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义伟;区军杰;李海滨;彭承东;胡海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特别是对于尚未独立成科的男科学来说,如何进行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既关系到男科队伍和男科事业能否壮大,也关系到男性健康能否得到保障的前提.鉴于此,本文就男科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思路与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申树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B超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在乳腺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乳腺外科医师进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的规范化教学培训是乳腺外科诊疗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尚缺乏统一的教学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培训模式开展乳腺外科医师的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的规范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清华;覃庆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63例,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病灶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沿病灶周围行荷包缝合后切开取出胚胎;对照组不用垂体后叶素,其余步骤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转阴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等情况.结果 6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卢丽珍;陆万里;魏莉;阮路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与胃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 84例,将印戒细胞癌、黏液细胞癌、低分化腺癌设为低分化组,中、高分化腺癌设为高分化组,又根据病理分期分为早期与中晚期,术前1周进行40层螺旋CT灌注扫描.比较患者血流量(BF)、Patlak血容量(PBV)、达峰时间(MTT)和Patlak表面通透性(PPS)参数.结果 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升高,BF值、PBV值、PPS值均呈下降趋势,而TTP值升高;低分化程度胃癌TTP值、BF值、PBV值、PPS值与高分化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胃癌BF值、PBV值及PPS值均显著低于晚期(P<0.05).结论 不同病理分期胃癌TTP、BF、PBV、PPS灌注参数比较结果提示,MSCT灌注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恶性程度.
作者:左勤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灌注、臭氧灌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KO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40例(48膝)、臭氧组40例(52膝)及中药熏洗组40例(50膝).3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玻璃酸钠组、臭氧组、中药熏洗组术后分别行玻璃酸钠灌注、臭氧灌注、中药熏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3、6个月对3组患者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6个月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中药熏洗组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玻璃酸钠组、臭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VAS评分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熏洗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臭氧组VAS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P<0.05),而在治疗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组及玻璃酸钠组Lysholm评分均随观察时间延长升高.治疗后1个月臭氧组的Lysholm评分高,随后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中药熏洗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1个月臭氧组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臭氧组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灌注、臭氧灌注及中药熏洗都能减轻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而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KAO微创且近远期效果确切.
作者:黄坚汉;夏丽伟;蒙诗景;刘恒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下脑肿瘤切除手术中护理配合的难点,并对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手术共13例,包括头架的使用、导航系统注册、特殊体位的安置、特殊体位皮肤并发症的防护、器械的保养与维护等护理配合难点与对策.结果 13例脑肿瘤切除手术均一次性直接找到病灶并有效切除,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熟悉手术的常规护理配合,还应针对性细致地找出手术配合的要点,并解决问题.
作者:黄梅;雷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内固定组,同期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42例为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1.11%(41/45),外固定组为71.43%(3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2/45),外固定组为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明显恢复患者关节解剖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大波;韦仁杰;韦礼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式治疗,研究组实施踝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7.32 ± 9.10)min,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时间(3.09 ± 1.80)min,术中出血量(55.59 ± 9.88)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P<0.05),并发症发生率2.54%,显著低于对照组17.95%(P<0.05).结论 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快,是一种创伤性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作者:聂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作为其中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一个类型,是中外医家探讨和研究的一大焦点.我国传统医学已对其病因病机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而随着近现代医疗设备的完善和检查手段的多样化,aSAH更是作为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医师熟知,正因如此,其治疗手段已然成为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均高度重视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具有相当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俊威;严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ICU躁动患者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应用改良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每天经桡、肱、足背动脉采血的危重躁动患者按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单号为对照组,抽血后采用传统棉签按压法止血;双号为观察组,应用改良止血带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瘀斑情况、皮肤擦伤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现局部皮肤瘀斑8例(8.0%),出现皮肤擦伤6例(6.0%),发生出血5例(5.0%);对照组出现皮肤瘀斑40例(40.0%),出现皮肤擦伤29例(29.0%),发生出血44例(44.0%).两组皮肤瘀斑、皮肤擦伤及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止血带在ICU躁动患者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能有效减少皮肤瘀斑、皮肤擦伤、出血的发生.
作者:黄雪芳;林月双;高丽;黄羽;甘晓雯;陆志莉;陈小娟;黄芸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作者:陈永军;卢榜裕;刘祖军;江文枢;黄玉斌;陆文奇;黄飞;赵波;蔡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了HabibTMEndoHPB射频消融导管及其消融原理,射频消融导管在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以及近年国内外采用HabibTMEndoHPB进行经内镜/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治疗胆道良/恶性疾病引起胆道梗阻的应用进展,说明胆道内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胆道梗阻疾病及胆道支架植入后再发梗阻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蒙福卿;刘星星;方兆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由风险管理小组统计风险因素,改善管理制度,给予风险管理,并与2016年1月至7月收治的116例实施风险管理患者(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姜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多切面序贯扫查法与横切面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畸形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超声检查的孕产妇共7 200例,通过超声多切面序贯扫查法和横切面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畸形进行筛查.比较不同孕期不同切面显示率,不同扫描法对不同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以及先天性心脏畸形合并其他畸形的检出率.结果 同一孕期,横切面扫描法显示率高,显著高于四腔心切面法和五腔心切面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期推移,同一切面的切面显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孕期,多切面序贯扫查法对心脏畸形的检出率高于横切面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期推移,心脏畸形检出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孕期,多切面序贯扫查法合并畸形检出率高于横切面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期推移,合并畸形检出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切面检测显示率高,但其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以及合并其他畸形检出率较低,多切面序贯扫查法作为补充,可有效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以及合并其他畸形检出率.
作者:黄大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反复出现血尿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患者第3次和第4次因血尿入院后,予再次更换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更换止血药加强止血力度,予肾动脉栓塞治疗,并予绝对卧床休息的保守治疗相配合,同时做好反复有效的健康宣教、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痊愈出院,分别于出院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进行随访,患者排尿正常,未再次出现血尿.结论 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存在的问题采用正确并合适的护理干预和措施,对改善PCNL术后的排尿情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甘晓雯;林月双;黄羽;黄雪芳;李伟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创伤骨科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年轻人群为多发群体,如救治不及时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材料与内置物的发展应用,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式获得了不断的改进,得到了令人更加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广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FTS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输液量及进流质饮食时间,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及疼痛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3 d及1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输液量、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护理能迅速改善疼痛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颜碧莲;马倩红;梁言珍;谭涛;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在髂骨单边式、开窗式取骨植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髂骨单边式、开窗式取骨植骨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骨骼纵向叩击痛消失时间及骨骼压痛消失时间、骨骼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护理前后两组关节活动度(ROM)及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 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骨骼纵向叩击痛消失时间、骨骼压痛消失时间、骨骼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期愈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Ⅱ期愈合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护理总满意度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干预前两组ROM、HSS评分及VAS、QO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髂骨单边式、开窗式取骨植骨手术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促进骨骼愈合,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凤;杨明;陈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先行2D-DSA检查,再行3D-DSA检查,并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2D-DSA和3D-DSA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检出情况、各项成像技术评估情况,同时统计成功实施介入栓塞例数.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3D-DSA外形显示、空间关系显示、瘤颈显示情况优于2D-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均成功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结论 DSA可协助术中动脉瘤腔致密填塞,且3D-DSA成像效果优于2D-DSA,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兰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置管术与手术切开置管术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应用.方法 腹膜透析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切开置管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7.1%,低于对照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应用腹腔镜置管术,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疼痛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围术期的适当护理可确保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