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

黄岳

关键词:青年教师, 培养途径
摘要: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加强领导,正确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严格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考核评估工作;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等.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转变临床带教观念培养护生沟通能力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旧的临床带教方法已不能适应护生临床实习要求.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必须转变带教观念,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与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现代护理人才.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迟发性损伤性颅内血肿53例诊治体会

    通过分析53例迟发性损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资料,认为DTIH发生可能与凝血机制异常、脑部受伤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年龄体质因素有关,其诊断主要靠头颅CT结合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应依据血肿量、部位、占位效应与意识状态综合评定,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主要方法.

    作者:包聿祥;陈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偏头痛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每日1剂,服用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偏头痛28例,近期治愈12例(42.86%),显效11例(39.29%),好转2例(7.14%),无效3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9%(25/28).结论桃红四物汤具有通络祛淤、活血养血之功,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药.

    作者:莫修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38例血清IL-6和sIL-6R测定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IL-6和酶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血清sIL-6R含量.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3日内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至两周时降至正常水平(P>0.05);sIL-6R含量3日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周时接近正常(P<0.05);二者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IL-6和sIL-6R的水平变化与其临床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赵红霞;吕天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恙虫病并发肺损害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恙虫病并发肺损害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高热,其中伴咳嗽23例(63.9%),伴咳痰13例(36.1%),重症者伴气促、紫绀,肺部罗音19例(52.8%);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22例(61.1%),支气管肺炎10例(27.8%),25例(69.4%)入院前被误诊.结论恙虫病并发肺损害病例易误诊,延误治疗可致死亡.

    作者:谭伟东;廖策云;张国城;陈思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56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体温与呼吸管理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正确置入胃管和尿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介绍了用一次性头皮针塑料管代替尿管的操作方法.

    作者:何晓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膝关节僵硬粘连松解术后应用CPM的护理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后期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与伤后下肢长时间超过膝关节的外固定或膝关节损伤后未能及时功能锻炼有关,膝关节僵硬可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我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50例,均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使用CPM下肢关节器辅助功能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例血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68例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发生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伴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大多肥胖(73.85%),脂肪肝及心脑血管病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结论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减肥降脂对降低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需择期手术患者共26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治疗妇科疾病,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晓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卫生学校实验教学中的规范教育

    通过分析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规范表现及原因,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风险教育;规范利益分配,调动教师积极性;改革实验报告格式,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完善实验设施,创造良好实验教学环境;诚信治校,营建良好学风五个方面阐述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医学规范教育的意义.

    作者:周荣波;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在产科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腹部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在产科手术中的运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施行的500例剖宫产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耻上横切口425例中415例术后3个月复查无红肿、硬结、切口愈合平整.结论经腹部耻上横切口三针缝合法手术时间短、愈合率高、皮下无线结、折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冰;郭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60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例由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区别不同病因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中,24小时内完全清除血肿8例,2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2例,5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6例;术后存活31例,死亡5例.损伤性颅内血肿24例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好,适合在有CT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贾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婴幼儿中毒洗胃的体会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尽快清除胃内毒物,减少其吸收.所有的教科书中均是讲成人洗胃的操作方法,在现实中婴幼儿中毒洗胃非常多见,婴幼儿因不懂事,常发生误食毒物的情况.一旦发生,将危及患儿生命.本文就婴幼儿中毒洗胃的特点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金琴;刘苏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CT)扫描在甲状舌管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作颈部CT检查,水平位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自舌根部向下扫描至环状软骨.结果8例囊肿位于舌肌或甲状软骨前方,1例同时部分凸入舌骨体,1例部分凸入甲状软骨后方;1例囊肿呈分叶、分房状,9例囊肿光滑、囊内为基本均匀低密度影.结论CT对甲状舌管囊肿的定位、定性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雪芬;吴平;钟志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皮圈套扎术的护理

    食道静脉曲张极易发生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方法有多种.自1995年4月以来,我院应用内镜下皮圈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及其出血17例次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传统抗心绞痛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000u/次,Q12 h,连用7 d.结果38例患者加用该药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日均用量、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效(NST)和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均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便利.

    作者:路建设;张佩珍;方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棘上棘间韧带松解配合电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为探讨一种更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选择适合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9例,局麻下经皮行棘上棘间韧带松解术,小针刀结束后即行腰椎电动牵引,牵引力为1/5~1/3体重重量,每日牵引1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经治疗后疗效优42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为95.92%,总有效率100%.结论局麻下经皮棘上棘间韧带松解术配合电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无痛苦,安全可靠,疗程短,疗效确切,且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宇;李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调查与对策

    分娩期产妇在分娩的不同阶段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不仅关系到产妇自身的健康,而且涉及到胎儿的生命安全.为了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孕产妇分娩期间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对320例孕产妇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我区有关医院及助产人员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周围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HD)和(或)血液灌流(HP)等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可采用创建内瘘或外瘘,或紧急时选择直接穿刺股动、静脉和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方法建立血液通路,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臧继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作者:尤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