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吕小英

关键词: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进行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其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尽快康复.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相关指标、椎间活动度、术后影像学参数和VAS评分相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的效果相较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促肾上肾皮质激素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附52例报告)

    目的 提高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确诊的52例因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5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2例改开放手术,平均肿瘤直径2.2 em(2~4.5 em).病理检查示52例为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切除肾上腺腺瘤为主;术后平均随访11.4个月(6~27个月),52例患者均未见有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主要以切除腺瘤为主,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时间少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海鹏;莫林键;周立权;汪小明;黎承杨;杨占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进行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其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尽快康复.

    作者:吕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结果 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满意度提高.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确保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效果.

    作者:梁伟霞;苏丽凤;苏蕾;陈智敏;陈桂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PF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根据病情分别采用DHS、PFLCP、PFNA三种内固定术式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DHS、PFLCP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A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DHS、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以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内侧皮质不连续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逆粗隆间骨折.

    作者:叶尚松;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显微镜下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显微镜下行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15例(19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在显微镜下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术后局部反应及矫正效果.结果 1眼矫正不足,需二次手术,3眼过矫,经按摩对症处理后位置恢复正常,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至1年,19眼上睑缘位置均在瞳孔以上,平视时睑缘高6~8 mm,睑缘弧度自然,睫毛位置正常,无暴露性角膜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显微镜下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满意.

    作者:曾少杰;谢怀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消化道肿瘤,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及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72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宫颈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72例患者中有51例行宫颈锥切术,其中有28例CINⅢ术后病理分级与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2.50%,锥切术后有1例由CINⅡ升级为CINⅢ,总的升级率为3.92%;锥切术前、术后CINⅡ、CIN Ⅰ病理结果一致的分别有1例和5例,因此总符合率66.67%;锥切术后病理分级降级:CINⅢ级11例,CINⅡ级3例,CIN Ⅰ级1例,降级率为29.41%.本组有21例患者因患者个人因素、无生育要求或合并其他疾病等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病理分级相符合共11例CINⅢ级,1例CINⅡ级,1例CIN Ⅰ级,因此CINⅢ级的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57.89%和61.90%.两种术式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在CINⅢ级符合率、总符合率、总升级率和总降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其对术前病理结果的影响不大,两种术式都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合理选择.

    作者:黄立冬;吴玉英;黄伟容;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保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Ellik导致混合性膀裂1例报告

    目的 报道1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Ellik导致混合性膀胱破裂的病例,探讨其发病原因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Ellik导致混合性膀胱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发生混合性膀胱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小,Ellik显著增加了膀胱内压力导致膀胱破裂.经留置腹腔引流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抗感染等治疗后,未出现严重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尿毒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并非所有Ellik导致的混合性膀胱破裂均需要手术探查,使用Ellik前充分排空膀胱可避免该类膀胱破裂的发生,保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车晓娟;肖剑;张伟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基本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的209个乡镇卫生院抽取804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及对多种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数量不足,职称及学历层次较低,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是提高其诊疗水平的良好途径.

    作者:龙淑珍;那苓;薛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温热生理盐水在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温热生理盐水在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患者348例(348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4例(174眼).观察组术前给予38 ~40℃温热生理盐水200 mL冲洗结膜囊,对照组术前给予常温的0.25%聚维酮碘稀释液200 mL冲洗结膜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复查均无眼内炎发生;而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程度、眼部不适症状、术后1个月干眼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术前应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优点,而且物理除菌效果明确,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结梅;熊义斌;区关仪;张志辉;严丽花;钟月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牙槽突裂患者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牙槽突裂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取髂骨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6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口长度为(0.89 ±0.11)cm、出血量(48.45 ±2.13)mL、取骨量(12.25 ±2.19)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49 ±0.29)d、手术时间(0.99 ±0.11)h及术后拆线时间(6.98 ±0.12)d;对照组伤口长度为(1.03 ±0.21)em、出血量(50.23±3.14) mL、取骨量(14.33 ±2.13)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68 ±0.31)d、手术时间(1.12 ±0.12)h及术后拆线时间(7.24 ±0.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牙槽突裂,临床效果较好,切口小且出血量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利于患者尽早拆线出院,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丹瑜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 209例妇科、普外科及泌尿外科患者接受3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3D组),另选择200例接受2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D组手术时间短于2D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D组(P<0.05);泌尿外科手术住院日3D组短于2D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3D腹腔镜系统应用于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能获得更好的纵深感觉和定位能力,降低手术难度,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费未增加.

    作者:秦军;邹崇祺;吴雪峰;覃军;李化升;郑业辉;李致文;姚清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腹部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部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3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出现腹膜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腹膜炎发生率为3.37% (21/623),因腹膜炎死亡1例,其余20例均治愈出院.出现腹膜炎的患者年龄为(68.38±23.09)岁,术后住院天数为(5.97±1.24)d,与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为(23.67 ±6.71) g/L,淋巴细胞计数为(0.51±0.17)×109/L,与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术中胃肠内容物外漏、转开腹手术、术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胆漏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以上情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以及高龄等是导致术后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合并糖尿病、术中胃肠内容物外漏、转开腹手术、术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胆漏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等是导致术后腹膜炎的高危因素.

    作者:龙泽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对一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全麻下于腹股沟区外上方选择观察孔和两个操作孔,腹外斜肌腱膜深面分离、显露腹股沟管各结构,分离精索并高位离断,结扎疝囊,于精索后完成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后第2天出院,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 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可以作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美容、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等效果.

    作者:田小林;朱小宝;庞凌坤;王海鹏;朱袭嘉;将世宇;戴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5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震颤型14例,僵直型1例,均行MRI(和CT融合技术)定位,采取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进行治疗,震颤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Vim为靶点,僵直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GPI为靶点.结果 治疗后,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震颤状况均完全消除,肢体的灵活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僵直型帕金森病患者肢体肌张力明显下降,但对生活质量以及步态改善状况不明显,无并发症出现.在随访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服少量药物便能有效地控制症状,双侧病变患者未治疗侧肢体症状明显重于治疗侧肢体者,3例伴有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状况明显好转.结论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能显著地改善震颤以及肢体的灵活度,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减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于术后需要继续采取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加强身体锻炼与各种康复练习,才能延缓疾病进展,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国成;覃震宇;农大件;黄灵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3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31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Ⅰb型3例,Ⅰc型19例,Ⅰd型7例,Ⅱ型2例,均经髓内撬拨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微创置入PFNA,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手术时间45 ~ 80 min,平均55 min,出血量150 ~300 mL,平均180 mL,1例术后2月因阿尔茨海默病不能进食衰竭死亡,30例患者获6 ~18个月随访,骨折端8~12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7%(29/30).结论 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术中骨折端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和出血量少,固定坚强,术后随访骨折愈合率高,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复位的良好方法.

    作者:罗辉耀;吴昊;韦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骨科围术期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高,严重者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骨科围术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骨科围术患者,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尤为重要,可明显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三个方面.基本预防是根本,单纯药物预防或物理预防常常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基本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禁忌联合药物预防和(或)物理预防,在疗效和出血风险间寻找佳平衡点,争取佳疗效.

    作者:蒙芝健;罗任;张福维;劳世高;李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经典方案,但氯吡格雷存在起效慢、不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及抵抗现象等缺陷.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其直接作用于血小板P2Y12受体,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水平的IPA,并且与P2Y12受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停药后迅速恢复血小板聚集活性,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中仍然得到更高水平的IPA及临床获益.基于现有的证据,替格瑞洛在ACS患者临床应用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剑挺;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干预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对两组围术期和术后6个月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干预组在手术中仅1例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输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对照组出现电切综合征者5例,需要输血者6例,干预组在术后的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中出血量、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俞敏;曾庆春;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