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丽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9)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3月后,对照组(n:37)给予一般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GFR、TP/24 h、TC、TG的变化.结果:对照组Scr、TC、TG、TP/24h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UN和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Scr、TC、TG、TP/24h、BUN、GFR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含量和血脂水平,升高GFR,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收集中国儿童福利机构基线数据,调查分析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人员年龄、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及工作需求,为编写护理人员培训教材、建立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认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四川等8个地区的13个儿童福利机构及其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儿童福利机构中护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具备一定的护理经验,但他们目前所接受的培训还不能满足孤疾儿童全面发展和康复的需要.结论:应建立健全专业的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体系,提高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孤残儿童养护的质量.
作者:孙奕;巩桂双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检测.用这5种措施联合治疗糖尿病,是国际糖尿病联盟在1996年提出的[1].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后又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前3个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美国.可见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及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摆在我们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对我科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住院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对比治疗,应用五驾马车治疗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克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了解532 nm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33例36眼被确诊为CRVO;使用532 nm绿激光对此36眼进行PRP;光凝后每2周复查眼底,每3个月复查FFA,并随诊观察6~1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PRP后6月时8眼(24.2%)视力提高,23眼(69.7%)视力无变化,5眼(15.1%)视力下降.27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1.8%.结论:532 nm绿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付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为了了解临终关怀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老年医学关怀中心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501名年龄≥60岁,行临终关怀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临终关怀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4.97%,明显高于同期我院总感染率2.31%;发生医院感染的临终关怀患者死亡率66.7%,显著高于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临终关怀患者的死亡率25.7%.结论:医院感染是引起临终关怀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临终关怀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专业的护理队伍,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和住院环境.
作者:别超;杨卫东;阮俊;余波;杨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肿瘤,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技术的患者死于局部未控者占放疗患者总数的1/3强.应用食道癌适形放疗技术,可在减小放疗损伤的前提下,给予肿瘤组织更高剂量的照射,改善局部控制.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该技术共治疗食道鳞癌患者4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食道癌适形放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素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慢性疾病,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残、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列第3位[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据我国新糖尿病调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21%.大城市患病率已达5%~6%.我国患病人数已达4千多万[2].迄今为止,糖尿病仍然是一种难以一次性治愈的疾病,除患者以饮食及运动疗法控制外,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约70%的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治疗.
作者:贠小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耳鸣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耳鼻喉科门诊抽出以耳鸣为第一主诉患者,随机抽出74例,116耳,所有患者均进行耳部检查、纯音测听、耳鸣程度、声导抗测试,、耳鸣程度主观评估表以及SCL-90测定.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56耳接受掩蔽及药物治疗,B组40例60耳接受掩蔽、药物及心理治疗.结果:患者在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五项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标准(P<0.05),说明较多的耳鸣患者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本文提示心理治疗联合掩蔽和药物治疗治疗耳鸣疗效显著高于单纯用耳鸣掩蔽和药物治疗,P<0.05.结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耳内产生响声的主观感觉.耳鸣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复杂,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而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消除疑虑和担忧,让患者对耳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配合临床综合治疗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瑾;李丽敏;牛彩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0.05%阿托品滴眼液与0.25%托品酰胺滴眼液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方法:对近视可能者158人(302眼)随机分为三组:阿托品组:每晚睡前点用0.05%阿托品滴眼液;托品酰胺组:每晚睡前点用0.25%托品酰胺滴眼液;对照组:每晚睡前点用0.05%呋喃西林滴眼液.定期复查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结果:①近视眼患病率:两治疗组的患病率均小于对照组,同时阿托品组的患病率较托品酰胺组更少;②用药前后眼轴的变化:阿托品组没有明显的变化,托品酰胺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延长;③畏光症状:用药初期两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用药2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近视可能者坚持每天应用0.05%阿托品滴跟液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作者:王晓丽;胡俊喜;李国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生育是男女双方的问题,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排卵障碍,生殖道异常,种植过程异常,精子产生异常,免疫功能失调等影响卵子发育的因素.除疾病所致外主要与促排卵方案有关(周期妊娠率在6%~24%).为此,对近4年我院不孕门诊采用的治疗女性排卵障碍患者的资料,分析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卵泡发育与妊娠率.为临床在女性排卵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丁艳铃;高贵伟;周海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儿童鼻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凤凰衣贴敷鼻中隔糜烂出血部位.结果:治疗:120例患儿的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凤凰衣非常适合儿童鼻出血的治疗.
作者:黄碧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和改进胰十二指肠损伤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我科6例胰十二指肠损伤围手术期处理,术前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纠正休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方法的改进,补液原则,抑制全身炎性反应的措施及联合使用生长激素与生长抑素等问题.结果:2例有术后并发症,经过治疗,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改进常规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作者:芮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糖尿病表现为以高血糖、糖尿和负氮平衡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多因素内分泌疾病,常发生在肥胖、少运动和饮食方式不良的人群中,并引起包括视觉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2型糖尿病(T2DM)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中占90%~95%.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策略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随着对T2DM病理下生化和细胞方面改变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候选治疗靶点和途径.本文以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为主线,从基因、分子和细胞方面分析对2型糖尿病治疗靶点和策略的研究进展,并突出新潜在靶点.
作者:刘双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国产吉西他滨600 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8天;顺铂30 mg静脉滴注.第1~4天,21天为一周期,治疗60岁以上NSCL患者35例.结果:35例患者总共94个周期,总有效率(CR+PR)为33.5%,临床收益率(CR+PR+SD)为72.2%.不良反应以血液学毒性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好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吴洪晔;高德祥;王骁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手术室无菌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无菌技术是由众多环节组成,在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将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可能造成切口或体腔的感染.因此强调要把手术室无菌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作者:申玲;蒙玉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静脉尿路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例24例,对照手术病理,分析肾结核的CT、静脉尿路造影表现并加以对比.结果:24例病例中,CT确诊肾结核22例,而静脉尿路造影仅诊断肾结核4例.CT横断面肾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病灶聚拢排列呈花瓣状,肾盂及上段输尿管壁增厚为具特征性表现.平扫显示空洞壁钙化,增强后延迟扫描见对比剂进入空洞,为可靠征象.结论: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肾结核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刘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遵照医生的指示及处方进行治疗的行为[1].结核病患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2].需要长期治疗,虽然报纸、媒体有一些宣传,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一些健康教育,但还是有一些患者存在不遵医行为,导致治疗的失败,如何提高结核病患者遵医行为,我们对95例复发结核病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分析,探讨有效教育对策.
作者:崔魁丽;徐卫华;常新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软肝再生颗粒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软肝再生颗粒,每次12 g,3次/d;对照组给予护肝片,每次4片、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肝脾影象学的变化.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软肝再生颗粒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在肝功能改善、症状缓解,有一定的效果;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比较,脾厚测量平均值明显缩小,肝纤维化指标HA和IV-C明显下降,LN无明显改变.结论:软肝再生颗粒治疗肝硬化肝纤维化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在保肝、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兰利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2%和92%,利培酮组分别为70%和90%,两组疗效相仿(P>0.05).阿立哌唑组在治疗2周末阴性症状因子即有明显下降,而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末才显著下降.阿立哌唑组在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体重)增加,失眠等少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轻微,阴性症状改善较快.
作者:于永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车祸伤、砸伤、机器辗轧伤等意外伤害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甚至会出现深部组织血管、神经、肌腱、骨质外露,临床上以小腿及足部比较多见,用健侧带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侧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科2005年3月以来有15例患者应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对侧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玉花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