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残胃癌早期诊治临床分析

张丽娟;邢宝春;张国庆

关键词:残胃癌, 胃疾病, 胃大部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5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毕Ⅱ式癌发生率82.14%(46/56),毕Ⅰ式癌发生率17.86%(10/56),两种手术方式癌变率呈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40例中患者生存3年以上27例(67.50%),生存5年以上13例(32.5%).姑息性切除9例生存12~30月,未能手术切除的7例生存2~14个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则是进展期胃癌的佳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食管癌外科手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13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采用2个周期的顺铂加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化疗后2周手术;对照组130例食管癌患者直接手术.结果:研究组116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根治性切除112例,占83.6%;对照组根治性切除89例,占68.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食管癌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并且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彭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再自杀的反思

    自杀未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在对自杀的流行病调查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往往归因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但是,即便在住院治疗中,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预防住精神患者自杀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熊华秀;余芳华;童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122例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方法: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结论:用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良好.

    作者:刘忠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肠黏连松解术.术后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观察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活动指导.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12~26月.28例术后腹痛完全消失,4例偶有腹痛发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及肠梗阻复发.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黏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的较好护理方法.

    作者:王云霞;屈清荣;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的情况,为急诊工作人员防范攻击事件提供帮助.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进行自编问卷调查,资料以χ2检验以及百分比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112名医务人员中,有89.3%遭到攻击.在过去6个月内遭受攻击百分比较高的群体类型分别为:男性(100%),19~29岁(91.7%),护士(91.2%),一线工作人员(89.1%),工作年限不足3年(90.5%),急诊工作年限不足6月(97.6%).遭受攻击的时段多在下午6点到凌晨0点(44.0%)和凌晨0点到清晨6点(28.0%).遭受攻击者均出现了身心问题,遭受言语攻击后多数在6小时内恢复(45.3%),遭受躯体攻击者多在3天内恢复(56.0%).结论: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的风险很高,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和心理健康维护.

    作者:王世锴;唐宏宇;郭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压氧及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颈、胸椎后路椎板减压治疗的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术前、术后应用高压氧、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高压氧疗法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症状.结论: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斌;黄媛霞;吴大鹏;徐海斌;李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55例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乳腺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0%,早期根治存活率可达90%以上,故应尽早手术.

    作者:武玉秀;唐亚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关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饮食干预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干预达到血浆蛋白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配对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每对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饮食干预有助于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作者:秦祝齐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治愈时间6~11d,平均9.5d,随访3个月,无1例病人再出现梗阻症状,饮食生活正常.结论: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有效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做好肠外营养支持及各种用药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是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史瑞峰;朱连荣;赵菏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分析

    目的:评价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30例乳房外形达到优秀或良好,平均40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亡,病死率3.113%.结论: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岳彩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人低血糖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的特点,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剂量有关.结论:老年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标准相对放宽,对于无糖尿病史昏迷患者,也应常规检查血糖.

    作者:曹丽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马链球兽疫亚种引起化脓性脑膜炎1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1岁.因无明显原因反复喷射性呕吐月余,伴反复发烧(可达39℃),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于2006年9月11日入院.

    作者:孙永丽;李香兰;周春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截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及时发现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让患者正确地面对伤残,促进其恢复信心,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临床21例截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残肢挛缩.结论:截肢患者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隐患,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孙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天花粉蛋白用于前置胎盘中孕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花粉蛋白在治疗前置胎盘中孕引产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作用.方法:对50例B超确诊为前置胎盘无阴道出血或者阴道少量出血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应用天花粉蛋白进行引产.结果:50例妇女中有49例胎儿、胎盘经阴道完整排出,出血<200ml,1例因引产过程中阴道出血多改行剖宫取胎术终止妊娠.结论:天花粉蛋白用于前置胎盘中孕引产安全、有效,出血量少,能避免剖宫取胎术,减少了子宫切除的机率.

    作者:姚青峰;李红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806例健康体检的B超检查分析

    自2005至2006年对806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进行体检,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806例受检对象,年龄22~64,其中男478人,女328人.使用仪器:Aloka-SSD 62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作者:吴爱平;张武正;陶亚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文拉法辛与阿咪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抑郁症病人进行为期6周国产文拉法辛和阿咪替林治疗观察.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采用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文拉法辛和阿咪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田春华;娄渊敏;李洛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患者血清CRP、HbA1c、FIns、TC、TG、FBG水平和HOMA-IR、BM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炎症炎症可能是导致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促使β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检测血清CRP可了解IR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卫民;曹萌;李拉克;海洁;张清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料整合成为好的证据,来制定病人的卫生保健计划[1].

    作者:曹克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要点,以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及时准确救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急诊明确诊断的11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者5例,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D-二聚体(D-diner)>500μg/l者占81.82%,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2.73%,X线胸片呈典型不张楔型改变者占18.19%,经肺动脉CTA发现肺动脉内栓塞者占100%.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董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由电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在电针痉挛治疗中连续发生多次发作(国外称可控多次发作),能迅速控制抑郁症的自杀症状,效果很好.本文观察了11例经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内因性抑郁的疗效,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永;王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