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文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80名患者,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制度,而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半年内随访复发例数都远远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则远远高于对照组,所有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路径能够让患者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邵明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时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中晚期胃癌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将两组近期疗效、消化道毒性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消化道毒性反应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使化疗的毒副作用显著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月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互助县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互助县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方法:收集2015年互助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乡镇报表进行分析.结果:互助县2015年高血压患病人数33275例,患病率为8.7%;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别有显著性(X2=13.65,p<0.01);高血压的患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高逐年增加;从高危因素来看,互助县高血压患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饮酒,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的23.86%,是全人群平均水平4.4%.结论:互助县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18.8%)水平;加大高危因素的干预力度,提高居民防治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是我县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葛世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异常所致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时即抽血化验血钾水平,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两组,A组:血钾<3.5mmol/l,B组:血钾3.5~5.5mmol/l.观察2组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颤)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低钾血症总发生率35.4%,发病3小时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且低钾血症组各种心律失常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高于正常血钾组.结论:早期监测血钾很重要,及时纠正血钾异常对各种心律失常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缐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甲组给予传统体位分娩护理,乙组给予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比其分娩结局.结果:甲组自然分娩率为92.50%,优于乙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可推广.
作者:李云霞;孙元婷;田光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8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常规保暖、呼吸道护理,对出现低氧血症的患儿使用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我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者作为对比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相关冠脉造影,对比不同程度病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1.54±3.23)、(4.74±0.94)、(6.91±1.24)umol/L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5.96±5.49)、(6.39±1.26)、(9.69±1.18)u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水平(372.23±32.53)umol/L明显高于对比组的(274.77±23.69)umol/L(P<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通过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的临床检测诊断,将更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筱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饮食指导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饮食指导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率为92.43%、顺产率为67.51%、产后出血1例、巨大儿1例、早产0例、产褥感染0例、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率为72.15%、顺产率为48.36%、产后出血4例、巨大儿3例、早产3例、产褥感染4例、新生儿窒息2例,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对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作用明显,能够大幅度提高其自我控制意识,显著改善患者妊娠期及产后身体状况,保障母儿安全健康.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痔疮套扎吻合器(连发式痔疮套扎器)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传统痔核切除术,研究组给予连发式痔疮套扎器(RPH)手术,观察两组总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参照组(86.0%),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消失时间、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RPH手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对肛周组织损伤性小,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永升;李雪辉;陈科;方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EN)组)、观察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对2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 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和免疫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EN)组在入院1 w后血清蛋白水平与入院前相比较都有所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入院1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入院时相比较都有升高情况,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上比EN组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接受治疗后TLC明显升高,较EN组有明显提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时间内(1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会导致血清蛋白下降、营养不良.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能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用药物冲洗、湿敷在皮肤炭疽皮疹护理效果,总结皮肤炭疽护理常规和皮肤护理流程.方法:先利用2%双氧水、9g/L氯化钠注射液、0.5g/L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康复新液对14例皮肤炭疽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湿敷30分钟,每日进行2次,恶性水肿型每日可进行4次,康复新液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创面的作用.结果:14例患者均有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焦痂脱落,皮肤愈合出院,1例病例留有瘢痕.结论:利用药物冲洗、湿敷的方法总结的皮肤护理流程针对皮肤炭疽破损皮肤创面效果显著,特别针对恶性硬性水肿型皮肤皮损均能促进愈合.
作者: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五官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五官科住院的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将其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分析.结果:实验组25例患者中对治疗及护理十分满意的患者人数为23例(92.00%),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89±1.96)d;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对治疗及护理十分满意的患者人数为16例(64.00%),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98±3.05)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两项指标上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的对照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艺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肠癌肿瘤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观察组,之后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就诊的无肠道疾病患者中选取44例为对照组针对2组患者进行ELISA方法检测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能够通过水平数值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田颖;牛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子宫肌瘤时采用中医联合米非司酮方法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依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3.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中医药自拟化积汤联合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三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改善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但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成功实现了冠状动脉血管的血运重建后,近期仍有胸痛症状发生.现就我院2016.05-2017.05期间行PCI术145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胸痛,进行分析.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近期胸痛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过去1年145例PCI术患者近期发生胸痛情况.结果:术后发生胸痛18例,发生率12.4%,其中缺血性胸痛7例,占38.89%,非缺血性胸痛11例,占61.11%.结论:PCI术后胸痛原因较多,要及早分辨,积极干预.
作者:赵春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构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采用人性化和循证护理学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有效性.
作者:李继红;魏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行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65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5%,对照组患者为96.9%,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江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针对黄疸给予游泳、抚触、蓝光治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借鉴推广.
作者:邹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玉门市医院妇科门诊近1年来收住的100名阴道松弛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一组为对照组:接受盆底康复仪治疗阴道松弛症.另一组为治疗组,接受盆底康复仪同时联合艾灸治疗阴道松弛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筛查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增长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降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松弛症效果显著,且艾灸简单亦操作,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涛;高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0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