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展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136例,其中接受PTAS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68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脑卒中和死亡事件.结果 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现象,研究组再发脑卒中1例(1.47%),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再发脑卒中4例(5.88%),其中死亡1例.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例患者未给予NIHSS和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入组时、人组1周、入组2周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1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应用PTAS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迅速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预后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进行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其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尽快康复.
作者:吕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及实习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需求.方法 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及所在实习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及实训课)的需求.结果 护理专业实习生与医院护士认为,相对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心电监护、呼吸困难、窒息、休克、昏迷、急性消化道出血及急性心衰的救护.实习生及护士均认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是重要的操作技能.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与实习医院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内容需求大部分相似,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薛丽平;龙淑珍;苏东红;檀倩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相关指标、椎间活动度、术后影像学参数和VAS评分相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系统下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的效果相较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对一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全麻下于腹股沟区外上方选择观察孔和两个操作孔,腹外斜肌腱膜深面分离、显露腹股沟管各结构,分离精索并高位离断,结扎疝囊,于精索后完成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后第2天出院,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 腔镜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可以作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美容、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等效果.
作者:田小林;朱小宝;庞凌坤;王海鹏;朱袭嘉;将世宇;戴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癌并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进行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观察组住院期间均进行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外,在出院后回访5次并进行饮食健康知识教育护理干预;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6个月回访对照组生存率为53.6%(15/28),观察组为85.7%(2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4,P=0.009);12个月回访对照组生存率为14.3%(4/28),观察组为42.9%(1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0,P=0.018).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延伸服务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
作者:罗江琳;张启芳;张治红;周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PF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根据病情分别采用DHS、PFLCP、PFNA三种内固定术式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DHS、PFLCP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A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DHS、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以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内侧皮质不连续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逆粗隆间骨折.
作者:叶尚松;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择12例行眼眶减压术的Graves’眼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取眼眶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行苏丹Ⅲ染色、病理学检查,观察活动期及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眼眶脂肪组织中的多角形分枝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活动期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的多角形分枝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的眼眶脂肪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非活动期患者的眼眶脂肪组织中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眼眶脂肪组织增生比非活动期患者更活跃.
作者:叶园;何剑峰;李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术期参数情况;比较两组输卵管总再通率及妊娠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3±5.23) min、住院时间(4.82±1.24)d、术中出血量(24.23-4.09) mL、术后排气时间(18.56-4.32)h,与对照组(58.75-3.32) min、(4.38±1.37)d、(23.46 ±4.12)mL、(17.43±3.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输卵管总再通率(91.53%)明显较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异位妊娠3例(10.00%).观察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9例(63.33%),较对照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5例(50.00%)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与单独腹腔镜手术相比,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将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3% (59/60)、83.33% (50/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 (2/60)、21.67% (1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作者:梁朵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的弥漫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VDR基因型检测,术中观察患者骨造影剂弥散分布情况、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及渗漏等情况,然后分析伤椎骨造影剂弥漫分布情况与VDR基因型的关联性.结果 60例患者中检测到VDR基因BB型0例,Bb型28例,bb型32例.骨造影剂在椎体内弥散情况良好,60例共110个伤椎中85个椎体弥散超过椎体中线,其中Bb型患者占52个椎体、bb型患者占33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造影剂弥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但均无椎管内渗漏,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其中Bb型患者占7个椎体、bb型患者占2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造影剂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中的弥散度与VDR基因多态性有一定关联,Bb基因型患者造影剂弥漫更充分,但同时Bb基因型患者伤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比例也较高.
作者:覃海飚;许建文;唐福波;王晓琥;宋泉生;钟远鸣;饶远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造影导管断裂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完成的917例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2例出现造影导管断裂,对该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17例患者接受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出现导管断裂2例,发生率为0.22%.2例均在行左椎动脉造影时出现造影导管头端断裂,1例完全断裂,取管未能成功,断管残留于左椎动脉;1例不完全断裂,及时发现并顺利撤出导管.经过扩管、抗凝等治疗,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中发生造影导管断裂少见,其发生与患者血管条件、导管本身因素及术中操作等多因素相关,充分准备,处理得当,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作者:兰杰;魏风;杨松;胡北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经典方案,但氯吡格雷存在起效慢、不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及抵抗现象等缺陷.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其直接作用于血小板P2Y12受体,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水平的IPA,并且与P2Y12受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停药后迅速恢复血小板聚集活性,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中仍然得到更高水平的IPA及临床获益.基于现有的证据,替格瑞洛在ACS患者临床应用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剑挺;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牙槽突裂患者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牙槽突裂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取髂骨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6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口长度为(0.89 ±0.11)cm、出血量(48.45 ±2.13)mL、取骨量(12.25 ±2.19)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49 ±0.29)d、手术时间(0.99 ±0.11)h及术后拆线时间(6.98 ±0.12)d;对照组伤口长度为(1.03 ±0.21)em、出血量(50.23±3.14) mL、取骨量(14.33 ±2.13)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68 ±0.31)d、手术时间(1.12 ±0.12)h及术后拆线时间(7.24 ±0.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牙槽突裂,临床效果较好,切口小且出血量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利于患者尽早拆线出院,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丹瑜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在县级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患者49例,其中开放手术24例(开放组),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25例中,1例因输尿管上段结石粘连明显分离困难转行开放手术;开放组24例均成功将结石取出;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正常工作恢复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疗效确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在县级医院应优先发展的外科微创技术,可替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谭力;苏海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2 200例,其中96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本文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96例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不能耐受疼痛者12例(0.55%),术后头痛9例(0.41%),放射性牙痛4例(0.18%),出血5例(0.23%),迷走神经反射10例(0.45%),支气管痉挛5例(0.23%),20例(0.91%)出现咳嗽,75例(3.41%)术中出现高血压(≥140/90 mmHg),2例(0.09%)出现峡部皮肤坏死,术后1周峡部局部红肿,术中即刻出现声音低钝2例(0.09%).在治疗初期12例(0.55%)出现轻、中度喉返神经损伤,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无血管、气管及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可能会发生疼痛、出血、支气管痉挛、咳嗽、迷走神经反射、喉返神经甚至气管、食管损伤等并发症,仔细操作并随着经验累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采用“低浓度低容量”麻醉法及“液体隔离带”辅助法可有效避免颈部重要结构受到热损伤.
作者:杨强;曲明;尹惠生;沈英俊;齐秀艳;崔蓬;史彦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体位在小儿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去枕侧卧位,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位.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误吸窒息、需要吸痰例数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11例(28.2%)、误吸窒息4例(10.3%)及需要吸痰5例(12.8%),观察组出现呕吐2例(5.12%),没有需要吸痰及误吸窒息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例SPO2< 90%,观察组SPO2均≥98%.两组SPO2比较,观察组SP02 (99.05±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59 ±4.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插管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采取去枕侧卧位,能有效减少吸痰次数,减少或避免误吸窒息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叶;黄少华;闭金玉;覃健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确诊的52例因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5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2例改开放手术,平均肿瘤直径2.2 em(2~4.5 em).病理检查示52例为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切除肾上腺腺瘤为主;术后平均随访11.4个月(6~27个月),52例患者均未见有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主要以切除腺瘤为主,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时间少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海鹏;莫林键;周立权;汪小明;黎承杨;杨占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 209例妇科、普外科及泌尿外科患者接受3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3D组),另选择200例接受2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D组手术时间短于2D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D组(P<0.05);泌尿外科手术住院日3D组短于2D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3D腹腔镜系统应用于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能获得更好的纵深感觉和定位能力,降低手术难度,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费未增加.
作者:秦军;邹崇祺;吴雪峰;覃军;李化升;郑业辉;李致文;姚清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干预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对两组围术期和术后6个月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干预组在手术中仅1例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输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对照组出现电切综合征者5例,需要输血者6例,干预组在术后的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中出血量、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俞敏;曾庆春;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