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链球兽疫亚种引起化脓性脑膜炎1例分析

孙永丽;李香兰;周春兰

关键词:链球, 兽疫, 亚种,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资料, 感冒治疗, 喷射, 呕吐, 患者, 发烧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1岁.因无明显原因反复喷射性呕吐月余,伴反复发烧(可达39℃),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于2006年9月11日入院.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城乡老年疾病的比较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解老年人患病因素和患病状况,并采取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年化给老年保健和老年医学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尹绍亭;吴锦屏;张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开展全方位护理服务创建温馨家园式医院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市场越来越开放,使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社会发展和患者对医疗和保健需求的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更高[1],护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护理服务向高质量、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作者:程爱武;邹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例同期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膝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膝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膝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在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外科治疗中,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式[1,2].

    作者:陈洪菊;周立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肠黏连松解术.术后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观察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活动指导.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12~26月.28例术后腹痛完全消失,4例偶有腹痛发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及肠梗阻复发.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黏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的较好护理方法.

    作者:王云霞;屈清荣;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药流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减少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减少药物流产后官腔残留,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行药物流产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于排出胎囊后即加服米非司酮25mg,间隔12小时再加服25mg,同时口服中药生化汤每日1付,1日2次,连用3天.对照组胎囊排出后不加用米非司酮及生化汤.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药流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可以减少药物流产后官腔残留,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郭尚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治愈时间6~11d,平均9.5d,随访3个月,无1例病人再出现梗阻症状,饮食生活正常.结论: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有效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做好肠外营养支持及各种用药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是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史瑞峰;朱连荣;赵菏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原因,寻求预防和减轻便秘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老年癌症患者第一周期化疗期间便秘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便秘相关因素,在第二周期化疗期间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适当活动、创造良好排便习惯、排便训练等护理对策.结果:40例患者第二周期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便秘程度明显比第一周期(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长芝;刘书哲;李慧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捏脊治疗小儿遗尿症243例临床观察

    儿童遗尿症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1].从2005年至2007年底,笔者主要运用捏脊法治疗小儿遗尿症2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30例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力水平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及社会适用能力的特点,为实施早期有针对性康复教育训练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及社会适用行为量表分别测查了符合ICD-10及DSM-Ⅲ-R诊断标准的30例孤独症儿童和30例智力低下儿童.结果:孤独症组平均智商为71.60±16.80,较智力低下组的55.50±11.20显著为高(P<0.01),但社会适应商数孤独症组为54.80±14.10,较智力低下组的75.60±15.90显著为低(P<0.001).结论:提示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应着重针对提高其社会适用能力水平.

    作者:史宝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黛力新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讨论黛力新临床应用心得.方法:采用SAS、SDS对77例服用黛力新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照分析.结果:服用黛力新前后SAS及SDS对照,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黛力新临床应用改善抑郁、焦虑作用快,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价格适中,与苯二氮(艹卓)类合用无依赖性及成瘾性.

    作者:刘剑书;王翠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122例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方法: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结论:用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良好.

    作者:刘忠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皮下埋植剂游走1例报告

    患者,女,30岁,孕2产1,因使用皮下埋植剂避孕1年,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和不规则点滴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于2006年7月16日来我站要求取出皮埋剂.体格检查:T36.7℃,血压16/12Kpa,心肺正常,肝脾未及.

    作者:周相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例牙源性黏液瘤临床分析

    牙源性黏液瘤在临床上少见,约占牙源性肿瘤的0.5%~17.7%,临床表现及X线均不典型,容易误诊.牙源性黏液瘤发病隐匿,常造成严重的颌骨畸形和功能障碍.

    作者:乔永明;韩新光;崔文光;李新明;何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性溃疡又称肝源性溃疡,其发病率占肝硬化病人的18.6%[1],穿孔后由于大量腹水,低蛋白血症的存在,溃疡组织周围水肿,自行愈合的可能极小,需及时手术治疗,消除腹腔感染源.

    作者:徐冬梅;邢美兰;李秀霞;王亚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凯西莱治疗96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凯西莱对慢性重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有饮酒史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凯西莱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 5.0静脉滴注.2月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并对照两组疗效.结果:经过2月的治疗,治疗组血清TBIL和ALT下降数值均较对照组显著(76.67±24.53 vs 134.65±31.02,P<0.001;56.33±14.78 vs 121.91±40.67,P<0.001).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西莱可明显改善慢重肝合并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使其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

    作者:吕开雪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40例.结果:本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与护理成功32例,转外科手术6例,2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疾病,非手术治疗成为一种主要手段,加强对各器官功能不全的高素质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詹美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氯霉素粉在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埙和坏死[1].

    作者: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再自杀的反思

    自杀未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在对自杀的流行病调查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往往归因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但是,即便在住院治疗中,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预防住精神患者自杀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熊华秀;余芳华;童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胆的影响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脂肪肝、胆石症的发病率.方法:采用B超诊断仪对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做肝、胆B超普查.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脂肪肝发病率为43.1%,胆石症发病率为31.5%,明显高于一般群体.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脂肪肝、胆石症发病率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武军;李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4例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处理的治疗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因皮瓣处理不当所致的皮下积血、感染、皮肤坏死等近期并发症较多.

    作者:曹洪超;何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