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刘锡忠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激光造孔
摘要:目的 分析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分别采用鼓膜置管术和激光造孔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半年的言语频率纯音听阈值、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的93.2% (6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 (58/7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听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8% (5/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13/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激光造孔术相比,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对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相匹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血管扩张程度、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颅内支架植入术后脑血管狭窄均得到明显的扩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周、2周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显著扩张脑血管狭窄,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莉娅;秦文军;李通;王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心律失常人群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对比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讨论两种方法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和牛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心律失常患者400例,比较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3.42%,较常规心电图(30.26%)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

    作者:李星;洪文皓;蔡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方法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360度眼内光凝联合重水硅油交换治疗,其中4例因合并有白内障联合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3个月,13例视网膜完全复位(86.7%);视网膜在术后3周至3个月因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导致视网膜裂孔开放而发生再脱离2例(13.3%);完全复位者有12例取出硅油,其中有2例复发;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好转12例,不变2例,仅有1例下降,术后盲目率(26.7%)与术前(8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x2=8.571,P<0.05).术中未行白内障摘除的11例中术后发生白内障6例,一过性高眼压5例,视网膜出血1例.结论 应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大于180度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得到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脱盲率.

    作者:吕明良;李敏;赵昕;钟海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使用超声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方法,判断甲状腺疾病性质;之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组织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评估良恶性,选择合适术式,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术中组织病检,良性36例占60.0%,恶性24例占40.0%;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学检查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8.9%、检测正确率为90.0%,均优于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0.8%、特异度72.2%、正确率71.7%,两者比较,均P<0.05.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高达87.5%.结论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诊断正确率较高,有助于指导术式选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卢芳;曹承志;施维;游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制带线硬膜外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单侧腹股沟疝43例,双侧腹股沟疝9例.结果 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43例.双侧9例,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2 min,无并发症.随访3~6个月,平均5.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自制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创伤小,不破坏腹股沟管后壁的完整结构,不损伤精索蔓状静脉丛,还能发现对侧隐匿性疝,避免二次手术,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斌;李祥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硬腰联合阻滞麻醉下完成单侧髌骨骨折手术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组49例为超声引导下CFNB,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8h、12 h、24h、48 h静息状态VAS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为(2.03±0.95)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4.59±0.94)分(P<0.05),观察组在术后4h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间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4h、36 h、48 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地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86% (21/49),高于观察组的6.12% (3/4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74±1.35)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6.05±1.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CFNB用于髌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能有效缓解髌骨骨折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忠勤;叶凤卿;区杰雄;吴耀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聚桂醇液在兔胃壁组织中硬化病理过程的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聚桂醇原液在组织中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硬化剂的病理机制.方法 取标准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兔胃壁组织中分别注入1%(F组)、3%(H组)聚桂醇原液0.5mL,根据试验设定的时间,在标注的胃壁组织上取出注射过的全层胃壁组织,经固定、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变化,找到组织纤维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过程.结果 F组在第5天开始可见浆膜有炎症反应并有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数量第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纤维细胞逐渐增多,胶原纤维也逐渐增多;第12天大量形成胶原纤维.H组在第3天黏膜下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到第4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第8天以后,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变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平稳增加.结论 聚桂醇液在兔胃壁组织中可以产生明显的炎性反应过程,并终产生大量的胶原物质,形成组织纤维化;这个过程与药物浓度无关;药物浓度与在组织中产生成纤维细胞的时间有关.

    作者:司徒光伟;周珞华;孙远昌;屈兵;陈小路;高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13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4、28、42、56天,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评价,并分析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3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持续到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免疫功能中,IgG、IgA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P<0.01).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治疗期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与免疫功能中体液免疫密切相关.

    作者:张小明;唐忠敏;韦夏;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方法 2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剥除肌瘤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平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69.5 h,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1.3 h,观察组则分别为75.7 h和18.2h.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缩短,具有微创效果.

    作者:农桂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88.0% (44/50),对照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90.0% (45/50),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1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克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122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法.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Lysholm评分为(94.62±3.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6±3.25)分(P<0.05),VAS评分(2.1±0.3)显著低于对照组(4.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文;张强;李瑞龙;冯良恩;罗谨;梁大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QLQ-BR23量表调查乳腺癌化疗后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 (1.0)测量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通过有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在功能维度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症状维度为教育水平、费用方式.结论 住院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坚;杨春;温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短节段与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短节段与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给予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椎管狭窄率、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bb角均显著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椎管狭窄率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好、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文明;黄勇全;张婷;黄华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工颈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年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单节段人工颈椎(Mobi-C)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效果,验证Mobi-C椎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Mobi-C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两组均随访5年以上,比较两组责任间隙活动度、颈椎再次手术率、JOA评分、VAS评分.结果 后观察组56例,对照组55例参加至少5年时间的随访.观察组术后责任间隙的活动度显著的大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而在JOA评分及VAS评分上,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Mobi-C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疗效相当,但Mobi-C手术保留了颈椎责任间隙的活动度并显著降低了临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及再次手术率.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Mobi-C手术可以作为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有效替代手术.

    作者:蓝浩斌;苏红英;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纵隔肿瘤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用于纵隔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术后镇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0±24.21) min、(115.32±10.42)mL、(3.59±0.56)cm、(2.36±0.04)d和(7.6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肾囊肿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4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 (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手术治疗肾囊肿与腹腔镜去顶术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义;王珍荣;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15例,术前行X线片、肩胛盂三维成像及肩关节MRI等常规检查,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肩关节Bankart损伤,清理损伤创面直到骨面出血.将肩关节囊-韧带-盂唇复合体牵向盂唇缘,采用无结锚钉2~4枚将盂唇组织固定于肩盂骨内.采用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6~ 13个月,平均8个月,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21.5±4.2)分,终末随诊平均(33.1±5.1)分,治疗前后UC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结锚钉关节镜下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具有治疗简化、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李玉文;米琨;朱少廷;刘鹏飞;蒙延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银质针对不同证型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不同中医证型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以分析何种证型之AS经过银质针治疗后疗效佳,为银质针治疗AS提供一种可靠的疗效分析依据.方法 筛选117例确诊的AS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21例)、寒湿痹阻证(25例)、瘀血痹阻证(22例)、肾阳亏虚证(24例)、肝肾阴虚证(25例)五个证型,观察五个证型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情况,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两两比较,以分析银质针对各证型AS的疗效.结果 湿热痹阻证总有效率为61.90%,寒湿痹阻证总有效率为96.00%,瘀血痹阻证总有效率为90.90%,肾阳亏虚证总有效率为83.30%,肝肾不足证总有效率为64.00%.结论 银质针对瘀血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和肾阳亏虚证疗效接近且明显优于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

    作者:莫景木;陈海涛;安玉光;李雅彦;王瑞华;朱永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疾病与症状结合教学在膀胱癌围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疾病与症状结合教学在膀胱癌围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以疾病为经线组织临床教学,以症状为纬线组织临床实习,由总教学老师共列出膀胱癌围术期护理中常见的6个症状(血尿、焦虑、恐惧、自我形象紊乱、感染、出血),实习后以个人为单位在临床授课上进行汇报,从带教老师对护生工作满意度、护生对疾病知识掌握及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对知识掌握评价、工作满意度总体较对照组护生好,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护生高.结论 疾病与症状结合教学有利于临床实习中专科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满意度.

    作者:廖佳;黄佩绿;陆彬;李秋萍;王翠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胆囊疾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54,P=0.000);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1.6% (2/125),对照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7.2% (9/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损害以及促进术后恢复,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

    作者:江华;郭中叶;邹云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