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与药敏分析

臧秀贤;徐大海;张楠;逄利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EICU证实有院内细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细菌感染率10.5%,在85例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率85.9%,血培养阳性率14.1%,中段尿培养和中心静脉尖段培养无细菌生长.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2.4%,鲍曼不动杆菌占21.2%,肺炎克雷白杆菌占5.9%.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 E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应加强医院内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兵野外训练期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分析某部新兵野外训练时发生1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以期为今后疫区部队防范、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张金龙;唐潮浪;杨彦楠;莫国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体位氧气雾化吸入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体位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以便在临床上为雾化吸入患者提供佳体位指导.方法 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需要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条件下上下午交替选用不同体位进行雾化吸入,同时配合医嘱行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组采用端坐前倾位,对照组采用抬高床头30°卧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雾化吸入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t=3.26,P<0.01)、2 h内咳痰量(t=2.98,P<0.01)与舒适度(t=2.73,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心率(t=8.54,P<0.0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χ2=3.124,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采用端坐前倾位能显著增加潮气量,增加呼吸深度,迅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明显缩短其有效排痰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其采用端坐前倾位以提高吸入药液有效率.

    作者:姚江华;麻苗;燕朋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密闭式自动排气管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密闭式自动排气管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71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密闭式管路预冲法,试验组使用密闭式自动排气管路预冲法,比较两组的预冲操作时间及透析器凝血情况;对32例使用具有在线尿素清除指数监测功能的透析机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安排),计算并比较两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值;比较随机选取20例患者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中不溶性微粒的清除效果.结果 试验组预冲操作时间(221.69±10.44)s明显少于对照组预冲操作时间(367.88±16.6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5,P<0.001),两组的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Z=-0.16,P=0.87);试验组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5.08±1.53),与对照组的(15.03±1.55)相比无明显差异(t=-0.31,P=0.76);外循环血液通路内不溶性微粒直径>10μm及>25μm的数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闭式自动排气管路预冲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可能是一种省时节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岸;王莹;王瑞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批量热射病战士早期救治的应用

    回顾性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批量热射病战士早期救治的临床疗效,探讨CBP早期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指征.热射病的早期医疗救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应尽早给予热射病患者CBP治疗;CBP的早期应用指征不应局限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而应以高热伴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为参考指标.

    作者:倪军;谢国旗;苏峰;杨尉;王锦波;田西奎;李军;刘德熙;姚德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LC测定柿叶提取物中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柿叶提取物中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以下简称药动学)特征.方法 SD大鼠给予柿叶提取物灌胃,在不同时间点眼后静脉丛取血,预处理后测定血浆中芦丁的浓度,经3P97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柿叶提取物中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芦丁在体内较快地被吸收,给药后1 h即达到峰浓度,峰浓度Cmax为(1.658±0.184) mg/L,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a=(2.436±0.883)/h、分布速率常数α=(1.002±0.372)/h、消除速率常数β=(0.083±0.067)/h、消除半衰期t1/2β=(9.418±7.25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9.628±2.281)mg·h/L.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芦丁浓度准确、简便,适用于柿叶提取物中芦丁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杨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叙利亚难民危机中的人道救援

    自2015年初在欧洲爆发的难民潮不断演变,引发了欧洲25年来严重的难民危机.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并引发内战,导致400多万人逃出叙利亚,沦为战争难民.这些难民们原本有安定的住房,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由于战争的原因不得不离开其家园,被迫颠沛流离.目前深入战区及周边国家介入难民安置和应对工作的主要为联合国等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同时这些组织也面临经济等困难,加上难民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加速了本次危机事件的爆发.8月27日,两艘载有400人的移民船在利比亚附近沉没,造成至少200人丧命.而叙利亚3岁小难民艾兰·库尔迪浮尸土耳其海滩的新闻,终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促使欧洲联盟加快应对难民危机.

    作者:郭晓;彭碧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蓝天下的挚爱——探寻蓝天救援队建设

    蓝天救援队(blue sky rescue team, BSR)是专门从事灾难救援及人道主义救助的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北京.自2007年成立以来,BSR已从一支10人的队伍发展为在全国拥有173支分队、3万多名志愿者的专业民间救援组织,在全国31个省均有分队,已形成了有组织的户外志愿者、专业搜救人员、医护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多元架构.BSR遵循普世原则,恪守中立,不分种族、宗教、性别、信仰、政治立场,为所有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及时救助.

    作者:李海峰;罗发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灾害护理管理中应急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

    结合中国当前灾害救援护理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探讨我国灾害救援护理工作中的应急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组织管理现状.以期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灾害救援等医疗保障任务、提高灾害救援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贾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肺复苏技术在基层卫生服务站培训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医务人员接受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5年05-07月接受CPR培训的606名社区医务人员纳入研究.由授课老师下基层进行社区全员培训,在培训前后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评估学员掌握CPR的水平.结果 (1)培训后医师、护士、医技的理论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49.83±24.99)、(54.85±21.66)、(42.70±26.29)分vs (88.52±9.83)、(90.25±7.87)、(89.39±7.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515.9、324.4,P<0.05).(2)培训后医师、护士、医技的CPR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63.41±28.12)、(75.54±23.90)、(56.05±36.15)分vs (95.43±7.13)、(98.07±4.16)、(95.37±1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15、131.82、102.42,P<0.05).(3)本次培训14个社区服务中心,下发14份自制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调查结果19个项目中满意和基本满意19份,满意率100%.结论 本次培训以前期评估为依据,以学员问题为重点,强调动手,同时采取适合基层需要的灵活方法,收到了满意的培训效果.

    作者:陶秀萍;胡艳;朱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院前急救的规范化组织与管理

    目的 探讨规范化组织及管理在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院前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2012-01-01至2014-12-31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参与的3197起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报,合理调度,现场检伤分类、紧急救治,信息反馈,合理分流及快速转运等规范化救援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97起11 591名伤病员经过院前规范化救治,11 312名伤病员成功转运至医院,279例死亡.结论 科学合理的制订预案、院前快速反应、规范化院前救援等措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俊伟;张婵;穆强;完颜振杰;赵琰;邵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的护理干预

    分析107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指出根据不同发热分级患儿的发热天数、抗生素应用和血液分析结果,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能更高效可行.

    作者:石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凋亡相关因子对脑卒中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种以脑血液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脑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动态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神经病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Caspases蛋白家族、Bcl-2蛋白家族、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omplex,cyt-c)、即早反应基因c-fos、p53基因、Fas基因对脑卒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机制.

    作者:詹宇豪;沈俊明;王智惠;王亚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院前创伤生命支持》(Prehospital Trauma Life Support)

    本书简介《院前创伤生命支持》(PHTLS)课程项目是美国国家急救医师学会支持的全球性培训项目之一,致力于培养与提高急救理念,锻炼急救工作者批判性思维,从而达到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急救水平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的设想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毁灭性等特性,以及在时间、地点、程度、性质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确定性,要求医疗救援必须响应迅速、行动快速、施救准确、保障高效.笔者以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为基础,通过模块化设计,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指导下,构建特色化、专业化、快速化的地震医疗救援队伍;制订不同规模、地区、响应级别的医疗救援应急分队救援行动计划和方案,探索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新设想和模式.

    作者:庄庆仁;曾国彬;涂致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视神经脊髓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笔者报道1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过程中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明确诊断后,及时减少激素的剂量,病情得到缓解,提示临床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NMO时,应警惕RPLS的发生.

    作者:冯基花;张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四季情

    作者:王立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濒海战创伤动物模型腹腔感染细菌学特点及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 探讨濒海实地海水中动物模型腹部火器伤后腹腔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药敏试验研究.方法 将小型猪分为海水中腹部火器伤组(n=8)和陆地腹部火器伤组(n=8).海水中腹部火器伤组浸泡于海水中,在距离10 m处步枪射击左麦氏点处,继续浸泡30 min,陆地腹部火器伤组固定于陆地支架上,相同方法射击后于陆地观察30 min;之后两组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取腹腔液5 ml行细菌检测.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使用K-B 纸片琼脂扩散法.同时采集8份海水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两组共同检测出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内源性肠道菌群,其中海水中腹部火器伤组检测出特有的副溶血弧菌(4%)、溶藻弧菌(8%).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包括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妥布霉素等.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包括环丙沙星、达托霉素、呋喃妥因等.结论 濒海实地海水中腹部火器伤后腹腔感染为内源性肠道菌群、皮肤表面菌群和海水中特有弧菌的混合感染,故提倡早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作者:王代勇;徐先锋;唐玉娟;王瑜;王烈;张再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与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EICU证实有院内细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细菌感染率10.5%,在85例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率85.9%,血培养阳性率14.1%,中段尿培养和中心静脉尖段培养无细菌生长.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2.4%,鲍曼不动杆菌占21.2%,肺炎克雷白杆菌占5.9%.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 E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应加强医院内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臧秀贤;徐大海;张楠;逄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膜后巨大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1例

    报告1例腹膜后巨大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其治疗转归.总结经验:腹膜后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有较高的复发率,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马海龙;梁顺华;严建宇;宫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剂量佐匹克隆中毒后严重心肌损伤2例

    通过报道2例大剂量佐匹克隆中毒后出现严重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此类药物中毒引起心肌损害的重视,争取早期干预,增加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亮亮;燕朋波;刘阳;李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

主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