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凤;张庆;肖隐霞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的评估、痛因查找和制定护理计划等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4.5±1.3)d,对照组为(6.7±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为(35.7±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9±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时间,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用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即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的优良率.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评分的优良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平;夏炳树;陈超坤;王军;熊林;张观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且术后并发出血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围术期均行经皮肾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夹闭导管压迫止血法,治疗组给予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48 h内止血19例,7d内止血18例,治疗无效改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1例,开放肾探查修补1例,肾切除1例;治疗组48 h内止血20例,7d内止血22例,治疗无效改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7例,开放肾探查修补1例;治疗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患者,行肾造瘘管持续缓慢滴注冰盐水的止血效果理想,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
作者:沈明凤;张庆;肖隐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均采取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7±8.9)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治疗后脊柱Cobb's角、受伤椎体高度及VAS评分、M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5例发生继发性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TCD+ CUS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异常率,并评估TCD+ CUS与头颅CT+ MRI诊断脑梗死的符合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流异常率为61.1% (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 (13/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US与CT+MRI诊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的符合率分别为81.6% (40/49)、92.0% (23/25)和77.8%(14/18).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能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
作者:吴浩堂;罗伟权;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切除率、出血率、穿孔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肿瘤切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而观察组出血率为1.85%、穿孔率为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16.67% (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3 621.05±124.2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 016.25 ±204.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综合微创手术治疗,其疗效确切,较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更具临床优势,值得临床积极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3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疼痛VAS评分)与免疫功能(CD3、CD4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h、12h、24 h的CD3、CD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围术期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也更轻,实现美容、微创双重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感染治疗后对盆腔脓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 根据腹腔镜术前抗感染治疗时间的不同将40例盆腔脓肿患者进行分组,抗感染治疗3d后再施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为观察组,同期抗感染治疗7d后再施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复通率为75.0% (12/16),高于对照组的40.0% (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炎复发率及痛经、慢性盆腔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感染治疗3d后对盆腔脓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是合理、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殷艳;韦业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手术方式不同选取一般资料相匹配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传统组、三孔组和四孔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及四孔组(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三孔组>传统组>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三孔组、四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四孔法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章宏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PCI术后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方法 ACS接受PCI治疗并出现无复流现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首次给药后5 min和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2h、术后6 h 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首次给药后5 min、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 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术后6h替罗非班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中,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有效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璐璐;曾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行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2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3个月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57,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率为7.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3,P<0.05).结论 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复发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瑾;黄秀香;张燕梅;苏楚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病死分为死亡组48例和无死亡组7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是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白蛋白水平、MDOS数目者发生病死的风险较高.
作者:白玉龙;宁宗;王威;曹杰;朱继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在妊娠期间子宫破裂的诊疗体会.方法 选取80例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在妊娠期间发生子宫破裂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急救,试验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 试验组急救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救满意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65.0% (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在妊娠期间子宫破裂患者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急救,以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8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 66例,>80%10例,无再出血患者.ADL评分Ⅰ级12例,Ⅱ级34例,Ⅲ级26例,Ⅳ级4例.结论 改良翼点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有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田飞;陈文荣;杨文鹏;杨少锋;李永生;张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腹腔镜小肠间质瘤切除患者30例,分为FTS组15例,对照组15例.FTS组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肠肿瘤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P)、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应用于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继宗;张弦;尹瑾;龚江波;吴相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肝功能失代偿的肝癌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节段性栓塞化疗以及序贯消融综合介入模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治疗后6个月、1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对照组为53.33% (2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1年、3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生存率较高.
作者:冯玉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在皮肤松弛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技巧.方法 选取上臂皮肤松弛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行塞丁格技术,不同的是观察组采取助手绷紧皮肤定位穿刺,对照组未采用助手绷紧皮肤前常规定位穿刺.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5% (29/31),明显高丁对照组的23.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皮肤松弛患者由助手绷紧皮肤进行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定位和穿刺,能够提高PICC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伍佳雯;肖淑宁;骆书秀;梁燕芳;陈昭琼;李良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20例均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0例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电解质紊乱4例、消化道出血3例、多功能器官衰竭1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8例、4例、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8例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技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 (40/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 (3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 (3/44),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军;梁庆华;叶关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共65例,分为30例对照组和35例观察组,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手册实施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的满意度、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手册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家属负担,并提高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邝群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