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芳;余小祥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术前估算前列腺体积大于15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前列腺体积153~263 mL,平均(176±22)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并统计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输血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6~ 126 min,平均(97±13) min,切除腺体87~ 168 g,平均(118±15)g;术后血红蛋白、Na+、BE均降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K+、Cl-、血pH值、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输血病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规律的差异.方法 将84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20例,成人组48例,老年组16例,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双侧术腔进行评分,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分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术后第1周,三组患者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青少年组的黏膜评分高于成年组、老年组(P<0.05);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三组的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P>0.05).术后1年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完成上皮化分别为10例(50.0%)、36例(75.0%)、14例(8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 <0.05),青少年组完成上皮化比例低于成年组及老年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转归有明显差异;术后1年青少年患者完成上皮化比例较成年、老年患者低.
作者:韦一;曾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梁慕华;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较大子宫肌间肌瘤在腹腔镜下用“T”字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91例较大子宫肌瘤(直径>8 cm)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结论 较大子宫肌瘤于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是安全有效的,是快速剔出肌瘤的新型手术技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南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术中胆道取石、胆管狭窄整形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取石及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及结石取出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鲁号锋;冯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例,遵循“重视术前,做好术中,兼顾术后”护理理念,观察围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 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2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18±80) min;出血量(615±215)mL,平均住院时间(9.4±3.3)d.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探视及术后回访,术中护理完善,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胆漏,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术后出现隔下积液,术后出血1例,出血量约500 mL,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个月,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能够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是手术成功及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杨青;付园;王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主要是采取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者选择生物组织制成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可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机体管道较多,手术创伤较大,病情变化快,极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综述如下.
作者:林宏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的VAS评分,测量伤椎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s角.结果 31例术后获得12~ 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7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95±27)mL,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6±1.2)分、(2.0±1.1)分、(0.7±0.6)分;伤椎压缩率分别为(46.2±9.6)%、(8.6±4.4)%、(9.5±3.0)%;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25.2±5.6)°、(7.8±3.1)°、(8.2±2.8)°.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固定,并能维持矫正效果.
作者:胡辉林;刘雄文;谭斌;刘刚;黎永生;黎庆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术后1年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3个月溃疡复发,需抗溃疡药物治疗.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机制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心源性栓塞患者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2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组患者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4例,混杂信号8例;T2表现为混杂信号12例,均匀等信号10例.心源性栓塞组中,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5例,混杂信号1例,T2表现为均匀高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2例.两组患者在T1上信号表现无明显差异,在T2上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表现为T2均匀高信号(P =0.001);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多表现为混杂信号(P=0.024).结论 磁共振对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心源性栓塞以T2均匀高信号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以混杂信号为主.
作者:高文;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并配合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对8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的研究组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手术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因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在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作者:元丽;陆毅;凌娟;欧梅芳;何明明;莫诗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直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出血少,切口直径短,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国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锐器伤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是导致医院工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锐器伤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给受伤者身体、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及危害.重视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工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对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将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危险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在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早的术式有甲状腺探查术、结节摘除术、腺叶部分切除术,逐渐被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式替代.术式选择个体化,根据国内指南及医生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权衡复发及并发症风险,既要避免过度治疗又要防止治疗不达,让病人获益大化,术式、手术切口和入路选择遵循“功能保护、微创美容”理念.本文就甲状腺手术术式及手术切口与入路选择作一综述.
作者:伍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予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40例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与桡神经优良率分别为97.5%(39/40)、95.0%(38/40),高于常规组的77.5%(31/40)、80.0%(32/40).结论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毕国庆;张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的佳卧床时间.方法 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A组及观察B组均在术后采取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的加压包扎,卧床时间分别为2h、4h,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局部沙袋压迫,制动时间为8h,比较3组的不同卧床时间的效果.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的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术后4h、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术后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后2h卧床休息是减轻患者不适的有效方法,但过长的卧床时间反而对患者不利.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的救治方法.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础状态、通气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急救方法,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和心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新;谢常林;何正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乳糜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乳糜尿患者行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术中将肾血管周围淋巴管、输尿管周围淋巴管、肾周淋巴管结扎、离断,彻底游离于患侧肾脏.结果 手术均一期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0~ 140 min,平均96 min,术中、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当日乳糜尿消失,术后住院4~7d,平均5d,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1例复发,无肾下垂、腹膜后淋巴囊肿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开放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智标;雷华;黄瑞旭;毕革文;赵书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50 mg/kg,1次/6h)联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对照组90例仅给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观察术后6h、12 h、18h、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累计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比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6h、12 h、18 h、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燕芳;余小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58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接受综合性护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分别为(39.24 ±5.56)、(37.31±5.11)、(32.45±7.52),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分数明显更低,两组各方面自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69.0%).结论 综合性护理适合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玲;范卫春;谭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