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表软组织肿物高频超声诊断思路探讨

王双

关键词:浅表软组织肿物, 高频超声, 诊断思路
摘要: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6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为资料,利用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诊断思路,本文对此思路展开探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进行护理方式的对比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入选的患者共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对临床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检查结果的改善上占有明显优势,即为97.37%,对照组则相对较低,为84.2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治疗上看,观察组在体温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效率更高.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对患儿的病情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可改善肺部感染问题,缩短治疗用时,能够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及产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全部妇产科产妇中,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方法.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的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以及产后恢复程度等均达到较高水平,产后抑郁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及产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解东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内镜在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第二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第三组30例患者采取胆管镜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将三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损伤量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时虽然时间长、费用较高,但是取石彻底、创伤小、并发症不严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修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监督人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索与思考

    目的:本文通过阐述对一家游泳馆消毒粉存放不当与水发生反应造成突发事故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办案要点,为今后卫生行政部门查处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该案进行案情分析、办案点评,并将重点延伸到几个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结果该案在办理过程中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收集全面,主体认证准确,自由裁量适当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及时适当,收集证据要全面,以利于后期的定案与侦破.

    作者:赵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肿瘤切除的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恢复快、对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有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郑昌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

    目的:分析研讨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早期干预方式分组,其中200例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对照组),另200例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乳量足量率93%高于对照组61.50%,中量率5%、少量率2%均低于对照组28%、10.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妇女早期可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在促进子宫复旧和乳汁分泌等方面作用突出,且操作简单.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糖指标变化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糖指标变化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院于2017年7月起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各选取实施管理前后本院1年内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后的餐后2h血糖值达标率(74.19%)和空腹血糖值达标率(76.61%)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的(36.25%)和(40.32%)(P<0.05);干预后患者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发生率(13.71%、8.87%、18.55%、5.65%)明显低于干预前(25.81%、20.16%、37.90%、25.81%)(P<0.05).结论: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调控患者血糖指标水平,降低慢性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俊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药物临床试验的护理支持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临床试验的护理支持对药物临床研究的作用,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安全性与真实性.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以来参与药物临床实验的工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的232例患者,讨论护理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护理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支持工作,有利于药物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并且可以得到真实有效的结果.结论:做好药物临床试验的护理支持工作,对药物的临床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浅析疾控中心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疾控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监控及处理地区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当前我国疾控中心这一责任落实质量不高,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能力较差,有关设施、装备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其中现阶段疾控中心缺乏充足的应急物资,应急技术及相对各方协调能力薄弱.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针对当前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有效应对解决方法,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刘佳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微环境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微环境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P-2、TIMP-1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MMP-2、TIMP-1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术后恢复,且对患者微环境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吕洪涛;孙红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结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较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接受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广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2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择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某院骨科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168例患者,对所选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21例,使用率72.0%.其中11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97.5%.不合理用药类型:77例无指征用药,占65.3%;72例给药时机不适宜,占61%;58例用药疗程过长,占49.2%;28例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3.7%;27例单次给药剂量过大,占16.1%;2例术中无需追加而追加或需要追加而未追加,占2%.主要使用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五水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结论:在2种手术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应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作者:崔玉兰;王龙书;黄艺;饶智;杨忠利;宋爱丽;吴远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成立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研讨组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讨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通过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文书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6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仅为6%,而对照组为23%,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各项护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风险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所参加药物临床实验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试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实验.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受试者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模式下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人数及受访者失败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药物临床实验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受试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外科手术收治的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对其病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主要发生于胃(65.71%)、结肠(14.29%)、小肠(8.57%)、肠系膜、网膜(11.43%);经病理诊断发现梭形细胞为主型的有24例(68.57%)、以上皮细胞为主型的有7例(20.00%)、两种细胞混合型的有4例(11.43%);经免疫化检测,发现CD117阳性率为91.43%,CD34阳性率为74.29%,S-100蛋白阳性率为2.86%、SMA阳性率为11.43%.可见CD117、CD34均呈高表达,呈细胞质的弥漫强阳性.S-100蛋白、SMA则在一般情况下不表达,少数呈局灶弱阳性,所有病例均为desmin阴性表达.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确诊依据为CD117、CD34呈高表达,S-100蛋白、SMA及desmin联合应用可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邬攀;刘汉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对比评价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一共入选乳腺脓肿患者68例,入选时间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34例给予超声引导穿刺方法,对照组34例采取传统手术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7.06%,与对照组的70.59%对比显著更高(P<0.05).(2)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平均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乳腺脓肿患者,给予超声引导穿刺方法治疗的效果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明显更理想;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祥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炎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施行,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徐兴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127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64例,对照组63例.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2.19%,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90.6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宋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层疾控中心在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究基层疾控中心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基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现状及问题,依据这些现状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我国当前对于公共卫生体系构建设定位不稳、财政投入明显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且在岗人数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及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创造良好条件.结论:基层疾控中心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各部门加强联动,构建出科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作者:张清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