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温燕萍;周海桃;黄玉华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诊断
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已渐成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在优生优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胎儿畸形是围生期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前早期诊断先天性畸形,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畸形儿的出生,降低婴儿和围产儿死亡率,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目的.本文对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84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58例临床分析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导致的依赖性且又有特定临床表现的皮肤病[1],其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用由中药甘草提炼的复方甘草酸苷结合左西替利嗪片、羟基氯喹和本院配制的外用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俭;陈怀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长托宁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抑制唾液分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托宁、阿托品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时对患者的唾液分泌、VAS评分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单侧卵巢囊肿20例,宫外孕2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组,n=20)、阿托品组(Ⅱ组,n=20).在麻醉方法相同、腹腔镜CO2气腹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两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 min时的唾液分泌及VAS评分情况,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15、25、35、60 min时的HR的变化.结果 Ⅰ、Ⅱ组给药后15 min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Ⅰ、Ⅱ组VAS评分给药后15 min时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组HR给药后15、25、35、60 min各点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Ⅱ组HR给药后15、25、35 min时与给药前相比有极显著意义(P<0.01),给药后60 min,HR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拔气管导管时间(分钟),Ⅰ组 (18.12±4.28) min,Ⅱ组(17.92±3.64) m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作为腹腔镜手术前用药,在抑制唾液分泌的同时,并不增快心率,比阿托品更有优势,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甲亢等,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药.

    作者:杨志宏;唐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体会

    现代胸腔镜外科近年来迅猛发展,与传统的大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2005年9月以来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治疗效果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少君;戴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医药行业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解我院药学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近年来学院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客观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加强用人单位对学院教育工作的信息反馈,为药学的招生、教学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1],笔者对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方向、就业地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2].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莲;王俊利;许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56例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1],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单纯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重症)胰腺炎.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40%.早期加强护理,预防全身并发症发生,做好相关脏器的支持治疗,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关键[2],因此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评估至关重要.我院自2001年至2008年共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6例,治疗效果满意,其中护理在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盐制剂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由小剂量每次6.25 mg,2次/d开始,1周左右剂量加倍,达50~100 mg/d,同时加螺内酯20 mg,2次/d,长期服用6个月以上,使静息心率不低于55次/min,收缩压≥90 mmH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个月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左室缩短分数(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 (LVESD)、心率(HR),观察两组心功能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FS、LVDD、LVESD和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两组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减慢心率、改善FS、降低 LVDD 和LVESD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抑制心肌重构.

    作者:陆海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征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征.方法 对56例H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PS患者常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和凝血异常,部分患者有胸腹腔、心包腔积液,骨髓组织细胞增多,可见到噬血组织细胞.血清铁蛋白(SF)及甘油三酯(TG)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病程凶险,预后差,提高对HP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认识,有利于加强HPS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邱春红;梁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由于近40年来广泛开展防癌普查以及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治疗逐渐强调个体化,旨在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宫颈癌年轻化问题变得日渐突出.

    作者:农文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将在产科行产前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38%,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宣教,可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负性心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且不会对母婴带来危害,成本低,切实有效.

    作者:张润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普外科急症, 由于闭合性损伤腹壁无开放伤口,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有一定难度,给选择治疗方法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08年南宁市159例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分析

    煤气作为我国居民常用的燃料,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居民发生一氧化碳(CO)中毒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出诊的159名CO中毒病人资料,分析其中毒的原因,旨在为普及CO中毒的常识及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覃华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评价急性心梗病情轻重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2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按血糖高低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对照组66例为无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心肌酶值、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心肌酶值、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增高(P<0.01);射血分数和溶栓再通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 结论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疗效及短期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是评价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病情轻重及预测急性心梗短期预后较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护理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难以承受药物外渗及反复穿刺的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的不适,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路是必不可少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性好、损伤小,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科自2008年2月到2009年8月共有58例患者选用PICC置管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艳萍;李春玫;丁德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蒜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蒜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VM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32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三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率、ST-T改变率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检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其心律失常率、ST-T改变率、cTnT和CK-MB均显著下降(P<0.01),A、B、C三组各观察指标有逐级改善趋势,C组改善幅度大(P<0.01).C组患者治疗7、15、30 d后其血清 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A、B组患者治疗15、30 d后其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A、B、C三组患者治疗15、30 d后其血清 IL-18水平有逐级下降趋势(P<0.01),C组下降幅度大(P<0.01).结论 大蒜素对VMC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抑制病毒复制,恢复被病毒破坏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患者的免疫反应对其心肌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有关.

    作者:潘兴寿;蓝景生;李天资;黄照河;刘燕;梁烨;赖腾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已严重地威胁人们的生活,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病死率较高,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选择正确的再灌注策略才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急诊直接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尽快恢复心肌的灌注,抢救濒死心肌,防止心梗面积的扩大,保护心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众多的临床随机试验证明,急诊PCI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及长期预后.本文通过对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间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8例AMI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对急诊PCI治疗结果进行了描述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圣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48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它发病急、出血快,可因急性大量内出血而致休克,若诊断和抢救不及时,可因严重失血而死亡,因此,对异位妊娠破裂应尽早确诊,提高护理急救技能、及时手术是成功挽救患者的关键[1].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通过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雪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53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新进展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600,000名肝癌新增患者,其中80%以上的肝癌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与肝癌有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两者之间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子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筋拨络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80例疗效观察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在肩胛肌的内下方.它起自颈椎6~7和胸椎1~4的棘突,肌束斜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脊椎缘[1].菱形肌的损伤也叫菱形肌紊乱,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肩挑、长时期的背负,较大重量的手提,及上肢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菱形肌超量负荷,从而造成菱形肌的劳损.此外,一次超大重量的负荷或在耸肩情况下受到暴力打击,也常能导致菱形肌急性损伤性疾病.笔者运用中医骨伤科的弹筋拨络手法治疗此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43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穿孔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一旦诊断明确,临床上大多急诊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1月~2009年12月间采用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病例43例,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喜平;戴玮;邱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锂盐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氮平对碳酸锂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足量的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1种或2种以上联合治疗,疗程为6周均无效的双相障碍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碳酸锂(500~1500 mg/d)合并氯氮平(100~300 mg/d);对照组36例给氯氮平(100~300 mg/d)合用丙戊酸钠(600~1800 mg/d),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应用躁狂量表(BRMS 11个条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第2、6周末,两组间BRMS、HAMD各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23/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10例,占28.57%;对照组13例,占36.1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锂盐合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优于丙戊酸钠合用氯氮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主要选用方法之一.

    作者:覃加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