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群笑
目的 探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疼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0±20) min,平均出血(65±15)mL,随访4~ 1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14.9±3.6) mm恢复到(23.4±4.8)mm,Cobb's角分别由平均(24.1±6.9)°恢复到(15.8±7.3)°,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无断钉及松动,椎体高度未出现明显丢失.结论 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口小,对腰背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坚强,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作者:罗辉耀;吴昊;苗立冬;朱冬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6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孔术治疗,术后用曲安奈德喷鼻剂喷鼻,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泪道冲洗.结果 治愈50例(54眼),好转4例(6眼),无效2例(2眼),总有效率为96.77%(60/62).结论 泪囊鼻内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理直;韦辉;黄锐;韦联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组术中均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停止静脉泵药.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对麻醉恢复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4/50),低于对照组的36.0% (1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高、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麻醉复苏快,比较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
作者:蒙绍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病死分为死亡组48例和无死亡组7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是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者发生病死的风险较高.
作者:白玉龙;宁宗;王威;曹杰;朱继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TCD+ CUS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异常率,并评估TCD+ CUS与头颅CT+ MRI诊断脑梗死的符合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流异常率为61.1% (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 (13/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US与CT+MRI诊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的符合率分别为81.6% (40/49)、92.0% (23/25)和77.8%(14/18).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能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
作者:吴浩堂;罗伟权;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在皮肤松弛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技巧.方法 选取上臂皮肤松弛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行塞丁格技术,不同的是观察组采取助手绷紧皮肤定位穿刺,对照组未采用助手绷紧皮肤前常规定位穿刺.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5% (29/31),明显高丁对照组的23.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皮肤松弛患者由助手绷紧皮肤进行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定位和穿刺,能够提高PICC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伍佳雯;肖淑宁;骆书秀;梁燕芳;陈昭琼;李良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FoxM1是Fox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与细胞增殖相关的转录因子.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FoxM1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期相关.此外,FoxM1能通过对下游肿瘤相关基因调控来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远处转移,在肿瘤药物的耐药性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预示着FoxM1能够为肿瘤的诊断、评估和预后提供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林静;王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术后观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手术在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很突出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相关性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术前不同液体量对CIN的影响.方法 将88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CIN组46例和非CIN组8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中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同CIN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围手术期不同补液量对CIN发生的影响.结果 CIN的发生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高度相关,术前液体量>2 500 mL者,CIN发生率显著低于液体量少者.结论 术前和造影后充分的水化是预防CIN发生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对发生影响肾功能危险因素的评估,术后早期病情观察和详细出入量的记录,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1N的关键.
作者:张顺仪;刘璐璐;黄洁茹;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3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疼痛VAS评分)与免疫功能(CD3、CD4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h、12h、24 h的CD3、CD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围术期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也更轻,实现美容、微创双重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8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 66例,>80%10例,无再出血患者.ADL评分Ⅰ级12例,Ⅱ级34例,Ⅲ级26例,Ⅳ级4例.结论 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有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田飞;陈文荣;杨文鹏;杨少锋;李永生;张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难愈性伤口患者采取负压创面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难愈性伤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白细胞动态变化结果和住院费用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创面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能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切除率、出血率、穿孔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肿瘤切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而观察组出血率为1.85%、穿孔率为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16.67% (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3 621.05±124.2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 016.25 ±204.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综合微创手术治疗,其疗效确切,较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更具临床优势,值得临床积极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溶栓治疗,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中严密观察,术后精心细致的患肢护理及溶栓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地健康指导.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较前缓解,所有病人无肺栓塞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 对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认真细致、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袁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臂丛神经阻滞的择期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于肌间沟和腋路注射0.25%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15 mL和25 mL;对照组给予腋路多点注射0.25%罗哌卡因共40 mL,分别阻滞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结果 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阻滞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次阻滞成功率、镇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阻滞评分、感觉阻滞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神经、感觉阻滞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张宏宇;吕有文;刘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TURP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尿道碎石联合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膀胱碎石时间、TURP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2例(5.0%),对照组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IPSS评分及QO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TURP手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严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激光消融-胶原酶注射联合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在CT导引下行激光消融和胶原酶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活血舒筋方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43例,良35例,中8例,差4例,对照组优15例,良42例,中21例,差12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舒适、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T影像显示突出物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发生率为2.2%(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 (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或压痛发生率为5.6%(5/90),对照组为10.0%(9/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 (7/90),对照组为15.6%(14/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引下激光消融-胶原酶注射联合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建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官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晚期官颈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0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36例新辅助化疗后给予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胡碧洪;郑映金;黄浩;田乔;王小婕;李莉芳;李雯华;黄诗敏;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官颈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35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38例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盆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胥琳璟;李琼珍;李玲;陈中文;欧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行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2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3个月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57,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率为7.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3,P<0.05).结论 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复发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瑾;黄秀香;张燕梅;苏楚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