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0年至2007年我院收住弃婴(儿)遗传性疾病概况分析

叶志宏;苑建平

关键词:弃婴(儿), 遗传性疾病, 概况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0至2007年收住弃婴(儿)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促进遗传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本院收要报表,健康档案(按第一诊断分类),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来所收4802例弃婴(儿)中,遗传病1829例(38.1%),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病:先天性心脏病468例(25.5%),唇腭裂246(13.4%);单基因病:头小畸形144例(7.8%);染色体病:先天愚型222例(12.1%).遗传性疾病儿童收住后4年与前4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小儿遗传性疾病的防治,早期发现和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通过环境因素及其他防治方法预防及控制发病.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由电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在电针痉挛治疗中连续发生多次发作(国外称可控多次发作),能迅速控制抑郁症的自杀症状,效果很好.本文观察了11例经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内因性抑郁的疗效,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永;王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治愈时间6~11d,平均9.5d,随访3个月,无1例病人再出现梗阻症状,饮食生活正常.结论: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有效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做好肠外营养支持及各种用药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是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史瑞峰;朱连荣;赵菏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分析

    目的:评价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30例乳房外形达到优秀或良好,平均40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亡,病死率3.113%.结论: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岳彩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拓展训练在医院职工培训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组织、单位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塑造组织的团队精神,我们创新职工培训模式,

    作者:李姣芬;陈四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消癖汤治疗60例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运用自拟方消癖汤加减治疗,并与三苯氧胺治疗60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治愈率54.15%,总有效率93.16%;对照组治愈17例,治愈率为28.33%,总有效率为83.3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治疗组也优于西药治疗组.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癣汤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荣茂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关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饮食干预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干预达到血浆蛋白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配对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每对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饮食干预有助于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作者:秦祝齐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氯霉素粉在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埙和坏死[1].

    作者: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固冲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药在功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中药固冲汤口服.结果:服药1周内阴道出血全部停止.结论:中药治疗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李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62例水痘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对本院一起水痘暴发流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析62例水痘患者,按发病顺序分为三组,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第三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较一二组重,病程较长.结论: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好发于儿童.同一起爆发流行病例中,后发病例比先发病例的症状体征及继发感染都较严重,治疗较困难.

    作者:昌雪琼;沈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实施体会

    手术治疗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它作为一种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术前患者的这种应激反应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逐渐加剧,严重者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

    作者:刘风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孤独症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围产期危险因素的研究

    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 PDD),是儿童精神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精神障碍.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国外有文献估计目前患病率约为1.1‰~2.5‰[1-4].

    作者:郝晓楠;张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再自杀的反思

    自杀未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在对自杀的流行病调查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往往归因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但是,即便在住院治疗中,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预防住精神患者自杀是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熊华秀;余芳华;童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肠黏连松解术.术后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观察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活动指导.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12~26月.28例术后腹痛完全消失,4例偶有腹痛发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及肠梗阻复发.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黏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腹腔镜下黏连性肠梗阻肠黏连松解术后的较好护理方法.

    作者:王云霞;屈清荣;郑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原因,寻求预防和减轻便秘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老年癌症患者第一周期化疗期间便秘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便秘相关因素,在第二周期化疗期间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适当活动、创造良好排便习惯、排便训练等护理对策.结果:40例患者第二周期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便秘程度明显比第一周期(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老年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长芝;刘书哲;李慧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性溃疡又称肝源性溃疡,其发病率占肝硬化病人的18.6%[1],穿孔后由于大量腹水,低蛋白血症的存在,溃疡组织周围水肿,自行愈合的可能极小,需及时手术治疗,消除腹腔感染源.

    作者:徐冬梅;邢美兰;李秀霞;王亚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6w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77.0%,对照组80%,两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安全性、依从性较阿米替林好.

    作者:王任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开展全方位护理服务创建温馨家园式医院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市场越来越开放,使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社会发展和患者对医疗和保健需求的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更高[1],护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护理服务向高质量、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作者:程爱武;邹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总结36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饮食、排便及管道的护理,特别是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的护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临床中应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类型的结肠癌患者,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36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李英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人低血糖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的特点,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剂量有关.结论:老年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标准相对放宽,对于无糖尿病史昏迷患者,也应常规检查血糖.

    作者:曹丽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门诊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探讨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方法:利用宣传栏、宣传手册文字展视,语言交流,动作示范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增加,焦虑降低,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增加,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自我调适情绪、自我治疗的方法技巧.医护人员的知识面扩展,个人素质及服务能力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作者:廖燕芬;吴辉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