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波;甘建华
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重要的环节.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熟前,需要进行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一般通过血管直接穿刺或经皮静脉插管方法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1].
作者:胡志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1例,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开搏通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周、6个月、1年复查、随访相关指标,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抗凝治疗在短期内心功能改善,远期疗效减少栓塞发生率及再住院率,而无一例出血并发症.结论抗凝治疗可改善DCM患者的高凝状态,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既往采用非手术疗法,其病死率高达40%~70%,我院自1998年4月以来开展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其病死率降为21.4%,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超兰;毛良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作者:尤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症状.从新生儿体重和循环血量的关系来看,其危险性很高,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导致休克,呕吐窒息而死亡.病因多为应激性溃疡,绝大多数经内科保守治疗即可治愈.现将1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绿;卢秋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病症的首发症状,如何有效地止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骨科疼痛病人在术前、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音乐疗法,初步观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瑞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消疣液外擦;对照组(60例)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疗程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70.0%),有效12例(20.0%),无效6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30例(50.0%),有效14例(23.39),无效16例(26.7%),总有效率73 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实用.
作者:庞达通;庞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并发症多,其中以伤寒肠穿孔较常见,病情危急凶险,治疗上以手术为主.
作者:禤玉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急性自发性气胸的诊疗水平.方法先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抗感染、止咳、镇痛、止血、治疗原发病、吸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或闭式引流等.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常见急症,必须尽早诊治.
作者:穆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对哮喘并发纵隔气肿病人诊断意识,减少误诊、漏诊,及时正确治疗.方法对哮喘并发纵隔气肿13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特征及X线进行分析.结果自感胸骨后闷胀者13例,胸骨后疼痛并随咳嗽、深吸气而加剧者5例,声音嘶哑者7例,锁骨上窝外形消失变平或饱满并能触及握雪感11例,Hamman氏征阳性3例及胸部X线征象的纵隔胸膜与其器官间见一细长透亮带13例和颈胸部软组织气肿12例.结论经正确诊断、治疗,纵隔气肿均得以控制,去除了哮喘持续状态的诱因.
作者:倪爱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21例中16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奥美拉唑可完全抑制胃酸分泌,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溃疡面免受胃酸刺激,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可以根除幽门螺旋菌感染,避免或减少复发.
作者:罗敏闽;梁德宇;牛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药理实验是药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就如何提高药理实验课的质量进行论述.
作者:邓仕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改变特点.方法将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40例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检出率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差异非常显著(P<0.05),以ST-T改变、左室肥厚、心律失常为常见.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因长期高血压其靶器官已发生了严重病理改变.
作者:覃世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征.方法对20例胃肠道间质瘤作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病理特征,以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对CD 117、CD 34、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S-100等抗体的表达.结果CD117、CD 34、α-SMA、MSA、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92.9%(26/28)、82.1%(23/28)、17.9%(5/28)、21.4%(6/28)、14.3%(4/28).结论CD 117和CD 34是确诊GIST的有价值的指标,且CD 117的阳性率比CD 34更高.
作者:李雪芬;陈红;滕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食道静脉曲张极易发生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方法有多种.自1995年4月以来,我院应用内镜下皮圈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及其出血17例次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脑损伤后遗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将健康教育运用在偏瘫康复护理中,受到病人的好评,使患者在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小珍;曹彩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仪与思密达佐治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6~36个月急性腹泻患儿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全部病例均给予继续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腹泻)治疗仪及思密达治疗.记录体温恢复正常、呕吐腹泻停止时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消失时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与思密达联合佐治小儿腹泻能更快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无创,方便安全.
作者:施品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8例中,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开感染各1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肖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如何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对23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脐带过短、新生儿脐带绕颈、外伤等可能与发生胎盘早剥有关.结论出现腹痛、阴道出血、血性羊水、板状腹、B超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诊断,胎盘早剥一经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争取胎儿成活,减少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硒(Se)元素.开始,人们认为硒是一种有害元素,对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毒性方面.直到1957年Schwarz才首次证明硒为生物体中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作者:谢佳星;梁标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