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山羽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规律的差异.方法 将84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20例,成人组48例,老年组16例,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双侧术腔进行评分,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分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术后第1周,三组患者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青少年组的黏膜评分高于成年组、老年组(P<0.05);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三组的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P>0.05).术后1年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完成上皮化分别为10例(50.0%)、36例(75.0%)、14例(8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 <0.05),青少年组完成上皮化比例低于成年组及老年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转归有明显差异;术后1年青少年患者完成上皮化比例较成年、老年患者低.
作者:韦一;曾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术中胆道取石、胆管狭窄整形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取石及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及结石取出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鲁号锋;冯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热磁疗法联合药物综合治疗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80岁以上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前、术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将术后5d拔出尿管后再次尿潴留者随机分Ⅰ、Ⅱ组,各18例,Ⅰ组热磁疗法联合冰盐水间断冲洗膀胱,服用溴吡斯的明、甲钴胺、维生素B1综合治疗;Ⅱ组单纯热磁疗法,1周后均拔出尿管,评估疗效.结果 36例术前均为逼尿肌收缩无力,术后12 d有30例均能自主排尿(Ⅰ组17例,Ⅱ组13例),Ⅰ组较Ⅱ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50±10)mL vs(120±40) mL],大尿流率增加[(16±10)ml/s vs(10 ±6)ml/s],大逼尿肌压显著改善[(80±60)cmH2O vs (50±45) cmH2O],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0.01、0.01),排尿时间、每次排尿量、夜尿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Ⅰ组1例,Ⅱ组5例)仍排尿不出者行造瘘术或留置尿管.结论 逼尿肌收缩无力是高龄BPH并AUR患者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热磁疗法联合药物、冰盐水刺激膀胱收缩对改善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廖土明;谢克基;王宇雄;关刚强;王鹏;何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1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单纯臭氧膝关节腔冲洗,B组采用单纯医用几丁糖膝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C组)行臭氧膝关节腔冲洗手术并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观察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 经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后的患者,较其他两组疼痛(VAS)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近期疗效中有叠加作用,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增加.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的佳卧床时间.方法 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A组及观察B组均在术后采取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的加压包扎,卧床时间分别为2h、4h,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局部沙袋压迫,制动时间为8h,比较3组的不同卧床时间的效果.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的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术后4h、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术后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后2h卧床休息是减轻患者不适的有效方法,但过长的卧床时间反而对患者不利.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术前估算前列腺体积大于15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前列腺体积153~263 mL,平均(176±22)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并统计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输血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6~ 126 min,平均(97±13) min,切除腺体87~ 168 g,平均(118±15)g;术后血红蛋白、Na+、BE均降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K+、Cl-、血pH值、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输血病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人工叩背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患儿舒适率以及家长满意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并发症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带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为研究对象,另设50例经常规鼻窦内窥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采用高频电刀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仅1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成功率为96%,术后6例复发,4例发生转移,2例恶变.研究组在手术成功率、复发、转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刀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切割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获得清晰的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志刚;何本超;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关节镜下处理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疗效分析,对该术式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36例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病人进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内粘连带、瘢痕、挛缩关节囊松解,粘连股四头肌与股骨剥离,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 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42.14°,术中即时屈膝平均提高到116.22°,术后6周随访平均提高到136.45°,术后3个月随访平均提高到142.36°,2例并发关节内血肿.结论 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关节僵直病人能达到较好疗效,创伤小,功能恢复快.
作者:李林;黄克;梁红锁;梁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梁慕华;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直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出血少,切口直径短,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国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路径.方法 对2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准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准备及术中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结果 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腰椎间盘等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术后效果立显,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恢复较快,患者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流畅有序及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筱丽;梁少华;陈远明;张应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定位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钼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钼靶X线乳腺病灶定位,59例成功,成功率98.33%;60例病理标本活检,乳腺癌中管内癌12例,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1例,小叶原位癌17例,小叶原位癌伴早期浸润9例,单纯癌11例;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结节肿块影29例,恶性钙化灶17例,星芒征5例,血管增多增粗6例,导管破坏甚至中断1例,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紊乱2例.结论 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树芳;冉慕光;刘林;王承光;罗慰娣;李炳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术后1年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3个月溃疡复发,需抗溃疡药物治疗.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的救治方法.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础状态、通气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急救方法,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和心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新;谢常林;何正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较大子宫肌间肌瘤在腹腔镜下用“T”字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91例较大子宫肌瘤(直径>8 cm)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结论 较大子宫肌瘤于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是安全有效的,是快速剔出肌瘤的新型手术技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南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分析肝癌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0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3D-CRT,肿瘤剂量28~63 Gy(中位50.6 Gy),分割剂量2~8 Gy(中位4.0 Gy),每周3~5次,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 3D-CRT总有效率(CR+ PR)为40.7% (44/10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4.5%、7.8%,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3D-CRT对PLC合并PV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CE及放疗近期疗效是影响PLC合并PVTT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陆辉荣;黄尚校;梁世雄;陈龙;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后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高低、是否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和CD19+细胞水平和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IgA/VCA抗体高滴度和低滴度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机体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进行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梁新强;刘海洲;唐亚梅;黄怡;苏程琳;崔英;张力图;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主要是采取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者选择生物组织制成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可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机体管道较多,手术创伤较大,病情变化快,极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综述如下.
作者:林宏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