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萍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加强领导,正确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严格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考核评估工作;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等.
作者:黄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素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西咪替丁20~30 mg/kg分3次口服,卡介苗素注射液1ml/次,每周3次;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点滴,每日2次;均以7 d为1个疗程,其他综合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症状和体征复常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卡介苗素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是治疗水痘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伤寒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伤寒中采用氟哌酸联合氨苄青霉素(CNF+AM组)23例,氯霉素治疗(CM组)38例,单用氨苄青霉素(AM组)11例,并对三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NFZ+AM组的治愈率和体温复常天数均优于CM组和AM组(P均<0.05或<0.01).结论氟哌酸联合氨苄青霉素具有协同作用,治疗伤寒效果满意.
作者:黎海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药理实验是药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就如何提高药理实验课的质量进行论述.
作者:邓仕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以减少传统术式的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提高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率.方法选择2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蒂瓣移植术方法治疗.结果2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股骨颈骨折处愈合良好,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率低;术后2年随访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蒂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可以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朝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共检测标本255例,每例患者取拭子3支,分别进行直接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涂片和增殖培养,拭子使用顺序随机更换.结果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14.90%,革兰染色法23.14%,增殖培养法27.84%.结论革兰染色法具有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萍;张卫军;李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并发症多,其中以伤寒肠穿孔较常见,病情危急凶险,治疗上以手术为主.
作者:禤玉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例由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区别不同病因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中,24小时内完全清除血肿8例,2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2例,5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6例;术后存活31例,死亡5例.损伤性颅内血肿24例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好,适合在有CT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贾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L-10水平,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患儿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ITP患儿血清中IL-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3,P<0.05),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r=-0.726,P<0.01).结论ITP患儿II-4水平升高,提示Th-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郑绍同;孙海平;杨晓春;唐朝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消疣液外擦;对照组(60例)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疗程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70.0%),有效12例(20.0%),无效6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30例(50.0%),有效14例(23.39),无效16例(26.7%),总有效率73 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实用.
作者:庞达通;庞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12月10日海安县农民吴某为女儿举行婚宴,将餐后的剩余饭菜投喂2只家猫,约4小时后,2只猫突然死亡;5小时后,就餐的41人中26人相继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点的分析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确定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人猫食物中毒,在海安地区是首次报道.
作者:缪爱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21例中16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奥美拉唑可完全抑制胃酸分泌,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溃疡面免受胃酸刺激,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可以根除幽门螺旋菌感染,避免或减少复发.
作者:罗敏闽;梁德宇;牛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经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CT)扫描确诊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其中男性52例,女性1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症状.结果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不同密度占位,CT扫描有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发现和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全组66例骨瓣开颅清除术3例,颅骨钻孔冲洗引流63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硬膜下血肿CT密度变化与损伤时间不一致,不能以时间长短来划分慢性、急性或亚急性,无明确损伤史者CT前易误诊,应引起内科医师的重视,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冯柏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IL-6和酶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血清sIL-6R含量.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3日内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至两周时降至正常水平(P>0.05);sIL-6R含量3日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周时接近正常(P<0.05);二者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IL-6和sIL-6R的水平变化与其临床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赵红霞;吕天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频域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高血压患者120例,按不同血压模式分成两组,分别对两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杓型组昼夜LF均显著高于非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日间LF显著减低(P<0.05)说明非杓型组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夜间LF/HF显著降低(P<0.01),但昼夜LF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张力昼夜平衡,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HF显著低于杓型组,说明迷走神经受损更严重;LF/HF比值昼夜无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基本平衡.结论心率变异频域监测对高血压的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徐霞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旧的临床带教方法已不能适应护生临床实习要求.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必须转变带教观念,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与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现代护理人才.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抗病毒干预治疗的效果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16、18 DNA,阳性者给予抗病毒药物局部和/或全身治疗,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复查病原体转阴情况,随访率91.9%.病原体转阴后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HPV感染者抗病毒干预治疗近期效果确切,治疗后2周,病原体转阴率71.6%,治疗后4周病原体转阴率95.8%,3个月内复发少见.结论PCRHPV-16、18DN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初筛的手段,在性活跃人群中合并有慢性宫颈疾病及性传播疾病(STD)的HPV-16、18感染者,应给予抗病毒干预治疗,这是阻断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华;葛环;袁智民;刘建中;郁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2年收治的10例FAP采用直肠结肠切除和贮袋式肛门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随访8个月~9年,1例癌变患者3年后死亡,9例存活且肠道功能好.结论IPAA是治疗FAP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敏;谢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恙虫病并发肺损害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高热,其中伴咳嗽23例(63.9%),伴咳痰13例(36.1%),重症者伴气促、紫绀,肺部罗音19例(52.8%);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22例(61.1%),支气管肺炎10例(27.8%),25例(69.4%)入院前被误诊.结论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病例易误诊,延误治疗可致死亡.
作者:谭伟东;廖策云;张国城;陈思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病症的首发症状,如何有效地止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骨科疼痛病人在术前、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音乐疗法,初步观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瑞革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