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微创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

李艳花

关键词:循证护理,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的评估、痛因查找和制定护理计划等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4.5±1.3)d,对照组为(6.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为(35.7±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9±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时间,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乳腺癌传统的腋窝手术方式为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其意义在于指导乳腺癌分期、治疗、判断预后,但ALND导致术后诸多的并发症显而易见,且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病人无治疗意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而且前哨淋巴结(SLN)阴性患者SLNB替代ALND并不明显增加复发率和并发症.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乳治疗已代替乳房切除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模式.SLNB与保乳治疗两者完美结合,更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作者:李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13例,9例为肾结石,4例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均出现肾积水,行碎石术后1~11d发生出血,行保守治疗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1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反复出血者诊断为假性动脉瘤,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迟发性大出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既要积极有效地治疗,又要充分认识出血的原因,积极预防.

    作者:冯伟;莫乃新;吕忠;吴斌;史红雷;王旭刚;魏汉平;施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且术后并发出血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围术期均行经皮肾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夹闭导管压迫止血法,治疗组给予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48 h内止血19例,7d内止血18例,治疗无效改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1例,开放肾探查修补1例,肾切除1例;治疗组48 h内止血20例,7d内止血22例,治疗无效改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7例,开放肾探查修补1例;治疗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患者,行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的止血效果理想,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

    作者:沈明凤;张庆;肖隐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腹股沟疝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儿康复,避免复发,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马杜丰;周家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PCI术后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方法 ACS接受PCI治疗并出现无复流现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首次给药后5 min和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2h、术后6 h 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首次给药后5 min、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 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6h替罗非班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中,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有效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璐璐;曾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灵敏度为94.12%(80/85),特异度为66.67%(10/1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个月,两组妊娠率、分娩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军;范瑾;吴爱华;徐嵩;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切除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肝胆管结石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180例,患者中149例行肝切除术,其中122例使用纤维胆道镜(81.88%),27例未使用纤维胆道镜(18.12%).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下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切口感染4例(2.22%),发生肺部感染5例(2.78%),均经抗炎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另发生胆瘘3例(1.67%),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2/180).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数,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纤维胆道镜与未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患者相比,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明显下降;使用肝切除术与未使用肝切除术相比,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明显下降;肝切除术组中使用纤维胆道镜与未使用纤维胆道镜相比,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明显下降;非肝切除术组中使用纤维胆道镜与未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患者相比,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残石率、结石率以及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其他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雄杰;黄文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官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晚期官颈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0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36例新辅助化疗后给予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胡碧洪;郑映金;黄浩;田乔;王小婕;李莉芳;李雯华;黄诗敏;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均采取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7±8.9)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治疗后脊柱Cobb's角、受伤椎体高度及VAS评分、M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5例发生继发性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8例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 (40/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 (3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 (3/44),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军;梁庆华;叶关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疼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0±20) min,平均出血(65±15)mL,随访4~ 1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14.9±3.6) mm恢复到(23.4±4.8)mm,Cobb's角分别由平均(24.1±6.9)°恢复到(15.8±7.3)°,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无断钉及松动,椎体高度未出现明显丢失.结论 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口小,对腰背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坚强,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作者:罗辉耀;吴昊;苗立冬;朱冬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联合自我管理干预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自我管理干预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经行乳房胀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治疗,8丸/次,3次/d;观察组实施耳穴贴压联合自我管理干预,按压肝、肾、内分泌、皮质下等穴的敏感点,按压3~5次/d,每穴按压30 ~60s/次,3d更换1次,两组均连续3个疗程,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观察组治愈60例,好转7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37例,好转85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3.425,P=0.001).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自我管理干预治疗经行乳房胀痛效果显著.

    作者:朱兆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共65例,分为30例对照组和35例观察组,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手册实施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的满意度、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手册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家属负担,并提高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邝群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1.5)VS(54.3±12.5)]mL,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1.2±7.6)VS(24.4±12.1)]h、住院时间分别为[(4.2±1.6) VS(7.3±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 (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3%(1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两组B超复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王本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阶梯式教学法在腹腔镜基本技术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作为主要的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普通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不同,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学习和培训才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阶梯式教学法具有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等优点,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应用.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规律设计的三个阶梯的阶梯式教学法,学员能更好地学习腹腔镜的基本技术.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3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组,D1组(观察组65例)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D2组(对照组65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完成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石取净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出血量较少,疾病恢复时间短,临床取石率高.

    作者:庄耿纯;许锡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TCD+ CUS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异常率,并评估TCD+ CUS与头颅CT+ MRI诊断脑梗死的符合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流异常率为61.1% (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 (13/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US与CT+MRI诊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的符合率分别为81.6% (40/49)、92.0% (23/25)和77.8%(14/18).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能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

    作者:吴浩堂;罗伟权;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难愈性伤口患者采取负压创面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难愈性伤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白细胞动态变化结果和住院费用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创面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能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病死分为死亡组48例和无死亡组7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是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者发生病死的风险较高.

    作者:白玉龙;宁宗;王威;曹杰;朱继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关节镜辅助下“8”字缝线法治疗的前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价中主观评价部分,患者术后的疼痛6分、行走能力、关节稳定性、伸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总分均较术前显著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价部分中,髁部变宽、成角畸形、总分均较术前显著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HSS评价系统对患者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2例、良9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83.78% (31/3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固定可靠,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作者:曾尚广;向孝兵;丁清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