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泰生;吴刚;汤泊涛;卢尚光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相关性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术前不同液体量对CIN的影响.方法 将88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CIN组46例和非CIN组8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中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同CIN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围手术期不同补液量对CIN发生的影响.结果 CIN的发生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高度相关,术前液体量>2 500 mL者,CIN发生率显著低于液体量少者.结论 术前和造影后充分的水化是预防CIN发生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对发生影响肾功能危险因素的评估,术后早期病情观察和详细出入量的记录,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1N的关键.
作者:张顺仪;刘璐璐;黄洁茹;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症状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功能维度得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程关护的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英煜;唐玮;施洁;卓雪飘;石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8例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 (40/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 (3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 (3/44),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军;梁庆华;叶关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进行微创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3例采用Orem自护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Orem自护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良性心态,消除不良情绪,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促进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曾小冰;邹剑莹;陈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感染治疗后对盆腔脓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 根据腹腔镜术前抗感染治疗时间的不同将40例盆腔脓肿患者进行分组,抗感染治疗3d后再施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为观察组,同期抗感染治疗7d后再施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复通率为75.0% (12/16),高于对照组的40.0% (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炎复发率及痛经、慢性盆腔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感染治疗3d后对盆腔脓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是合理、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殷艳;韦业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均采取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7±8.9)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治疗后脊柱Cobb's角、受伤椎体高度及VAS评分、M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5例发生继发性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腹腔镜技术作为主要的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普通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不同,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学习和培训才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阶梯式教学法具有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等优点,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应用.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规律设计的三个阶梯的阶梯式教学法,学员能更好地学习腹腔镜的基本技术.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官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晚期官颈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0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36例新辅助化疗后给予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胡碧洪;郑映金;黄浩;田乔;王小婕;李莉芳;李雯华;黄诗敏;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臂机下闭复位行PNF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C臂机下闭复位行PFNA内固定观察组和普通钉板内固定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比传统内固定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有所下降.Harris评分显示,优等级疗效的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高12.9% (P <0.05).结论 PFNA更加适合易伴发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
作者:谢沛军;曾志超;李鹏;刘海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PCI术后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方法 ACS接受PCI治疗并出现无复流现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首次给药后5 min和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2h、术后6 h 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首次给药后5 min、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 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6h替罗非班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中,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有效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璐璐;曾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激光消融-胶原酶注射联合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在CT导引下行激光消融和胶原酶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活血舒筋方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43例,良35例,中8例,差4例,对照组优15例,良42例,中21例,差12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舒适、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T影像显示突出物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发生率为2.2%(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 (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或压痛发生率为5.6%(5/90),对照组为10.0%(9/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 (7/90),对照组为15.6%(14/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引下激光消融-胶原酶注射联合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建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手术方式不同选取一般资料相匹配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传统组、三孔组和四孔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及四孔组(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三孔组>传统组>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三孔组、四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四孔法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章宏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难愈性伤口患者采取负压创面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难愈性伤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白细胞动态变化结果和住院费用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创面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能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灵敏度为94.12%(80/85),特异度为66.67%(10/1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个月,两组妊娠率、分娩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军;范瑾;吴爱华;徐嵩;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病死分为死亡组48例和无死亡组7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是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者发生病死的风险较高.
作者:白玉龙;宁宗;王威;曹杰;朱继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3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组,D1组(观察组65例)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D2组(对照组65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完成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石取净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出血量较少,疾病恢复时间短,临床取石率高.
作者:庄耿纯;许锡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的评估、痛因查找和制定护理计划等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4.5±1.3)d,对照组为(6.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为(35.7±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9±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时间,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效果的提升,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引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行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2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3个月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57,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率为7.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3,P<0.05).结论 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复发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瑾;黄秀香;张燕梅;苏楚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结合MRI选择射频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对3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为2.4d;术后第1天,均可带着围领下地活动;术前VAS评分为(6.48±0.3)分,术后9个月为(2.42 ±0.6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达94.7%.结论 通过CT结合MRI选择合适的颈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患者,实施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尹保和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