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陈新宇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臭氧, 医用几丁糖
摘要:目的 观察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1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单纯臭氧膝关节腔冲洗,B组采用单纯医用几丁糖膝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C组)行臭氧膝关节腔冲洗手术并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观察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 经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后的患者,较其他两组疼痛(VAS)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近期疗效中有叠加作用,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增加.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放射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分析肝癌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0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3D-CRT,肿瘤剂量28~63 Gy(中位50.6 Gy),分割剂量2~8 Gy(中位4.0 Gy),每周3~5次,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 3D-CRT总有效率(CR+ PR)为40.7% (44/10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4.5%、7.8%,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3D-CRT对PLC合并PV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CE及放疗近期疗效是影响PLC合并PVTT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陆辉荣;黄尚校;梁世雄;陈龙;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规律的差异.方法 将84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20例,成人组48例,老年组16例,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双侧术腔进行评分,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分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术后第1周,三组患者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青少年组的黏膜评分高于成年组、老年组(P<0.05);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三组的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P>0.05).术后1年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完成上皮化分别为10例(50.0%)、36例(75.0%)、14例(8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 <0.05),青少年组完成上皮化比例低于成年组及老年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转归有明显差异;术后1年青少年患者完成上皮化比例较成年、老年患者低.

    作者:韦一;曾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后腹膜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乳糜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乳糜尿患者行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术中将肾血管周围淋巴管、输尿管周围淋巴管、肾周淋巴管结扎、离断,彻底游离于患侧肾脏.结果 手术均一期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0~ 140 min,平均96 min,术中、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当日乳糜尿消失,术后住院4~7d,平均5d,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1例复发,无肾下垂、腹膜后淋巴囊肿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开放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智标;雷华;黄瑞旭;毕革文;赵书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严重腘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严重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12例严重腘动脉损伤患者,将所取静脉远、近端翻转放置至腘窝,并将静脉断端剪成斜面后用7~8个0#无损伤缝线严密吻合血管,并用温盐水湿敷术区,彻底清创后适当用周围存活组织覆盖移植血管即可分层关闭术口,关节稳定结构均应择日行Ⅱ期手术解决.结果 12例中有11例成功恢复下肢血液再通,占91.67%(11/12),术后检查即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3例,0.5h后触到足背动脉搏动4例,24h后触到较弱足背动脉搏动2例,一直未触到明显足背动脉搏动、但术后足趾甲床毛细血管充盈良好2例,经随访观察至今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远期血栓.1例失败,占8.33% (1/12).结论 腘动脉严重损伤的患者(血管切除超过3 cm)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顺云;罗勇;冀中鹏;高海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超声测量及导尿治疗体会

    目的 评估超声测量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准确性及导尿治疗尿潴留的有效性.方法 40例尿潴留患者就诊时常规行泌尿系超声评估膀胱内尿量并行急诊导尿统计尿量,比较同一患者计算尿量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测量的尿量与实际导尿尿量基本一致,40例患者导尿成功.结论 超声测量尿量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辅助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很有帮助,导尿是治疗尿潴留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的救治方法.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础状态、通气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急救方法,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和心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新;谢常林;何正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人工叩背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患儿舒适率以及家长满意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并发症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带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通过抽取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 (25/27),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复发率3.70%(1/27)低于对照组的14.81%(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效果满意,复发率很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术式和切口与入路选择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在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早的术式有甲状腺探查术、结节摘除术、腺叶部分切除术,逐渐被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式替代.术式选择个体化,根据国内指南及医生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权衡复发及并发症风险,既要避免过度治疗又要防止治疗不达,让病人获益大化,术式、手术切口和入路选择遵循“功能保护、微创美容”理念.本文就甲状腺手术术式及手术切口与入路选择作一综述.

    作者:伍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后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高低、是否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和CD19+细胞水平和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IgA/VCA抗体高滴度和低滴度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机体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进行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梁新强;刘海洲;唐亚梅;黄怡;苏程琳;崔英;张力图;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予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40例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与桡神经优良率分别为97.5%(39/40)、95.0%(38/40),高于常规组的77.5%(31/40)、80.0%(32/40).结论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毕国庆;张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术后1年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3个月溃疡复发,需抗溃疡药物治疗.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关节镜下处理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疗效分析,对该术式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36例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病人进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内粘连带、瘢痕、挛缩关节囊松解,粘连股四头肌与股骨剥离,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 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42.14°,术中即时屈膝平均提高到116.22°,术后6周随访平均提高到136.45°,术后3个月随访平均提高到142.36°,2例并发关节内血肿.结论 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关节僵直病人能达到较好疗效,创伤小,功能恢复快.

    作者:李林;黄克;梁红锁;梁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对胰岛素瘤的治疗价值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是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和因反复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道.胰岛素瘤的特点是90%单发、90%良性、90%直径<2 cm、90%位于胰腺内[1],其在胰头、胰体和尾部的分布大致相等.

    作者: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乙酰氨基酚栓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50 mg/kg,1次/6h)联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对照组90例仅给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观察术后6h、12 h、18h、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累计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比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6h、12 h、18 h、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燕芳;余小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局麻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

    目的 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路径.方法 对2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准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准备及术中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结果 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腰椎间盘等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术后效果立显,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恢复较快,患者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流畅有序及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筱丽;梁少华;陈远明;张应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脊柱转移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梁慕华;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紧急穿刺引流术在抢救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急诊手术疗法.方法 选取采用紧急穿刺引流术抢救31例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意识好转率和瞳孔散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S良好率为70.97% (22/31),而对照组GCS良好率为40% (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9.67% (3/31),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 (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紧急穿刺引流术在抢救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方法及时、简便、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慧华;陈万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8例OVCF患者在PVP治疗过程中给予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疼痛加重,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3/48);无骨水泥渗漏、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出院后经随访3~6个月,均无腰背痛,恢复日常生活和活动.结论 在PVP治疗OVCF过程中做好规范、系统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覃卫;文维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