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通气指数的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分析

张金宏

关键词:机械通气, CO2气腹, 循环功能, 呼吸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指数的CO2气腹共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Ⅰ组病人采用常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Ⅱ组病人采用较快呼吸频率及低潮气量等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观察气腹前后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除两组气腹时间、SpO2变化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气腹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可减轻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海绵样变七例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彩超结果与血管造影或CT相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乔剑;夏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一家系报告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1868年首先由Duchenne描述,故称Duchenne型,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发病率约为1/3500活男婴.Duchenne型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严重的一种亚型,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现将我们见到的一家系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清;石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抽取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SE-9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PIt)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直接参与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血小板参数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叶曼曼;崔颖鹏;邝昱;钟武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浆D-二聚体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心脑血管性及一些疾病对人们生命威胁日益加重,医学界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采用了既特异又灵敏的指标-D-二聚体来反映机体的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液凝固状态.笔者对2000~2002年我院收治的478例患者进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具有自限性和反复性.今年以来,我们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28例的CT与X线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提高对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肺结核的认识,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结核伴喉结核的CT表现,并与胸部平片对比观察.结果28例肺结核中,主要CT表现为继发型结核20例,血行播散型7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肺内病变严重,累及多个肺段,CT对肺内隐蔽部位结核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胸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结论肺结核伴喉结核的病变以继发型及血行播散型多见,CT对以声嘶为首发症状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清锋;黄德尤;农明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82例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在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5例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除外血压偏低、贫血、心律紊乱等)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给予吸氧、抗感染、镇静、利尿、止喘、强心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每次0.3~0.5 mg/kg,一次总量<1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 ml,缓慢静脉推注或注于莫菲滴管内静滴,第一次用药后按临床效果及患儿耐受情况适时调节剂量,一般间隔1~6小时注药1次,病情好转后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停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6小时内有效率、12小时内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扩血管药物--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急性心衰,具有洋地黄类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不仅心衰大部分得到控制,且奏效快,用药时间缩短,用药量相应减少,亦未见任何副作用.

    作者:熊迎春;熊吴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应急预案在抢救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抢救大批中毒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使用应急预案对一次性143名酒店员工集体中毒事件的临床救治,启动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治疗组、分诊登记组、运输组、药品设备保障组和后勤服务组,各组按照预案程序进行工作.结果经过全院调动,精心组织,科学救治,病人住院~7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经过抗击SARS建立起来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抢救大批中毒事件中作用优越,应该完善.

    作者:郭正恒;赵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血清CA125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值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子宫腺肌病(观察组)和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和血清CA125值,术后根据子宫内膜的病理切片结果将两组分成增生期和分泌期分别比较CA12s值.结果无论增生期、分泌期,观察组的血清CA125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A125值的测定能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作者:邹品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

    微创外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它是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则在骨科内固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8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发树;廖国勋;李玉春;陈英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安乐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安乐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安乐片组和安定片组,每组51例.安乐片组采用安乐片4~6片,每日3次,治疗2周;安定片组采用安定片1~3片,每日2次,治疗2周,用睡眠自评量表(修订本)评定疗效.结果安乐片组显效率为49.0%,总有效率为74.5%;安定片组显效率为25.5%,总有效率为58.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安乐片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安定组(P<0.05).结论安乐片对精神分裂症伴失眠的患者有效,副作用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颈内静脉穿刺291例的体会

    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4年2月,对291例危重病人、肿瘤手术化疗病人、禁食或不能进食需长期补液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现将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3例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1天3次;对照组39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1天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9.23%,两组相比,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7.746,P<0.01),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6.907,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锐;翟穗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护理比较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也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妊娠侧输卵管切除术,是有效抢救生命的手段[1].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不但能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其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上明显优于开腹手术[2].

    作者:陆爱金;廖月鲜;陆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80%~90%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很多,均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我院选择无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急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100例,采用达克宁栓3日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治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临床标本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采用K-B法药敏试验,对其进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3年中各类临床标本共分离G-杆菌1887株,其中ESBLs菌株为470株,分离率为24.9%,除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外,ESBLs的菌株多达8种,ESBLs分离率在30%以上的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综合性医院ESBLs的种类增多,多重耐药性增加.故对临床常见ESBLs菌株耐药的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必要.

    作者:王家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腔洗胃管用于中毒洗胃的返流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双腔洗胃管连接高效洗胃机洗胃时洗胃液返流的易发因素,以期有效预防返流的发生.方法对169例中毒患者用双腔洗胃管连接高效洗胃机洗胃,并分析洗胃液发生返流的原因.结果有110例发生返流,发生率65.09%.返流的主要原因有:洗胃时病人躁动不安,胃管堵塞,置入胃管过浅或过深,操作不当等.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先催吐后洗胃,掌握双腔洗胃管的插管长度,操作正确,是预防和减少返流的主要措施.

    作者:黄亚才;肖鹏妹;蔡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种复律方法的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的内科急症,2000年1月~2004年4月笔者亲自诊治的PSVT共54例,分别应用心律平、西地兰、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等方法急诊复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83例护理体会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1].我院妇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妊娠18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凤碧;朱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院外猝死的特点与救治

    目的分析院外猝死发生的特点及现场心肺复苏(CPR)成败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CPR的成功率,降低院外猝死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3年院外救治的猝死2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前有心血管病史者占71.36%;猝死高发年龄为60~79岁,占62.44%,且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地点以家庭为主,占83.09%;先由目击者(包括医务人员)进行CPR的27例中7例复苏有效,有效率25.93%,而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才由医生进行CPR的186例中5例复苏有效,有效率为2.69%,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①及时、正确地进行CPR是提高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②在人群中普及以CPR为主的现场急救知识十分必要.③对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乃远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