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李胜立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毒分离, 对症治疗
摘要:病毒性脑炎(VE)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病情危急.病原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有颇多相似之处,单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很难确诊.需要借助脑脊液(CSF)的病毒分离检查结果,确定何种病毒引起,区别病原的类别.这对VE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临床常见的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BV),日本脑炎病毒(JEV)也称乙型脑炎病毒等引起的脑炎,目前没有特异的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为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就晚近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9例

    阑尾脓肿的治疗,很难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所以临床上往往倾向于保守疗法.但是,保守治疗会延长患者的病程,而且可能导致脓肿破裂,形成腹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数年来,我们对部分比较典型的病例,有选择性地采用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臧步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把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带教初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日益推广,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临床带教中将整体护理的观念传授给临床实习的学生,为她们日后能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好基础,以适应医院服务的需求和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总结一下我科在带教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沈艳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时软化宫颈及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HSG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行HSG检查,观察组220例于检查前1 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的发生率、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AS发生率分别为9.1%和62.9%,观察组PAS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前1小时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能有效软化宫颈,缓解疼痛,减少PASS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建安;王小玲;卢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小板检测参数与HBV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参数变化同HBV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1007例HBV感染患者和276例对照组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感染患者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同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分析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BV感染者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为临床评价HBV感染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上感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上感贴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7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9)常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化痰止咳及爱德儿康抗感冒药治疗,观察组(n=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上感贴外贴神阙穴、天突穴、肺俞穴,1次/日,每次贴6~8 h.两组疗程均为3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2%,对照组为70.7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96,P<0.01),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2±0.3 d,对照组为2.5±0.45 d,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2.414,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儿上感贴贴敷疗法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一种简便、快速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唐柳平;楚白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金纳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观察

    目的探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金纳多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同时以36例用脉络宁静滴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6.1%,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纳多注射液是改善脑梗死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邓少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脾梗死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左上腹疼痛伴发热20余天入院 ,既往健康,无特殊疾病.病初经外院保守治疗无好转.入院检查:T37.9℃,P 84次/min,BP 15/10 kPa,急性病容,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减弱,两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摸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齐,心率84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胀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脾大,脾区压痛,整个左上腹反跳痛明显,左季肋部叩击痛,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红蛋白107 g/L,白细胞7.5×109 g/L,中性粒细胞0.817,PLT 11×109/L,胸片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B超:酒精性肝病,胆囊壁水肿,腹腔积液,脾大,厚70 mm,长17 mm.,形态饱满.

    作者:严浩然;浦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方法,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病人外周静脉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1].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良好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多疗程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从2005年1月以来应用PICC置管化疗,不仅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保护病人外周血管,减少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周劼;毛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10例肝细胞癌与肝硬化关系及CT分析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与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肝细胞癌CT片,然后分年龄段、性别、发病部位、肿瘤类型,及有否伴随肝硬化进行分析,结果北海地区肝癌以巨块型为主,部位以右叶为主,84%伴有肝硬化.结论 CT可较准确诊断肝细胞癌,肝硬化患者比无肝硬化者发生肝癌概率高.

    作者:左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青春型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青春型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纤维腺瘤,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青春型乳腺纤维腺瘤52例,现结合文献就B超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利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断肢再植二例报告

    我科于2003年12月及2005年2月分别收治1例断肢病人,给予再植并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欧阳永生;李加立;黄善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传统的保守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因此,早期清除脑内积血,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减少继发性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通过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美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癌原发灶中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原发病灶中p53及ki-67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胃癌原发肿瘤组织中p53及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原发肿瘤组织中p53、ki-67主要表达在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51/70)和31.4%(22/70),p5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1);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ki-67基因蛋白表达则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有关,检测突变型p53对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谢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窦性心率振荡与心衰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特征及其作为死亡危险度预测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择95例CHF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n=78例)和死亡组(n=17例),另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CHF组与对照组、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HRT的初始值(TO)明显增高(-0.83±1.86 vs -1.78±2.05,t=2.549,P <0.05)、斜率(TS)显著下降(3.01±1.61 vs 3.92±1.98,t=2.381,P<0.05).在CHF患者中,死亡组的TO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TS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但两组左室舒张末径、RR间期、24 h室早总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RT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径存在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在CHF患者中HRT可能是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

    作者:陈维芊;赖沙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给予缬沙坦治疗前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缬沙坦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作者:李健;苏伟;王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

    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是目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它广泛地用于肝、肾、骨髓等器官移植,能显著地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1].由于口服CsA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因此,监测血药浓度,研究药动学对安全、有效地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测定全血中CsA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但前两者因代谢物常影响测定结果.HPLC法常规采用氰基、C8或C18分析柱,柱温较高,内标多用CsD[2],且样品处理过程较繁琐.我们经多次实验研究,参考有关报道[3~5],用CsB做内标,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CsA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作者:覃开羽;吴敏;熊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阴道行子宫次全切除术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拟保留宫颈的患者(观察组),行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选择68例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秀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脑炎(VE)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病情危急.病原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有颇多相似之处,单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很难确诊.需要借助脑脊液(CSF)的病毒分离检查结果,确定何种病毒引起,区别病原的类别.这对VE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临床常见的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BV),日本脑炎病毒(JEV)也称乙型脑炎病毒等引起的脑炎,目前没有特异的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为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就晚近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胜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例双上肢断肢合并双上肢皮肤撕脱伤的护理

    双上肢断肢合并双上肢皮肤撕脱伤较少见,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手术难度大,影响再植手术的成功.其由于捻、挫伤引起骨头、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可有皮下广泛性出血.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要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小梅;蒙秀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805名健康体检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805名健康体检者进行TC和TG检测.结果 805例中TC升高103例(12.80%),TG升高124例(15.40%),TC和TG均升高57例(7.08%),高血脂197例(24.47%).高脂血症年轻化,TG升高、TC和TG升高男性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职业间高脂血症比较,干部、医务、商务与公安、教师、工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病年轻化,与性别、年龄、职业和饮食有一定关系,提倡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振峰;李庭樟;李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