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28例报告

肖志强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术
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8例中,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开感染各1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九例报告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经治疗的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果全组9例,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6例有明确家族史,癌变5例,病史6个月~18年;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12年,癌变者有2例分别于术后2年及3年发生广泛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FAP易癌变,且癌变发生早,早期诊断并行预防性结、直肠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可防治癌变,回肠贮袋成形术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汤晓东;俞一峰;李森;龚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恙虫病并发肺损害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恙虫病并发肺损害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高热,其中伴咳嗽23例(63.9%),伴咳痰13例(36.1%),重症者伴气促、紫绀,肺部罗音19例(52.8%);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22例(61.1%),支气管肺炎10例(27.8%),25例(69.4%)入院前被误诊.结论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病例易误诊,延误治疗可致死亡.

    作者:谭伟东;廖策云;张国城;陈思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周围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HD)和(或)血液灌流(HP)等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可采用创建内瘘或外瘘,或紧急时选择直接穿刺股动、静脉和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方法建立血液通路,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臧继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临床骨科发展现状和趋势

    跨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材料学、影像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骨科临床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现归纳如下.

    作者:赵铁山;睢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卫生学校实验教学中的规范教育

    通过分析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规范表现及原因,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风险教育;规范利益分配,调动教师积极性;改革实验报告格式,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完善实验设施,创造良好实验教学环境;诚信治校,营建良好学风五个方面阐述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医学规范教育的意义.

    作者:周荣波;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探讨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引起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资料.结果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散发流行、绝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山区、极易成为城市流行性腮腺炎传播流行的传染源、症状重、并发症多等特点.结论应重视对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诊治和管理,来自山区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无免疫力的流动人口应给予流行性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

    作者:涂燕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我科.今年6月从德国引进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第三代椎间盘镜手术操作系统,共施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13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人猫食物中毒的报告

    2002年12月10日海安县农民吴某为女儿举行婚宴,将餐后的剩余饭菜投喂2只家猫,约4小时后,2只猫突然死亡;5小时后,就餐的41人中26人相继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点的分析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确定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人猫食物中毒,在海安地区是首次报道.

    作者:缪爱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音乐疗法在骨科疼痛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病症的首发症状,如何有效地止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骨科疼痛病人在术前、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音乐疗法,初步观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瑞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5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病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又以产妇精神紧张、疲劳为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加强妊娠期产前检查,针对病因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预防、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黄少兰;郑竞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服华法令抗凝效果与血小板的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芬兰产华法令和国产华法令对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用常规方法处理标本,分别检测口服不同产地华法令的PT、INR和plt结果.结果芬兰产华法令plt下降7.1%,国产华法令plt下降21.4%.结论芬兰产华法令比国产华法令抗凝效果稳定,且引起plt减少发生率低.

    作者:王荣琥;陆琳;芮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疗效的评价

    目的对丙泊酚与麻醉性镇痛药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中镇痛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评价.方法将要求无痛人流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F)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K)组,每组20例.P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F、K组静注丙泊酚1.5mg/kg麻醉诱导后,分别静注芬太尼0.1 mg,氯胺酮1 mg/kg.常规鼻导管吸O2,保持自主呼吸,待意识消失后即进行人流术,视患者术中肢体活动反应,均以0.3 mg/kg丙泊酚维持加深麻醉.结果F、K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P组(P<0.01);苏醒时间K组明显较P、F组延长(P<0.01),P、F组间无明显差异.F、K组术中均无一例体动反应,而P组及对照组反应分别为11/20和22/22.呼吸循环的变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只有K组手术中脉搏率较术前增快.结论芬太尼、氯胺酮对丙泊酚的药效学有加强作用,丙泊酚复合0.1 mg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门诊无痛人流中效果好,是一种较为理想、苏醒迅速、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贡和平;高铁梅;梁英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偏头痛间歇期脑血流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偏头痛间歇期脑血流变化.方法对60例偏头痛患者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偏头痛组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痉挛动脉支数越多,头痛发作频率越高,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P均<0.01).结论偏头痛患者间歇期存在着颅内动脉痉挛.

    作者:叶竹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比较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共检测标本255例,每例患者取拭子3支,分别进行直接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涂片和增殖培养,拭子使用顺序随机更换.结果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14.90%,革兰染色法23.14%,增殖培养法27.84%.结论革兰染色法具有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萍;张卫军;李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凝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1例,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开搏通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周、6个月、1年复查、随访相关指标,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抗凝治疗在短期内心功能改善,远期疗效减少栓塞发生率及再住院率,而无一例出血并发症.结论抗凝治疗可改善DCM患者的高凝状态,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60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例由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区别不同病因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中,24小时内完全清除血肿8例,2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2例,5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6例;术后存活31例,死亡5例.损伤性颅内血肿24例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好,适合在有CT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贾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在产科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腹部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在产科手术中的运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施行的500例剖宫产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耻上横切口425例中415例术后3个月复查无红肿、硬结、切口愈合平整.结论经腹部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手术时间短、愈合率高、皮下无线结、折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冰;郭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利用前列腺汽化器械在电视下摘除膀胱肿瘤,是替代经腹膀胱肿瘤摘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我院2001年12月~2003年3月,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顾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调查与对策

    分娩期产妇在分娩的不同阶段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不仅关系到产妇自身的健康,而且涉及到胎儿的生命安全.为了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孕产妇分娩期间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对320例孕产妇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我区有关医院及助产人员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35例颅内感染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颅内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35例颅内感染病人均成功治愈,无一例因感染死亡.结论颅内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鞘内注射抗生素,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功能是成功治愈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