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跗骨窦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跗骨窦人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应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后足-踝评分标准评估两组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采用迈斯林(Meislin)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OFAS评分为(91.54 ±7.67)分,关节背伸为(21.64°±1.32°)、跖屈为(42.53°±5.2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78.56-±6.89)分、(16.47°±1.59°)和(35.83°±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优良率为78.38% (2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4% (1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前方人路、跗骨窦人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可以改善踝关节功能,增加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术期参数情况;比较两组输卵管总再通率及妊娠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3±5.23) min、住院时间(4.82±1.24)d、术中出血量(24.23-4.09) mL、术后排气时间(18.56-4.32)h,与对照组(58.75-3.32) min、(4.38±1.37)d、(23.46 ±4.12)mL、(17.43±3.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输卵管总再通率(91.53%)明显较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异位妊娠3例(10.00%).观察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9例(63.33%),较对照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5例(50.00%)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与单独腹腔镜手术相比,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癌并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进行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观察组住院期间均进行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外,在出院后回访5次并进行饮食健康知识教育护理干预;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6个月回访对照组生存率为53.6%(15/28),观察组为85.7%(2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4,P=0.009);12个月回访对照组生存率为14.3%(4/28),观察组为42.9%(1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0,P=0.018).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延伸服务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
作者:罗江琳;张启芳;张治红;周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对一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全麻下于腹股沟区外上方选择观察孔和两个操作孔,腹外斜肌腱膜深面分离、显露腹股沟管各结构,分离精索并高位离断,结扎疝囊,于精索后完成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后第2天出院,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 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可以作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美容、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等效果.
作者:田小林;朱小宝;庞凌坤;王海鹏;朱袭嘉;将世宇;戴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相关指标、椎间活动度、术后影像学参数和VAS评分相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的效果相较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造影导管断裂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完成的917例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2例出现造影导管断裂,对该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17例患者接受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出现导管断裂2例,发生率为0.22%.2例均在行左椎动脉造影时出现造影导管头端断裂,1例完全断裂,取管未能成功,断管残留于左椎动脉;1例不完全断裂,及时发现并顺利撤出导管.经过扩管、抗凝等治疗,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发生造影导管断裂少见,其发生与患者血管条件、导管本身因素及术中操作等多因素相关,充分准备,处理得当,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作者:兰杰;魏风;杨松;胡北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受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86例,抽签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28±1.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92±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保证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蔡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排查时应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使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已婚妇女5 362人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终检查结果与正常状况不同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 362例受检者中,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者429例,主要为31 ~ 50岁的女性.429例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确诊为宫颈癌2例,原位癌30例.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提早进行治疗干预,可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
作者:余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消化道肿瘤,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136例,其中接受PTAS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68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脑卒中和死亡事件.结果 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现象,研究组再发脑卒中1例(1.47%),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再发脑卒中4例(5.88%),其中死亡1例.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例患者未给予NIHSS和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入组时、人组1周、入组2周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1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应用PTAS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迅速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预后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差,手术耐受性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易导致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在此基础上,加强压疮知识培训和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应用新型敷料、选择合理的手术体位等对策,可以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康炀;江锦芳;曹婵;侯丹丹;韦忠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及实习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需求.方法 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及所在实习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及实训课)的需求.结果 护理专业实习生与医院护士认为,相对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心电监护、呼吸困难、窒息、休克、昏迷、急性消化道出血及急性心衰的救护.实习生及护士均认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是重要的操作技能.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与实习医院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内容需求大部分相似,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薛丽平;龙淑珍;苏东红;檀倩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在县级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患者49例,其中开放手术24例(开放组),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25例中,1例因输尿管上段结石粘连明显分离困难转行开放手术;开放组24例均成功将结石取出;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正常工作恢复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疗效确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在县级医院应优先发展的外科微创技术,可替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谭力;苏海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28GANK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细胞性肝癌组织68例、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p28GANK基因、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p28GANK在肝细胞性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和6.7%,肝细胞性肝癌中p28GANK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细胞性肝癌组织Bax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细胞性肝癌组织p28GANK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与Bax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p28GANK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莫瑞祥;杨威;李西融;廖文胜;张慧明;陈泽峰;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温热生理盐水在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患者348例(348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4例(174眼).观察组术前给予38 ~40℃温热生理盐水200 mL冲洗结膜囊,对照组术前给予常温的0.25%聚维酮碘稀释液200 mL冲洗结膜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复查均无眼内炎发生;而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程度、眼部不适症状、术后1个月干眼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术前应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优点,而且物理除菌效果明确,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结梅;熊义斌;区关仪;张志辉;严丽花;钟月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39例)和微创组(38例).开颅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死亡率、近期(3个月)和远期(12个月)优良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54.01 ±4.63)mL,少于开颅组的(210.02 ±5.5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为30.77%(12/39),微创组为5.26%(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非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时,采用微创手术,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方式.
作者:刘天庆;郭东斌;邱平;祁小龙;蓝佛琳;周建军;官测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的209个乡镇卫生院抽取804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及对多种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数量不足,职称及学历层次较低,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是提高其诊疗水平的良好途径.
作者:龙淑珍;那苓;薛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体位在小儿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去枕侧卧位,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位.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误吸窒息、需要吸痰例数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11例(28.2%)、误吸窒息4例(10.3%)及需要吸痰5例(12.8%),观察组出现呕吐2例(5.12%),没有需要吸痰及误吸窒息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例SPO2< 90%,观察组SPO2均≥98%.两组SPO2比较,观察组SP02 (99.05±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59 ±4.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插管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采取去枕侧卧位,能有效减少吸痰次数,减少或避免误吸窒息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叶;黄少华;闭金玉;覃健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PF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根据病情分别采用DHS、PFLCP、PFNA三种内固定术式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DHS、PFLCP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A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DHS、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以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内侧皮质不连续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逆粗隆间骨折.
作者:叶尚松;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撕脱输尿管有、无外膜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肠段能否重建血运的差异性.方法 将33条杂交犬分A、B、C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5条,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组5条和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15条(再分术后4周组、6周组、8周组各5条),分别制作保留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和去除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再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层下,术后4、6、8周分别处死犬,取出移植输尿管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空白组输尿管黏膜肌层无变化,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输尿镜下原移植输尿管内膜层消失,见不到移行上皮细胞,输尿管肌层退化,变薄或消失,原外膜层出变成黄色钙化斑,内有大量炎性细胞侵润.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镜下移植输尿管内膜存在,移行细胞核良好,细胞层较正常减少,但仍有2~3层.输尿管肌层存在,变薄与外周肠壁肌层融合血运重建存活.结论 输尿管外膜是影响撕脱输尿管重建血运的重要因素,采取去除外膜后移植于肠系膜缘浆肌层肠段的方法,能够使其恢复血运而成活,证实该方法有可能是解决输尿管撕脱造成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毕革文;覃智标;张家宙;黄克强;黄瑞旭;雷华;黄崛倬;赵书晓;张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