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曾莉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分析肝癌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0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3D-CRT,肿瘤剂量28~63 Gy(中位50.6 Gy),分割剂量2~8 Gy(中位4.0 Gy),每周3~5次,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 3D-CRT总有效率(CR+ PR)为40.7% (44/10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4.5%、7.8%,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3D-CRT对PLC合并PV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CE及放疗近期疗效是影响PLC合并PVTT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陆辉荣;黄尚校;梁世雄;陈龙;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热磁疗法联合药物综合治疗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80岁以上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前、术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将术后5d拔出尿管后再次尿潴留者随机分Ⅰ、Ⅱ组,各18例,Ⅰ组热磁疗法联合冰盐水间断冲洗膀胱,服用溴吡斯的明、甲钴胺、维生素B1综合治疗;Ⅱ组单纯热磁疗法,1周后均拔出尿管,评估疗效.结果 36例术前均为逼尿肌收缩无力,术后12 d有30例均能自主排尿(Ⅰ组17例,Ⅱ组13例),Ⅰ组较Ⅱ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50±10)mL vs(120±40) mL],大尿流率增加[(16±10)ml/s vs(10 ±6)ml/s],大逼尿肌压显著改善[(80±60)cmH2O vs (50±45) cmH2O],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0.01、0.01),排尿时间、每次排尿量、夜尿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Ⅰ组1例,Ⅱ组5例)仍排尿不出者行造瘘术或留置尿管.结论 逼尿肌收缩无力是高龄BPH并AUR患者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热磁疗法联合药物、冰盐水刺激膀胱收缩对改善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廖土明;谢克基;王宇雄;关刚强;王鹏;何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1例反复腹痛的34岁男性患者,经胃镜、超声胃镜及外科手术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无腹痛症状,术后2周出院.结论 胃镜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可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泽文;卢东红;欧锦溪;韦捷;姜海行;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例,遵循“重视术前,做好术中,兼顾术后”护理理念,观察围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 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2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18±80) min;出血量(615±215)mL,平均住院时间(9.4±3.3)d.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探视及术后回访,术中护理完善,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胆漏,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术后出现隔下积液,术后出血1例,出血量约500 mL,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个月,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能够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是手术成功及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杨青;付园;王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梁慕华;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疗法在SChatZKeYⅤ.Ⅴ1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优30例,良7例;对照组优20例,良11例,实验组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77.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可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钟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救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一环,尤其在群体性创伤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置危及生命的危重病患时,气管插管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环,也是每一个医学生,尤其是急诊医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可视化插管设备应用在急诊医学气管插管技术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教学方法比较,总结可视化插管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体会,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苌海华;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乳糜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乳糜尿患者行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术中将肾血管周围淋巴管、输尿管周围淋巴管、肾周淋巴管结扎、离断,彻底游离于患侧肾脏.结果 手术均一期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0~ 140 min,平均96 min,术中、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当日乳糜尿消失,术后住院4~7d,平均5d,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1例复发,无肾下垂、腹膜后淋巴囊肿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开放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智标;雷华;黄瑞旭;毕革文;赵书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8例OVCF患者在PVP治疗过程中给予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疼痛加重,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3/48);无骨水泥渗漏、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出院后经随访3~6个月,均无腰背痛,恢复日常生活和活动.结论 在PVP治疗OVCF过程中做好规范、系统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覃卫;文维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人工叩背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患儿舒适率以及家长满意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并发症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带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疗效.方法 将甲状腺腺瘤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过程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术后切口瘢痕隆起不明显,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度的要求,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锐;李荣江;高峰;邱振雄;黄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术前估算前列腺体积大于15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前列腺体积153~263 mL,平均(176±22)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并统计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输血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6~ 126 min,平均(97±13) min,切除腺体87~ 168 g,平均(118±15)g;术后血红蛋白、Na+、BE均降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K+、Cl-、血pH值、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输血病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后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高低、是否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和CD19+细胞水平和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IgA/VCA抗体高滴度和低滴度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机体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进行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梁新强;刘海洲;唐亚梅;黄怡;苏程琳;崔英;张力图;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为研究对象,另设50例经常规鼻窦内窥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采用高频电刀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仅1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成功率为96%,术后6例复发,4例发生转移,2例恶变.研究组在手术成功率、复发、转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刀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切割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获得清晰的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志刚;何本超;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机制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心源性栓塞患者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2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组患者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4例,混杂信号8例;T2表现为混杂信号12例,均匀等信号10例.心源性栓塞组中,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5例,混杂信号1例,T2表现为均匀高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2例.两组患者在T1上信号表现无明显差异,在T2上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表现为T2均匀高信号(P =0.001);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多表现为混杂信号(P=0.024).结论 磁共振对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心源性栓塞以T2均匀高信号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以混杂信号为主.
作者:高文;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方法 将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在术后10 h给实验组患者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一次,对照组患者术后让其自行排气,记录各组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19.61±0.15)h,早于对照组的(23.58±0.2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15,P<0.01).结论 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能有效地缩短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玉英;罗宇迪;肖霞;王兴红;蒙运英;宁坚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的佳卧床时间.方法 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A组及观察B组均在术后采取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的加压包扎,卧床时间分别为2h、4h,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局部沙袋压迫,制动时间为8h,比较3组的不同卧床时间的效果.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的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术后4h、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术后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后2h卧床休息是减轻患者不适的有效方法,但过长的卧床时间反而对患者不利.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与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更易接受;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两种内固定术的适应证,从而使患者得到大的受益,促进预后恢复.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主要是采取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者选择生物组织制成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可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机体管道较多,手术创伤较大,病情变化快,极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综述如下.
作者:林宏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