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军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13例,9例为肾结石,4例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均出现肾积水,行碎石术后1~11d发生出血,行保守治疗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1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反复出血者诊断为假性动脉瘤,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迟发性大出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既要积极有效地治疗,又要充分认识出血的原因,积极预防.
作者:冯伟;莫乃新;吕忠;吴斌;史红雷;王旭刚;魏汉平;施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与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手术方式不同选取一般资料相匹配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传统组、三孔组和四孔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及四孔组(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三孔组>传统组>四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三孔组、四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组和四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四孔法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章宏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症状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功能维度得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程关护的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英煜;唐玮;施洁;卓雪飘;石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效果的提升,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引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TCD+ CUS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异常率,并评估TCD+ CUS与头颅CT+ MRI诊断脑梗死的符合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流异常率为61.1% (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 (13/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US与CT+MRI诊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的符合率分别为81.6% (40/49)、92.0% (23/25)和77.8%(14/18).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能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
作者:吴浩堂;罗伟权;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技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 6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平均出血量120 mL,术中平均补液量4 660 mL.2~4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 d.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结论 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者娴熟的操作技巧,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梁泰生;吴刚;汤泊涛;卢尚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在皮肤松弛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技巧.方法 选取上臂皮肤松弛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行塞丁格技术,不同的是观察组采取助手绷紧皮肤定位穿刺,对照组未采用助手绷紧皮肤前常规定位穿刺.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5% (29/31),明显高丁对照组的23.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皮肤松弛患者由助手绷紧皮肤进行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定位和穿刺,能够提高PICC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伍佳雯;肖淑宁;骆书秀;梁燕芳;陈昭琼;李良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TURP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尿道碎石联合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膀胱碎石时间、TURP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2例(5.0%),对照组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IPSS评分及QO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碎石联合TURP手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严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组术中均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停止静脉泵药.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对麻醉恢复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复苏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4/50),低于对照组的36.0% (1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恒速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高、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麻醉复苏快,比较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
作者:蒙绍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臂丛神经阻滞的择期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于肌间沟和腋路注射0.25%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15 mL和25 mL;对照组给予腋路多点注射0.25%罗哌卡因共40 mL,分别阻滞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结果 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阻滞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次阻滞成功率、镇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阻滞评分、感觉阻滞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皮神经运动阻滞神经、感觉阻滞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张宏宇;吕有文;刘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乳腺癌传统的腋窝手术方式为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其意义在于指导乳腺癌分期、治疗、判断预后,但ALND导致术后诸多的并发症显而易见,且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病人无治疗意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而且前哨淋巴结(SLN)阴性患者SLNB替代ALND并不明显增加复发率和并发症.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乳治疗已代替乳房切除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模式.SLNB与保乳治疗两者完美结合,更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作者:李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含铂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给予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应用含铂方案进行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术后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共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59例次,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及稳定34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94.7%(36/38),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含铂方案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可有效控制中晚期肺癌病情进展,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虎;潘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关节镜辅助下“8”字缝线法治疗的前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价中主观评价部分,患者术后的疼痛6分、行走能力、关节稳定性、伸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总分均较术前显著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价部分中,髁部变宽、成角畸形、总分均较术前显著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HSS评价系统对患者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2例、良9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83.78% (31/3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固定可靠,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作者:曾尚广;向孝兵;丁清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疼痛是手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腹部手术的疼痛主要产生于前腹壁,可通过采用多模式镇痛(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复合静脉应用阿片类药物)得以缓解.阿片类药物常以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方式静脉给药,但因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皮肤瘙痒、尿潴留、抑制呼吸和胃肠道功能),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应用已成为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1].区域阻滞(椎管内或外周神经阻滞)是术后镇痛常用的替代方法或辅助措施.而硬膜外阻滞镇痛可引起血管扩张、低血压、内脏灌注不足、运动阻滞致活动受限,甚至有文献报道硬膜外镇痛有时是恶化预后的原因[2].
作者:刘敬臣;秦朝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均采取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7±8.9)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9±1.2)d.治疗后脊柱Cobb's角、受伤椎体高度及VAS评分、M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5例发生继发性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3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组,D1组(观察组65例)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D2组(对照组65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完成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石取净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D1组明显优于D2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出血量较少,疾病恢复时间短,临床取石率高.
作者:庄耿纯;许锡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肝功能失代偿的肝癌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节段性栓塞化疗以及序贯消融综合介入模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治疗后6个月、1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对照组为53.33% (2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1年、3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生存率较高.
作者:冯玉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臂机下闭复位行PNF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C臂机下闭复位行PFNA内固定观察组和普通钉板内固定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比传统内固定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有所下降.Harris评分显示,优等级疗效的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高12.9% (P <0.05).结论 PFNA更加适合易伴发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
作者:谢沛军;曾志超;李鹏;刘海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官颈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35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38例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盆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胥琳璟;李琼珍;李玲;陈中文;欧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腹腔镜小肠间质瘤切除患者30例,分为FTS组15例,对照组15例.FTS组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肠肿瘤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P)、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应用于腹腔镜小肠间质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继宗;张弦;尹瑾;龚江波;吴相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