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后随访指导监测排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实验组于术后1、3、6、12月进行电话随访,并指导患者进行监测排卵后同房;对照组仅在出院时指导监测排卵,术后6、12月进行妊娠结果随访.结果 实验组中术后妊娠94例,其中稽留流产3例,宫外孕2例,成功妊娠率49.44%;对照组术后妊娠67例,其中稽留流产2例,宫外孕2例,成功妊娠率为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阻塞术后随访指导监测排卵能增加妊娠成功率.
作者:刘志飞;唐金玲;朱金鸽;秦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长时程心脏不停跳保存方法和技术.方法 选用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6头,麻醉成功后,取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不切开心包.先在头臂干插灌注管,后切断上腔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用手协助排空左心室,用停跳液灌注心脏.摘取心脏后与灌注装置连接并用去白细胞和去血小板的稀释血液灌注心脏,使心脏恢复跳动(非工作心脏模型).结果 不停跳保存6例离体心脏8h全部成功,保存期间灌注压没有上升.结论 心脏空跳保存是可行的,保存的关键技术是减轻红细胞破坏、维持适宜的灌注压、左心室有效的减压和防止心脏水分丧失.
作者:银世杰;丁艺;吴军;罗玉忠;莫安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的弥漫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VDR基因型检测,术中观察患者骨造影剂弥散分布情况、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及渗漏等情况,然后分析伤椎骨造影剂弥漫分布情况与VDR基因型的关联性.结果 60例患者中检测到VDR基因BB型0例,Bb型28例,bb型32例.骨造影剂在椎体内弥散情况良好,60例共110个伤椎中85个椎体弥散超过椎体中线,其中Bb型患者占52个椎体、bb型患者占33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造影剂弥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但均无椎管内渗漏,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其中Bb型患者占7个椎体、bb型患者占2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造影剂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中的弥散度与VDR基因多态性有一定关联,Bb基因型患者造影剂弥漫更充分,但同时Bb基因型患者伤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比例也较高.
作者:覃海飚;许建文;唐福波;王晓琥;宋泉生;钟远鸣;饶远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进行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其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尽快康复.
作者:吕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择12例行眼眶减压术的Graves’眼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取眼眶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行苏丹Ⅲ染色、病理学检查,观察活动期及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眼眶脂肪组织中的多角形分枝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活动期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的多角形分枝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的眼眶脂肪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非活动期患者的眼眶脂肪组织中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眼眶脂肪组织增生比非活动期患者更活跃.
作者:叶园;何剑峰;李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经典方案,但氯吡格雷存在起效慢、不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及抵抗现象等缺陷.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其直接作用于血小板P2Y12受体,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水平的IPA,并且与P2Y12受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停药后迅速恢复血小板聚集活性,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中仍然得到更高水平的IPA及临床获益.基于现有的证据,替格瑞洛在ACS患者临床应用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剑挺;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地佐辛联合改良喉罩在无痛纤支镜检查过程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进行纤支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A组患者诱导:地佐辛0.1~0.15 mg/kg,丙泊酚1~2 mg/kg;B组患者诱导:芬太尼2.5 ~3 μg/kg,丙泊酚1~2 mg/kg.待患者完全麻醉,意识、睫毛反射均消失后分别插入改良喉罩.A、B两组患者均在完全麻醉状态下进行纤支镜检查,分别记录各组别在不同时段的生命体征及有关不良反应.结果 在检查期间,A组比B组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且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更少.结论 地佐辛联合改良喉罩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具有稳定、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燕媚;欧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差,手术耐受性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易导致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在此基础上,加强压疮知识培训和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应用新型敷料、选择合理的手术体位等对策,可以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康炀;江锦芳;曹婵;侯丹丹;韦忠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例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92.80±35.08) mL,手术时间(108.30±23.20)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20.60 ±5.50)枚;患者术后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胃肠蠕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0±1.16)d、(5.38 ±0.20)d、(2.05 ±0.50)d及(10.08±0.60)d;患者手术后无感染、胰漏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较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且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李相文;骆剑方;王华;李相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跗骨窦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跗骨窦人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应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后足-踝评分标准评估两组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采用迈斯林(Meislin)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OFAS评分为(91.54 ±7.67)分,关节背伸为(21.64°±1.32°)、跖屈为(42.53°±5.2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78.56-±6.89)分、(16.47°±1.59°)和(35.83°±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优良率为78.38% (2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4% (1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前方人路、跗骨窦人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可以改善踝关节功能,增加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28GANK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细胞性肝癌组织68例、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p28GANK基因、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p28GANK在肝细胞性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和6.7%,肝细胞性肝癌中p28GANK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细胞性肝癌组织Bax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细胞性肝癌组织p28GANK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与Bax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p28GANK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莫瑞祥;杨威;李西融;廖文胜;张慧明;陈泽峰;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根据前列腺增生体积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前列腺增生体积> 60 mL且≤80 mL,B组前列腺增生体积>80 mL且<120 mL,对A、B两组患者的术后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术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梗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梗阻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产生电切术综合征.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泌尿外科治疗大体积(> 80 mL且<12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佳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广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方法及对策,以解决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操作相对薄弱、理论脱离实践、操作不够主动等问题.方法 通过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特点,增强其自律性,强化培训方式,增加多样式教学方法,提高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 多样式多元化临床实践教学课可增强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结论 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考验,应结合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
作者:李鲲;冯旭;张谕羚;周华富;李世康;黄柳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及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72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宫颈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72例患者中有51例行宫颈锥切术,其中有28例CINⅢ术后病理分级与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2.50%,锥切术后有1例由CINⅡ升级为CINⅢ,总的升级率为3.92%;锥切术前、术后CINⅡ、CIN Ⅰ病理结果一致的分别有1例和5例,因此总符合率66.67%;锥切术后病理分级降级:CINⅢ级11例,CINⅡ级3例,CIN Ⅰ级1例,降级率为29.41%.本组有21例患者因患者个人因素、无生育要求或合并其他疾病等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病理分级相符合共11例CINⅢ级,1例CINⅡ级,1例CIN Ⅰ级,因此CINⅢ级的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57.89%和61.90%.两种术式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在CINⅢ级符合率、总符合率、总升级率和总降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其对术前病理结果的影响不大,两种术式都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合理选择.
作者:黄立冬;吴玉英;黄伟容;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及实习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需求.方法 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及所在实习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及实训课)的需求.结果 护理专业实习生与医院护士认为,相对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心电监护、呼吸困难、窒息、休克、昏迷、急性消化道出血及急性心衰的救护.实习生及护士均认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是重要的操作技能.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与实习医院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内容需求大部分相似,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薛丽平;龙淑珍;苏东红;檀倩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术期参数情况;比较两组输卵管总再通率及妊娠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3±5.23) min、住院时间(4.82±1.24)d、术中出血量(24.23-4.09) mL、术后排气时间(18.56-4.32)h,与对照组(58.75-3.32) min、(4.38±1.37)d、(23.46 ±4.12)mL、(17.43±3.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输卵管总再通率(91.53%)明显较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异位妊娠3例(10.00%).观察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9例(63.33%),较对照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5例(50.00%)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与单独腹腔镜手术相比,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31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Ⅰb型3例,Ⅰc型19例,Ⅰd型7例,Ⅱ型2例,均经髓内撬拨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微创置入PFNA,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手术时间45 ~ 80 min,平均55 min,出血量150 ~300 mL,平均180 mL,1例术后2月因阿尔茨海默病不能进食衰竭死亡,30例患者获6 ~18个月随访,骨折端8~12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7%(29/30).结论 髓内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术中骨折端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和出血量少,固定坚强,术后随访骨折愈合率高,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复位的良好方法.
作者:罗辉耀;吴昊;韦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的209个乡镇卫生院抽取804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及对多种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数量不足,职称及学历层次较低,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是提高其诊疗水平的良好途径.
作者:龙淑珍;那苓;薛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下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评估麻醉效果.结果 A组麻醉平面出现较B组明显快,阻滞平面范围较B组广,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牵拉反应及辅助用药B组较A组明显增多,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好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肌松好、牵拉反应轻等优点,辅助用药少,是在下腹部短小手术中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珍科;陈陈燕;尧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报道1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Ellik导致混合性膀胱破裂的病例,探讨其发病原因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Ellik导致混合性膀胱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发生混合性膀胱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小,Ellik显著增加了膀胱内压力导致膀胱破裂.经留置腹腔引流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抗感染等治疗后,未出现严重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尿毒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并非所有Ellik导致的混合性膀胱破裂均需要手术探查,使用Ellik前充分排空膀胱可避免该类膀胱破裂的发生,保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车晓娟;肖剑;张伟键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