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

韦叶生;蓝艳;唐任光;蓝景生;李壮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心绞痛,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1例心绞痛患者及140 例对照者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绞痛和对照者血清IL-6水平.结果心绞痛组IL-6血清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心绞痛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65倍(OR=1.665,95%CI:1.089~2.544),携带G等位基因的心绞痛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心绞痛的发病风险.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造袋术

    会厌囊肿由于位置深在,间接和直接喉镜下术野狭小,不易固定和操作,手术彻底切除较难,因而术后复发率较高,甚至引起严重术后出血.我们自1998年8月以来改进了手术方法,采用经支撑喉镜直视下结合射频凝固止血进行会厌囊肿造袋术18例,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兆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如何做好口腔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随着人们爱牙意识的增强,预防工作取得的成效,疾病谱发生的变化,口腔护理管理者的任务亦更加重大[1].

    作者:杨苏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24例分析

    甲亢是引起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常见原因,但是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ypoKPP)的发生机制至今仍然未完全明了,我们结合本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4例THypoKP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杨京平;孙雅静;袁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道去污染疗法预防严重烧伤肠源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肠源性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2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加服肠道去污药物,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肠源性感染发生率为19.23%,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χ2=6.72,P<0.01,观察组肠源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疗法可以降低严重烧伤病人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一家系

    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上常见,但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笔者遇一家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憩室并发症及其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各种临床并发症及其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憩室切除术,憩室内翻缝合术,Billroth Ⅱ式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和胃切除+胆肠吻合术.结果 27例(81.8%)憩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老年患者23例(69.7%).患者主要并发症为憩室炎症、出血、胆石症、慢性胃炎和胰腺炎,19例手术患者随访2~6年,17例(89.5%)近、远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主要是炎症、出血、胆胰疾病,临床根据憩室部位和并发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妇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0%,对照组治愈率42.6%,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效果好.

    作者:梁建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1例心绞痛患者及140 例对照者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绞痛和对照者血清IL-6水平.结果心绞痛组IL-6血清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心绞痛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65倍(OR=1.665,95%CI:1.089~2.544),携带G等位基因的心绞痛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心绞痛的发病风险.

    作者:韦叶生;蓝艳;唐任光;蓝景生;李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西壮族地区居民胃癌发病高危因素初探

    目的探讨壮族居民胃癌流行病学特征,并找出可以干预的一些发病因素.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经胃镜检出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进行问卷调查,按1:2配对抽查健康体检262例做对照组,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癌胃镜检出率1.38%(131/9485);男:女为2.85:1,年龄17~83岁,平均67.45岁,50~70岁为胃癌高发年龄段;癌变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胃窦、胃体、贲门、胃底,病理学分型以腺癌为主.胃癌组Hp检出率为58.78%.胃癌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是:Hp感染、饮用井水/池塘/蓄存雨水、水源缺乏居住地、常食用高盐腌制腊肉、常食用蔬菜果品等(OR分别等于 29.184、18.307、5.443、5.438、0.628,P<0.05).结论本地壮族居民具有其独特流行病学特征.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特别是饮用水状况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可能是降低胃癌发病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岑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四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壁间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着床,不是种植在子宫内,而是四周被子宫肌层包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异位妊娠.笔者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学习时曾收集4例,均为该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病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初探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18例结脑患儿临床特征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及多元回归、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筛出4个高危因素,即临床分期、住院天数、插尿管及气管插管或切开;一个保护因素,即补充维生素A和左旋咪唑.结论尽量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限制探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气管切开或插管,限制泌尿道插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左旋咪唑,将会对降低结脑患儿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月艳;冯燕妮;林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1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临床分析

    2002年4月~2005年7月本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41例,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新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指、趾端血管球瘤八例报告

    血管球瘤起源于皮下的控制血液流动的血管球,可生长在四肢、躯干、头颈和内脏,约有75%的血管球瘤发生于手、足肢端,其中又以手指甲下的为常见[1].1990年2月至今,我科共收治8例手足指(趾)血管球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杨小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镜术前使用咪唑安定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检查前按照0.05 mg/公斤体重使用咪唑安定静脉推注,对照组30例,检查前予生理盐水3 ml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的镇静程度、满意度、记忆遗忘程度、紧张恐惧度、心率、血压和血气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理想镇静程度、遗忘程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紧张恐惧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心率、血压和血气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副作用.结论胃镜术前使用低剂量咪唑安定,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和不良记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和适应性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渝萍;黄唯;陈剑鸣;段小芳;杨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电定位与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术前长程脑电监测配合,术中行皮层脑电图精确定位,依据脑电定位及不同发作类型选择术式切除致痫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0.5~4年,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1986年在美国制定的癫痫手术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判,满意27例,占54%;显著改善18例,占36%;良好3例,占6%;效差2例,占4%;无加重病例.结论脑电定位是确定致痫灶的重要手段,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满意.

    作者:闫丽红;欧阳迪茵;程喜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血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与肺结核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肺结核组(n=30)和健康对照组(n=30),检测治疗前、后肺结核组及对照组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肺结核组于治疗前、后行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肺结核组治疗前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结核组治疗后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痰菌仍阳性者血ET-1和NO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而痰菌转阴者其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血中ET-1、NO水平升高,其变化与肺结核发生、发展、转归有关,ET-1、NO水平可作为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的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周耀南;覃后继;黄重敏;何延专;黄其文;陆春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VAP4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结果 45例VAP患者共检出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杆菌占70.69%,革兰阳性(G+)球菌占12.07%,真菌占17.24%;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0.69%)为多,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0.34%).G-杆菌对阿米卡星、泰能较敏感;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NICU病房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真菌感染居第二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刘东;刘郴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486例患者,600颗患牙分成两组,实验组300颗患牙,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以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对照组300颗患牙,采用常规ISO手用不锈钢K型根管锉以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均以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及时复诊以评估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情况,以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充后即刻摄片观察根充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适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根充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roTaper手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技术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性能,根管预备快速,高效,根充效果好,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低.

    作者:邓文正;黎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毒蜘蛛咬伤108例临床分析

    自2001年7月我科收治首例毒蜘蛛咬伤的病例以来,毒蜘蛛咬伤的事件逐年增加,至2005年8月已有108例事件发生,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印卫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脑损伤,也是新生儿期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的原因之一.自2001年10月~2004年3月,我科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开展婴儿高压氧舱治疗HIE 39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高压氧治疗过程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林梅;李玉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