能帮助该部分患者尽快恢复.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的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的资料.结果: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结论:为控制疫情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来降低该病发病率,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卞丽娜;许锬;蔡群;茹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作用与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笔者从事神经介入以来期间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抽取3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内减压手术治疗)与观察组(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量、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GOS评分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介入栓塞术临床效果与MMP-9相关性不强,与VEGF、TFN-α、IL-6相关性较强.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够使免疫因子表达降低,并与VEGF、TFN-α、IL-6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戴桂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站持续和谐发展中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对策探究

    文化建设在血站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深深地影响着血站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同时文化建设也能满足血站员工精神文化的需求,约束和激励员工的工作行为,增强血站的凝聚力和创设友好和谐的血站氛围.

    作者:吴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极低体重早产儿的院外延续性护理

    目的:研究极低体重早产儿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极低体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由家长自行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排尽胎便时间(6.0±1.3)d、体重正常时间(13.0±2.2)d,对照组排尽胎便时间(9.0±2.3)d、体重正常时间(16.4±2.9)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el Tison神经学评估正常28例,占93.3%,对照组Amiel Tison神经学评估正常21例,占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体重早产儿接受院外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东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调研优质护理运用到施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来本院医治的肿瘤化疗患者9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49例施以优质护理,对照组49例施以常规有关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指出了,试验组通过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优质护理运用到施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内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马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在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降压治疗,甲组同时由加味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患者血压情况、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甲组舒张压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收缩压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显著改善其血压情况,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刘锦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预防秋冬季流行性感冒

    查阅知网关于秋冬季流行性感冒的相关文献,综合叙述秋冬季流行性感冒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中医控制和预防秋冬季流行性感冒的措施和举措进行总结,为中医药预防秋冬季流行性感冒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慧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HSS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研究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产程时间6.10±0.95小时、住院时间4.25±0.45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疗效显著.

    作者:董书芳;丁兆莉;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5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中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发生率、ICU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20.00%),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8.00%);并且实验组患者ICU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时引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以及住院感受,降低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经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科学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93.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谢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ELISA和TRUST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ELISA法和TRUST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260名在本疾控中心接受梅毒血清学试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梅毒检测过程中分别采取ELISA法和TRUST法,以TPPA法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ELISA法和TRUST法的检测结果.结果:TPPA法检测确诊阳性42例(16.15%),ELISA检测法的敏感度为95.24%,高于TRUST检测法(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无较大差别(p>0.05).结论:与TRUST法相比,采取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的敏感度更高,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莹;朴昌玉;范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个性化规范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个性化规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接诊收治的7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规范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状况、疼痛评分及焦虑心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较术后1天、3天时的疼痛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研究组术后S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规范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萍;刘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进行喉罩全麻通气.结果:插管后,常规组的DBP、SBP以及H R指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通气正常.拔管后,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18%(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更为适宜,此方法安全性高,与气管插管相对比,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而且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孙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结肠直肠癌的80例患者,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40例患者为研究组.结果:下床、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而言,研究组均要早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病患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快速康复,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凡霞;厉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庄河市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通过了解庄河市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与发病规律,明确以后的防病重点.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汤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珍红;李岩华;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颈源性头痛患者在脉冲射频治疗基础上联合臭氧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有颈源性头痛患者52例,为本院2014年-2017年间收治,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与联合组(26例).比较不同方案对患者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改善更具优越性(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颈源性头痛患者用脉冲射频与臭氧两种手段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清义;于洋;孙明洁;王昕;陈付强;张瑞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就诊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对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对两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频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频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各有36例,均予以低频电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抗体、血清胰岛素以及瘦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男性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情况比女性更为显著(p<0.05),而女性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情况比男性更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低频电针,可以有效调节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胰岛内分泌系统.

    作者:付有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