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情况调查

王世锴;唐宏宇;郭萍

关键词:急诊科, 攻击, 损伤, 医务人员, 应对, 心理干预, 北京
摘要: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的情况,为急诊工作人员防范攻击事件提供帮助.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进行自编问卷调查,资料以χ2检验以及百分比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112名医务人员中,有89.3%遭到攻击.在过去6个月内遭受攻击百分比较高的群体类型分别为:男性(100%),19~29岁(91.7%),护士(91.2%),一线工作人员(89.1%),工作年限不足3年(90.5%),急诊工作年限不足6月(97.6%).遭受攻击的时段多在下午6点到凌晨0点(44.0%)和凌晨0点到清晨6点(28.0%).遭受攻击者均出现了身心问题,遭受言语攻击后多数在6小时内恢复(45.3%),遭受躯体攻击者多在3天内恢复(56.0%).结论:急诊工作人员遭受攻击的风险很高,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和心理健康维护.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4例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处理的治疗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因皮瓣处理不当所致的皮下积血、感染、皮肤坏死等近期并发症较多.

    作者:曹洪超;何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凯西莱治疗96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凯西莱对慢性重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有饮酒史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凯西莱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 5.0静脉滴注.2月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并对照两组疗效.结果:经过2月的治疗,治疗组血清TBIL和ALT下降数值均较对照组显著(76.67±24.53 vs 134.65±31.02,P<0.001;56.33±14.78 vs 121.91±40.67,P<0.001).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西莱可明显改善慢重肝合并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使其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

    作者:吕开雪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胆的影响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脂肪肝、胆石症的发病率.方法:采用B超诊断仪对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做肝、胆B超普查.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脂肪肝发病率为43.1%,胆石症发病率为31.5%,明显高于一般群体.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脂肪肝、胆石症发病率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武军;李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例牙源性黏液瘤临床分析

    牙源性黏液瘤在临床上少见,约占牙源性肿瘤的0.5%~17.7%,临床表现及X线均不典型,容易误诊.牙源性黏液瘤发病隐匿,常造成严重的颌骨畸形和功能障碍.

    作者:乔永明;韩新光;崔文光;李新明;何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猴头菌片治疗Hp(+)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猴头菌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16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110例,猴头菌片4片,日3次,B组106例,西沙比利5毫克.日3次,疗程为4周.疗效评定采用量表答卷症状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猴头菌片和西沙比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和52.83%,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5.45%和0%,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猴头菌片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且有胃黏膜保护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作者:王东波;路书彦;耿萌;孙永臣;连奎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门诊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探讨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方法:利用宣传栏、宣传手册文字展视,语言交流,动作示范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增加,焦虑降低,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增加,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自我调适情绪、自我治疗的方法技巧.医护人员的知识面扩展,个人素质及服务能力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作者:廖燕芬;吴辉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要点,以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及时准确救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急诊明确诊断的11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者5例,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D-二聚体(D-diner)>500μg/l者占81.82%,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2.73%,X线胸片呈典型不张楔型改变者占18.19%,经肺动脉CTA发现肺动脉内栓塞者占100%.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董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与眼底视网膜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眼底改变与PIHS患者血压、蛋白尿、水肿的关系,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结果:在540例患者中发现正常眼底342例(占63.3%),视网膜病变198例(占36.7%),在轻、中、重患者中PIHS越重其眼底改变越重.结论:PIHS与血压高低、眼底改变程度相一致,眼底改变越重,蛋白尿、视网膜水肿发生率越高,说明眼底改变是反应全身多处器官受损,一但出现重度PIHS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视网膜较好恢复.

    作者:李国兴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肠黏连松解术.术后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观察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活动指导.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12~26月.28例术后腹痛完全消失,4例偶有腹痛发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及肠梗阻复发.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黏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的较好护理方法.

    作者:王云霞;屈清荣;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甲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克森个性问卷(EP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0例甲亢患者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SCL-90除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S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具有神经质个性,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庞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初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与家庭功能缺陷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初中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患病现况,探讨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深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150名初中生.结果: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筛查阳性的36名,占总人数的24.00%;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总分大于和等于划界分的有40名,占总人数的33.33%;焦虑和抑郁组均显示在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初中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和家庭功能缺陷.

    作者:卢建平;舒明跃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体位指导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指导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5例产妇,孕周37~41周,年龄22~30岁,均为枕先露,自然临产,作为观察组,临产后在潜伏期自由活动,取坐位、站位、散步等,进入活跃期后,通过腹部四步触诊、B超及胎儿囟门方向确定胎背方向,采取胎儿脊柱同侧卧位,即产妇微躬腰部,含胸屈膝,大腿上提与产妇脊柱成直角,宫口开全后取膀胱截石位,靠背摇高30°,双腿屈曲,双足外展直至胎儿娩出;同时随机选择2005年至2006年未开展体位指导住院分娩的产妇55例作为对照组,产程中不作体位指导,一般以平卧位为主.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实施体位指导能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新生儿窒息,提高顺产率.

    作者:李艳霞;李瑛;张宗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6例残胃癌早期诊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5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毕Ⅱ式癌发生率82.14%(46/56),毕Ⅰ式癌发生率17.86%(10/56),两种手术方式癌变率呈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40例中患者生存3年以上27例(67.50%),生存5年以上13例(32.5%).姑息性切除9例生存12~30月,未能手术切除的7例生存2~14个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则是进展期胃癌的佳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娟;邢宝春;张国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料整合成为好的证据,来制定病人的卫生保健计划[1].

    作者:曹克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截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及时发现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让患者正确地面对伤残,促进其恢复信心,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临床21例截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残肢挛缩.结论:截肢患者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隐患,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孙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2000年至2007年我院收住弃婴(儿)遗传性疾病概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00至2007年收住弃婴(儿)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促进遗传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本院收要报表,健康档案(按第一诊断分类),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来所收4802例弃婴(儿)中,遗传病1829例(38.1%),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病:先天性心脏病468例(25.5%),唇腭裂246(13.4%);单基因病:头小畸形144例(7.8%);染色体病:先天愚型222例(12.1%).遗传性疾病儿童收住后4年与前4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小儿遗传性疾病的防治,早期发现和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通过环境因素及其他防治方法预防及控制发病.

    作者:叶志宏;苑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压氧及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颈、胸椎后路椎板减压治疗的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术前、术后应用高压氧、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高压氧疗法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症状.结论: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斌;黄媛霞;吴大鹏;徐海斌;李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消癖汤治疗60例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运用自拟方消癖汤加减治疗,并与三苯氧胺治疗60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治愈率54.15%,总有效率93.16%;对照组治愈17例,治愈率为28.33%,总有效率为83.3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治疗组也优于西药治疗组.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癣汤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荣茂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文拉法辛与阿咪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抑郁症病人进行为期6周国产文拉法辛和阿咪替林治疗观察.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采用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文拉法辛和阿咪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田春华;娄渊敏;李洛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55例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乳腺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0%,早期根治存活率可达90%以上,故应尽早手术.

    作者:武玉秀;唐亚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