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土明;谢克基;王宇雄;关刚强;王鹏;何燊
锐器伤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是导致医院工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锐器伤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给受伤者身体、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及危害.重视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工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对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将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危险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救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一环,尤其在群体性创伤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置危及生命的危重病患时,气管插管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环,也是每一个医学生,尤其是急诊医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可视化插管设备应用在急诊医学气管插管技术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教学方法比较,总结可视化插管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体会,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苌海华;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机制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心源性栓塞患者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2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组患者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4例,混杂信号8例;T2表现为混杂信号12例,均匀等信号10例.心源性栓塞组中,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5例,混杂信号1例,T2表现为均匀高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2例.两组患者在T1上信号表现无明显差异,在T2上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表现为T2均匀高信号(P =0.001);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多表现为混杂信号(P=0.024).结论 磁共振对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心源性栓塞以T2均匀高信号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以混杂信号为主.
作者:高文;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疗效.方法 将甲状腺腺瘤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过程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术后切口瘢痕隆起不明显,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度的要求,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锐;李荣江;高峰;邱振雄;黄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分析肝癌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0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3D-CRT,肿瘤剂量28~63 Gy(中位50.6 Gy),分割剂量2~8 Gy(中位4.0 Gy),每周3~5次,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 3D-CRT总有效率(CR+ PR)为40.7% (44/10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4.5%、7.8%,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3D-CRT对PLC合并PV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CE及放疗近期疗效是影响PLC合并PVTT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陆辉荣;黄尚校;梁世雄;陈龙;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1例反复腹痛的34岁男性患者,经胃镜、超声胃镜及外科手术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无腹痛症状,术后2周出院.结论 胃镜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可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泽文;卢东红;欧锦溪;韦捷;姜海行;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直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出血少,切口直径短,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国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与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更易接受;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两种内固定术的适应证,从而使患者得到大的受益,促进预后恢复.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路径.方法 对2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准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准备及术中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结果 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腰椎间盘等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术后效果立显,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恢复较快,患者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流畅有序及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筱丽;梁少华;陈远明;张应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58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接受综合性护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分别为(39.24 ±5.56)、(37.31±5.11)、(32.45±7.52),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分数明显更低,两组各方面自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69.0%).结论 综合性护理适合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玲;范卫春;谭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目前仍存有争议.已知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定向趋化的能力,其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MSCs可能会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其原因可能涉及免疫抑制、血管形成、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变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其他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控制其生物学行为的方法及其在临床药物开发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程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的VAS评分,测量伤椎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s角.结果 31例术后获得12~ 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7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95±27)mL,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6±1.2)分、(2.0±1.1)分、(0.7±0.6)分;伤椎压缩率分别为(46.2±9.6)%、(8.6±4.4)%、(9.5±3.0)%;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25.2±5.6)°、(7.8±3.1)°、(8.2±2.8)°.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固定,并能维持矫正效果.
作者:胡辉林;刘雄文;谭斌;刘刚;黎永生;黎庆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1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单纯臭氧膝关节腔冲洗,B组采用单纯医用几丁糖膝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C组)行臭氧膝关节腔冲洗手术并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观察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 经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后的患者,较其他两组疼痛(VAS)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近期疗效中有叠加作用,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增加.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超声测量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准确性及导尿治疗尿潴留的有效性.方法 40例尿潴留患者就诊时常规行泌尿系超声评估膀胱内尿量并行急诊导尿统计尿量,比较同一患者计算尿量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测量的尿量与实际导尿尿量基本一致,40例患者导尿成功.结论 超声测量尿量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辅助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很有帮助,导尿是治疗尿潴留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规律的差异.方法 将84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20例,成人组48例,老年组16例,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双侧术腔进行评分,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分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术后第1周,三组患者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青少年组的黏膜评分高于成年组、老年组(P<0.05);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三组的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P>0.05).术后1年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完成上皮化分别为10例(50.0%)、36例(75.0%)、14例(8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 <0.05),青少年组完成上皮化比例低于成年组及老年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转归有明显差异;术后1年青少年患者完成上皮化比例较成年、老年患者低.
作者:韦一;曾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为研究对象,另设50例经常规鼻窦内窥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采用高频电刀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仅1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成功率为96%,术后6例复发,4例发生转移,2例恶变.研究组在手术成功率、复发、转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刀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切割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获得清晰的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志刚;何本超;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是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和因反复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道.胰岛素瘤的特点是90%单发、90%良性、90%直径<2 cm、90%位于胰腺内[1],其在胰头、胰体和尾部的分布大致相等.
作者: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较大子宫肌间肌瘤在腹腔镜下用“T”字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91例较大子宫肌瘤(直径>8 cm)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结论 较大子宫肌瘤于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是安全有效的,是快速剔出肌瘤的新型手术技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南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通过抽取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 (25/27),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复发率3.70%(1/27)低于对照组的14.81%(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效果满意,复发率很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