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切除率、出血率、穿孔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肿瘤切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而观察组出血率为1.85%、穿孔率为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16.67% (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3 621.05±124.2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 016.25 ±204.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综合微创手术治疗,其疗效确切,较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更具临床优势,值得临床积极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肠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对85例双镜联合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护理工作进行经验分析、总结,强调巡回、机械护士的配合和无菌操作,并详细介绍联合肠镜使用要点.结果 双镜联合行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定位准确、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的优点.结论 手术护士熟悉双镜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要点,做好术前和术中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
作者:谭凤丽;黄海媚;黄巧萍;黄春媚;李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手术方式不同选取一般资料相匹配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传统组、三孔组和四孔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及四孔组(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三孔组>传统组>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三孔组、四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四孔法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章宏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术后观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手术在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很突出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溶栓治疗,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中严密观察,术后精心细致的患肢护理及溶栓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地健康指导.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较前缓解,所有病人无肺栓塞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 对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认真细致、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袁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组术中均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停止静脉泵药.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对麻醉恢复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4/50),低于对照组的36.0% (1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高、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麻醉复苏快,比较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
作者:蒙绍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均采取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7±8.9)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治疗后脊柱Cobb's角、受伤椎体高度及VAS评分、M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5例发生继发性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共65例,分为30例对照组和35例观察组,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手册实施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的满意度、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手册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家属负担,并提高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邝群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20例均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0例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电解质紊乱4例、消化道出血3例、多功能器官衰竭1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8例、4例、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8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 66例,>80%10例,无再出血患者.ADL评分Ⅰ级12例,Ⅱ级34例,Ⅲ级26例,Ⅳ级4例.结论 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有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田飞;陈文荣;杨文鹏;杨少锋;李永生;张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疼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0±20) min,平均出血(65±15)mL,随访4~ 1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14.9±3.6) mm恢复到(23.4±4.8)mm,Cobb's角分别由平均(24.1±6.9)°恢复到(15.8±7.3)°,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无断钉及松动,椎体高度未出现明显丢失.结论 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口小,对腰背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坚强,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作者:罗辉耀;吴昊;苗立冬;朱冬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明显移位型(Ⅲ、Ⅳ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分为A、B两组,A组58例采用持续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B组52例采用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随访19 ~52个月.A组愈合时间为85~ 126 d,平均愈合时间为(102±18)d,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4例;B组愈合时间为130~ 176 d,平均愈合时间为(150±28)d,骨不愈合9例,股骨头坏死12例;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末次随访时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持续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再次手术几率低、骨折不愈合率和骨坏死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林世荣;唐继仁;陈武;梁科友;黎忠文;贾世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的评估、痛因查找和制定护理计划等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4.5±1.3)d,对照组为(6.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为(35.7±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9±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时间,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官颈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35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38例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盆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胥琳璟;李琼珍;李玲;陈中文;欧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官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晚期官颈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0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36例新辅助化疗后给予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胡碧洪;郑映金;黄浩;田乔;王小婕;李莉芳;李雯华;黄诗敏;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老年髋部骨折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导致尿潴留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尿潴留发生原因主要有麻醉作用、环境和排尿体位改变、心理因素、术后疼痛、留置导尿管护理不当等,经积极防治和护理干预,临床治愈43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尿潴留发生原因较多,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尿潴留.
作者:庞妮;杨义惠;陈红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腹腔镜小肠间质瘤切除患者30例,分为FTS组15例,对照组15例.FTS组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肠肿瘤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P)、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应用于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继宗;张弦;尹瑾;龚江波;吴相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我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状,依据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制订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核医学科进行现场监测和调查,将监测的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核医学科及其周围环境辐射大值为0.51 μGy/h,科室的工作场所表面污染大值为0.47 Bq/cm2,贮存敷贴器箱表面的韧致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31 μGy/h(5 cm)和0.23 μGy/h(100 cm),大的年个人值为0.36 mSu,无人员超过标准规定的照射剂量限值(5 mSv).结论 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我院核医学科具有较为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在正常情况下能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作者:李宁;廖光星;杨鸿宇;韦琳琳;王洪良;邓李燕;肖国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腹股沟疝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疝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儿康复,避免复发,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马杜丰;周家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人群的脐部外形结构和大小,为寻求合适的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手术脐部相关护理治疗、切口及器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橡皮泥对557例研究对象的肚脐进行塑型,再用圆规与标准硬尺测量出肚脐脐径(上下径、左右径).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脐部外形结构凹陷型473例占84.9%,平坦型78例占14.0%,外凸型6例占1.1%;肚脐大小与年龄(r=0.034)、身高(r=0.021)、体重(r=0.029)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脐部形状以凹陷型为主,脐部大小不随年龄、身高、体重而发生变化,说明经脐无瘢痕手术的器械适用于各类人群.
作者:黄泽云;钟艳媛;蓝芳;曾多多;黄新红;王清华;陆晓萍;宁琼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