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实验技术人员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钟平;张兆强;蔡波

关键词:实验技术人员, 研究生培养, 实验室管理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医学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主要由导师、研究生及实验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完成.导师是研究生的课题指导教师,学生在导师的个别指导下开展相关领域的探索研究.教研室作为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单位,是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研究的主要场所,教研室全面建设质量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西药激素治疗,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50%,对照组为68.2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1%,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1).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归丸具有调节卵巢功能,治疗卵巢早衰的功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韦艳萍;赵苏萍;李远珺;潘晓菊;董必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由于近40年来广泛开展防癌普查以及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治疗逐渐强调个体化,旨在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宫颈癌年轻化问题变得日渐突出.

    作者:农文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MMP-14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MP-2、MMP-9及MMP-1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关系,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中MMP-2、MMP-9和MMP-1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MMP-2、MMP-9及MMP-14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MP-2、MMP-9和MMP-1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经相关性分析,MMP-2和MMP-9、MMP-9和MMP-14的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MMP-2、MMP-9和MMP-1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早期联合检测MMP-2、MMP-9和MMP-14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彦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科护士的心理疲劳原因与对策

    产科护士是一个处于特定环境、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产科工作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具有紧急抢救性、多学科综合性、应急应变性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产科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心理疲劳职业性危害.为了解产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及寻求应对策略,现将50名护士心理疲劳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安桃;黄秀美;温光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普外科急症, 由于闭合性损伤腹壁无开放伤口,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有一定难度,给选择治疗方法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体会

    现代胸腔镜外科近年来迅猛发展,与传统的大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2005年9月以来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治疗效果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少君;戴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86例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基层医院多见,但进行外科治疗不多.我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有86例进展期胃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将在产科行产前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38%,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宣教,可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负性心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且不会对母婴带来危害,成本低,切实有效.

    作者:张润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已渐成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在优生优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胎儿畸形是围生期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前早期诊断先天性畸形,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畸形儿的出生,降低婴儿和围产儿死亡率,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目的.本文对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84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作者:温燕萍;周海桃;黄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43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穿孔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一旦诊断明确,临床上大多急诊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1月~2009年12月间采用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病例43例,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喜平;戴玮;邱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VLBWI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35例给予全静脉营养.对比观察两组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吸入性肺炎、胆汁淤积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血糖与血脂等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的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高血脂、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无坏死性小肠炎发生,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可明显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佘远凤;梁高莲;田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7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3)和静脉营养组(n=44),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对比营养指标变化、病死率、不良反应等. 结果两组间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肠内营养组血红蛋白较静脉营养组增高,病死率较静脉营养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如胃肠道功能完整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

    作者:黄维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08例产妇妊娠晚期应用催产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和胎儿等多种原因,经常需要人工的方法诱发促进宫缩,加快产程而尽早结束分娩.而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比较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是产科在妊娠晚期经常选用的引产方法.我院近3年来,在妊娠晚期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共108例,102例引产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引产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经验性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经验性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43例ICU科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早期即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照组22例待病原学检查明确真菌感染后再行抗真菌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 d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经验性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有利于危重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浦秦华;陆骏灏;钱何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及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单独香耖养胃丸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红梅;李雪锋;黄成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 观察某校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及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2244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其心理健康各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 因子分≥2分的学生占总体的25.6%,因子分≥3分者有2.1%;因子分≥2分的学生主要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以及偏执等,因子分≥3分的学生主要问题是:抑郁、强迫、人际敏感、焦虑以及恐怖等;除躯体因素外,其余因素水平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心理健康水平的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因子上不同性别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某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尤为迫切和必要.

    作者:何培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三例死亡病例报告

    2009年7~11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同老乡、黎明乡、新安镇等部分乡镇爆发小儿手足口病流行,发病800余例,其中我院共接收470例入院治疗,死亡3例,其余全部治愈.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对3例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压晨峰现象及治疗概况

    人从睡眠到清醒并开始活动以后,血压从较低水平迅速上升,是昼夜血压变异程度较大的阶段.据观察,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6:00~10:00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Hg,甚至可上升80 mmHg,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1].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脑卒中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而夜间发病率低,因此,人们推测清晨血压的骤升是发生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许多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血压的骤然升高在原有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意味着探讨血压晨峰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筋拨络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80例疗效观察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在肩胛肌的内下方.它起自颈椎6~7和胸椎1~4的棘突,肌束斜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脊椎缘[1].菱形肌的损伤也叫菱形肌紊乱,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肩挑、长时期的背负,较大重量的手提,及上肢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菱形肌超量负荷,从而造成菱形肌的劳损.此外,一次超大重量的负荷或在耸肩情况下受到暴力打击,也常能导致菱形肌急性损伤性疾病.笔者运用中医骨伤科的弹筋拨络手法治疗此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危重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对吸入气体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的纤毛及腺体功能正常发挥.近年来,人工鼻以其高效的温化、湿化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是一种轻而柔软的人工替代上呼吸道功能的湿热交换器,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双层瓦椤纸样[1]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2].人工鼻已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湿化方法,现将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马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