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丽;李晓燕;慈秀红;刘春兰
目的:为了有效的做好鼻内窥镜清洁消毒规范管理,预防和杜绝由鼻内窥镜检查治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分析鼻内窥镜清洁消毒操作预防感染的措施.结果:选择正确内窥镜清洁消毒方法,避免清洁消毒不彻底,减少交叉感染.结论:严格执行鼻内窥镜清洗消毒,预防医源性感染.
作者:易海容;彭春桃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手术治疗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它作为一种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术前患者的这种应激反应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逐渐加剧,严重者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
作者:刘风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原因,寻求预防和减轻便秘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老年癌症患者第一周期化疗期间便秘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便秘相关因素,在第二周期化疗期间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适当活动、创造良好排便习惯、排便训练等护理对策.结果:40例患者第二周期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便秘程度明显比第一周期(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长芝;刘书哲;李慧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门诊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疗程2w~4w,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46例(66.4%),好转38例(17.3%),未愈36例(16.3%).总有效率83.7%.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应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重视精神心理指导.
作者:张洪霞;郑惠梅;杨淑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自杀未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在对自杀的流行病调查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往往归因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但是,即便在住院治疗中,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预防住精神患者自杀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熊华秀;余芳华;童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颈、胸椎后路椎板减压治疗的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术前、术后应用高压氧、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高压氧疗法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症状.结论: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斌;黄媛霞;吴大鹏;徐海斌;李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因皮瓣处理不当所致的皮下积血、感染、皮肤坏死等近期并发症较多.
作者:曹洪超;何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车祸等原因所致的开放性骨折中,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为多见.外伤原因所致疾病往往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护理人员不能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应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作者:吴军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诱导绝经降低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手术率的新方法.方法:对无禁忌自愿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60例行治疗前后的月经改变的对照及瘤体大小的对照.结果:1周期诱导绝经12例、2周期诱导绝经期23例,好转17例,无效6例,2例中途放弃,有效率86.7%;治疗后瘤体缩小1cm以上者22例.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诱导绝经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赵龙;张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的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的TS患者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15例均行颅脑CT平扫,CT增强2例;4例行颅脑MRI平扫,MRI增强1例.结果:15例患者多以癫痫、智力低下就诊.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13例,单发结节2例,1例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例MRI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则为低信号.结论:CT和MR对T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相结合可对TS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建洲;桑德恩;赵洪增;苏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FD患者分为:A组(中西医结合)41例,B组(中药治疗)36例,C组(西药治疗)38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68%,中药组为72.22%,西药组68.4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较好.
作者:郑惠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干预达到血浆蛋白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配对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每对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饮食干预有助于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作者:秦祝齐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儿童遗尿症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1].从2005年至2007年底,笔者主要运用捏脊法治疗小儿遗尿症2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卫校新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行为,探讨医学中专生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新乡市第一卫校2007级500名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认识不够清楚;91.4%的同学对艾滋病感染者表示同情,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和歧视;大部分同学对婚外性行为、多个性伴等不良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但对卫校学习期间谈恋爱66.0%的同学表示理解,对婚前性行为13.4%的同学赞同,28.0%的同学表示无所谓;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结论:应多途径、多形式对卫校新生加强艾滋病知识、态度、安全性行为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素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及时发现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让患者正确地面对伤残,促进其恢复信心,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临床21例截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残肢挛缩.结论:截肢患者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隐患,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孙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的时机、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2例处于感染期的先天性耳前瘘管.结果:22例患者痊愈,无复发.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碧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从患者需要出发,满足患者需求,在深刻理解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所经历痛苦的基础上,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细微之处来体现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关爱.
作者:孙雪然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牙源性黏液瘤在临床上少见,约占牙源性肿瘤的0.5%~17.7%,临床表现及X线均不典型,容易误诊.牙源性黏液瘤发病隐匿,常造成严重的颌骨畸形和功能障碍.
作者:乔永明;韩新光;崔文光;李新明;何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5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毕Ⅱ式癌发生率82.14%(46/56),毕Ⅰ式癌发生率17.86%(10/56),两种手术方式癌变率呈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40例中患者生存3年以上27例(67.50%),生存5年以上13例(32.5%).姑息性切除9例生存12~30月,未能手术切除的7例生存2~14个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则是进展期胃癌的佳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娟;邢宝春;张国庆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