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及电话回访与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梁秀华;潘艳玲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呈年轻化[1],针对人群中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率低,我院开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普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出院后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实施全面完整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跟踪评估,现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胰岛素与C反应蛋白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血清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浓度对急性发作期的前瞻性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各45例的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45例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肺心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急性发作期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血清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浓度逐渐降低,测定肺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防和诊断急性发作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农汉军;罗维贵;唐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58例的体会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严重的类型之一,大部分损伤因素是由于间接外力引起的,常常移位大,韧带损伤重,属于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58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富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壮族成年人不同性别年龄与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壮族成年城镇居民性别、年龄与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1725例壮族成年城镇居民的血清血脂五项.结果 CHO 5.48±1.11 mmol/L,HDL-C 1.26±0.28 mmol/L,LDL-C 3.55±1.02 mmol/L, VLDL-C 0.67±0.40 mmol/L,TG 1.48±0.89 mmol/L,不同性别血脂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段的血脂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血脂水平在70岁以后出现波动大的现象.结论 壮族成年人血脂水平不仅与性别有关,而且与年龄的变化也有关,老年人血脂水平出现很大波动的现象.

    作者:潘兴寿;李天资;陆克兴;黄照河;蓝景生;袁锡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22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是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的一种腹内空腔脏器破裂伤.其诊断及治疗虽较容易,但仍有延误诊断及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者.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1月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卓礼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优化儿科学课堂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智能和心理均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的小儿.随着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儿科临床医学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培养高质量的儿科医学人才,是儿科医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提高儿科学的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儿科医师的需求,我们以优化课堂设计为突破口,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一些探索.

    作者:李强;潘红飞;凌赛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栓塞25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PE)是以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外报道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30%,经充分治疗病死率降低至2%~8%[1],我国尚无肺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阜外心血管病医院900例尸检发现,肺段以上肺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11%;242例住院肺血管病患者分类调查,肺栓塞占肺血管疾病的第一位[2].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5例肺栓塞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赵玉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后刺激性气味消除方法的研究

    目的 消除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后刺激性气味.方法 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1年~1年半的尸体标本,采用高悬瓶灌注或大号注射器直接注射氨水混合液.结果 灌注后,标本色泽良好,消除了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并可闻到芳香性气味.结论 采用此法处理尸体后,福尔马林被中和,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操作室不再充满呛人的刺激性气味,代替的是清淡芳香性气息.

    作者:夏佳华;王湘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唯尔本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141例疗效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是儿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以唯尔本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4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雪强;李开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习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技能培养不仅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验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完成教学大纲、实现合格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右江民族医学院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李学谦;周喜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对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5例重症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安定+苯巴比妥钠的传统方法 治疗,治疗组采用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微泵持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5天,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每日呼吸暂停,痉挛性窒息,惊厥次数等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24 h抽搐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好转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微泵持续输入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黄月艳;钟京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138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及102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1),但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的开腹式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日短,但手术时间较长.

    作者:梁小玲;温燕荷;陈佩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亚低温脑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人类应用低温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知道冷敷可以止痛.早期的低温医学多侧重于研究冻伤以及其救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冻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德国人在Dachau的集中营对囚犯进行了低温冷水浸泡实验.

    作者:黄云旗;李德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指的是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的能力下降,其浓度没有达到预期的生理效应,或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临床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1].IR发生的主要部位是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利用器官,如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2].糖原合成酶活性减弱是导致IR的早期因素,可以在正常血糖或葡萄糖耐量受损的IR患者骨骼肌中发现[3].血脂异常表现为血浆甘油三脂(TG)浓度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这些异常同时存在时又被称为脂质三联征(lipid triad)[4].在IR状态下,高胰岛素血症通过影响脂肪代谢和肝脏脂肪合成功能引起血脂异常[5].

    作者:陆克兴;李天资;潘兴寿;黄照河;蓝景生;袁锡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及电话回访与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呈年轻化[1],针对人群中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率低,我院开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普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出院后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实施全面完整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跟踪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秀华;潘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同位素131I治疗甲亢并发周期性麻痹45例疗效观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并发周期性麻痹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被误诊,且会反复发作.我院从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45例,在常规补钾基础上,给予口服131I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绍奖;黄茂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微量泵注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常规予洋地黄类、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治疗;治疗组65例予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微量泵静脉注入,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微量泵注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作用互补,可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陈海坚;魏芝宝;朱秀龙;邓红胜;孙喜文;张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A、C-IV及LN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LN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S)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急性肝炎、48例肝硬化和28例正常人,检测各组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 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增加越明显,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3项指标含量分别是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正常人组,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及LN的水平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药物疗效的敏感而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亚平;刘兴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局部注入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2例只予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支镜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简单易行,临床症状迅速缓解,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建芳;陈婷;梁大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胃炎病因序贯性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病因综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法,将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14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9例先进行病因分析,再针对病因进行序贯治疗,部分病例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70例仅给予对症处理.两组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4周重复胃镜及病理活检.随访18个月或至症状复发.结果 失访7例(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7.33%和4.48%,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和86.57%,18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21.33%和97.01%.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症程度及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均<0.01).结论 慢性胃炎存在多重病因,对病因序贯综合治疗能有效清除胃内炎症或减轻慢性炎症,降低复发率.

    作者:岑朝;梁玉美;李雄;黄达;农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体会

    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医学类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备医学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医学生,在城乡基层医疗单位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