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珍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饥饿感、心悸、手抖、眩晕、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现将护理和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降酶汤治疗,辅以西药强力宁静滴;对照组单用强力宁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若冬;刘泰义;范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方法.方法:15例侧脑室肿瘤分别为室管膜瘤、脑膜瘤、室管膜下瘤、胶样囊肿、胶质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脑血管畸形,其中7例侧脑室额角肿瘤经额中回皮质入路,2例侧脑室体部肿瘤经胼胝体前部入路,5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经顶枕部皮质入路,1例侧脑室颞角肿瘤经颞叶皮质入路.结果:除1例侧脑室额角胶质细胞瘤次全切除术后行放疗和化疗外,其余肿瘤均手术全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术后恢复良好,参加日常工作.结论:侧脑室肿瘤绝大多数可行全切除且预后良好.
作者:查正江;陈新生;方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CT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颅脑损伤后进行CT检查,能客观地反映颅内解剖结构的变异.它不但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预后的判断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8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缪锦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4~2000年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16例,现将相关病因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年龄小17岁,大45岁,以25~35岁多,共68例,占58.62%.未婚47例,已婚69例;未育36例,已育80例.妊娠部位输卵管妊娠105例,其中壶腹部妊娠59例,峡部妊娠25例,伞端妊娠17例,间后部妊娠4例,宫角妊娠2例,卵巢妊娠8例,未分型1例.输卵管妊娠流产38例,输卵管妊娠破裂67例.
作者:韩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输卵管绝育术因操作简单、效果好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节育措施,但因各种原因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亦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的研究不仅可为此类对象排忧解难,而且解除了结扎术后妇女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我站于1993年11月21日至2000年4月26日共施行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钱某,男,39岁,已婚,务农,因发热、身痛、乏力、腓肠肌疼痛3天加重1天于1984年9月3日入院.查体:T38.7℃,P 96次/分,R 20次/分,BP 116/80mmHg,急性重病容,神清合作,护入病房.皮肤无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睑结膜充血,颈软,双肺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肝脾无肿大,腓肠肌压痛,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Hb 95g/L,WBC 15×109/L,N 0.85,L 0.15,X线胸片示心肺正常,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
作者:甘治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而穿刺的成功与否可反映出一个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在静脉穿刺中,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实践,绝大多数是成功的,但也有失败的事例.现就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黄佩娟;农荣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0例VBI患者应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氟桂利嗪治疗组显效率为70.80%,总有效率为97.20%;对照组显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氟桂利嗪能显著改善VBI患者的脑循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VB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魏新敏;张铁中;陆正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80%(P>0.05).HP清除率治疗组96.9%,对照组3.3%(P<0.01).半年和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20.0%,对照组为45.5%和70%(P<0.01).结论: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好(P<0.01),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辛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目前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改进和早期预防性透析的广泛开展,直接死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显著减少.但由于透析过程中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不可忽视,应做到预防为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不良反应症状,确保透析治疗效果及病人安全.我院血透室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共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现将血透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黎小妹;梁英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实施外科手术,需作椎板切除,部分患者术后可发生下腰椎不稳定,残留腰病,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预后差(1).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国产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用此项新技术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永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自2000年3月~2000年7月用阿乐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泽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而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是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保证.我院产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在严格规范现代化复苏技术(A、B、C、D、E方案)的同时,加强各项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爱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美国统计(1)每年约有3900万人罹患此病.由于该病有鼻塞、喷嚏、频繁水样涕、流泪、疲劳感和无法入睡等症状,使患者工作效率下降,并给部分患者带来心理和社交障碍.其治疗原则(2)是去除病因,避免与诱因接触及药物对症治疗,但实际上要做到完全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困难的,一些药物治疗虽能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但长期局部或全身用药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病人难以接受和坚持.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132例,术后随访4~23个月,近期治愈100%,1年显效74.2%,有效22.7%,巩固率97%,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谭慧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用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前提,但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中等卫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好知识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不断探索的.
作者:韦红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总结29例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根据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和腹水淀粉酶测定以及B超和CT检查作出诊断.治疗上采取支持疗法如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中毒,胃肠减压,使用抗胆碱药物,合理呼吸支持,防治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选择适当时机争取早期手术.认为手术和灌洗要配合进行,呼吸机能不全是主要并发症,要积极防治,强调供氧及时有效.
作者:曾宪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合并症,是血糖极高而没有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我科从1998年8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5例,经积极抢救,除1例死亡外,其余4例抢救成功而存活.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起病急骤,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治易致胰腺坏死而导致死亡,所以也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多见,为提高其治愈率,近几年来我院对较重病例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5-氟脲嘧啶(5-FU)和酚妥拉明,疗效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纳洛酮0.1mg/kg静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意识、反射、肌张力等的恢复时间和治疗后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优.结论:纳洛酮可使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提前苏醒,消除脑干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
作者:沈延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