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首本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纵隔肿瘤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用于纵隔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术后镇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0±24.21) min、(115.32±10.42)mL、(3.59±0.56)cm、(2.36±0.04)d和(7.6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各42例,前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肾上腺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十二指肠或胃球部穿孔修补术、小肠修补术、直肠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和左半肠切除术,常规组进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痊愈快、创伤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云文耀;湛文龙;吴礼武;刘德伟;陈海涛;肖康明;赖光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使用超声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方法,判断甲状腺疾病性质;之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组织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评估良恶性,选择合适术式,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术中组织病检,良性36例占60.0%,恶性24例占40.0%;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学检查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8.9%、检测正确率为90.0%,均优于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0.8%、特异度72.2%、正确率71.7%,两者比较,均P<0.05.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高达87.5%.结论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诊断正确率较高,有助于指导术式选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卢芳;曹承志;施维;游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1 105例,以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诊治的4 381例共5 257眼为对照组,以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的6 724例共8 069眼为实验组.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手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实验组术毕时前房内注射1%头孢呋辛0.1 mL,对照组前房内未注射抗生素.结果 实验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45%(3/6 724),对照组为0.297%(13/4 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眼炎患者经联合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愈.结论 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安全有效.
作者:禤中宁;唐寅;陈洁;李宾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48例采用LPFP内固定治疗(A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B组),44例采用DHS治疗(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痊愈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均低于A、C组(均P<0.05);而A组上述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A组、B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FNA和LPFP的疗效均优于DHS.
作者:沈勇灵;陈爱民;刘世杰;黎俪莎;陈燕才;甘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SIT)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1例每周接受SIT的ADHD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着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训练管理.结果 81例ADHD患儿均能按要求完成训练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达到了SIT的要求,护理效果好,患儿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护士与家属及儿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宣教,加强心理干预,扎实做好训练管理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取得家属及儿童的配合,改善ADHD的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燕芝;马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所致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注射Gd-DTPA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5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 15例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9例,中度不良反应6例,经过检查前后的心理护理及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均痊愈,无死亡.结论 做好检查前后的心理及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对Gd-DTPA不良反应的认识,减轻症状.
作者:吕诗;龙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意愿分成A、B两组.A组71例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B组31例采用开放式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术程、术中失血量、创口直径、总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频次、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治疗费用等治疗指标差异,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平均术程及治疗费用等指标显著高于B组,但术中失血量、创口直径、总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频次及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P>0.05);其中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 (4/71),显著低于B组的25.8% (8/31).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予以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用药治疗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护理,注重出院指导.结果 30例患者住院10 ~14 d,血β-HCG下降明显,无并发症发生,平安出院,随访半年,β-HCG均降至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并加强护理,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防止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秀芳;张静;刘卫珍;邓珍凤;苏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肾囊肿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4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 (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手术治疗肾囊肿与腹腔镜去顶术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义;王珍荣;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无痛内镜对老年人肠道较大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及安全性.方法 将33例肠道较大隆起性病变的老人随机分为黏膜切除术组(EMR组)和分次分片分时切除术组(EPMR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心率(HB)、呼吸(R)和疼痛感,以及两组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3例老年人的治愈率100%.EMR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EPM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痛内镜治疗老年人肠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安全、有效、病人满意的优点,依病变的大小依次选择行EMR、EPMR治疗,特殊情况下主动放弃一次全部切除的计划,采取分时段再次手术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胡晓华;周华;胡晓俊;李万红;赵敏;张自强;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 (1.0)测量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通过有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在功能维度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症状维度为教育水平、费用方式.结论 住院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坚;杨春;温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开放手术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试验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2.84±0.49) cm、(20.49±5.24)mL、(60.24±7.24)min、(5.54±3.49)d、(20.49±5.74)d,均显低于对照组(9.54 ±0.74)cm、(176.54±27.15)mL、(120.79 ±4.24) min、(10.24±2.49)d、(45.01±4.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VAS、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及血清C-反应蛋白分别为(3.04±1.61)分、(130.77士55.75)IU/L、(9.84±6.24) mg/L均显低于对照组(4.92±1.53)分、(250.55±40.66)IU/L、(26.45±2.64)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甘俊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方法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360度眼内光凝联合重水硅油交换治疗,其中4例因合并有白内障联合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3个月,13例视网膜完全复位(86.7%);视网膜在术后3周至3个月因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导致视网膜裂孔开放而发生再脱离2例(13.3%);完全复位者有12例取出硅油,其中有2例复发;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好转12例,不变2例,仅有1例下降,术后盲目率(26.7%)与术前(8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x2=8.571,P<0.05).术中未行白内障摘除的11例中术后发生白内障6例,一过性高眼压5例,视网膜出血1例.结论 应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大于180度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得到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脱盲率.
作者:吕明良;李敏;赵昕;钟海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短节段与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给予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椎管狭窄率、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bb角均显著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椎管狭窄率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好、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文明;黄勇全;张婷;黄华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取无负压自然引流胃肠减压,对照组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比较两组各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4.62±64.36) mL、(19.03 ±8.14)h、(72.66±2.64)h、(3.55±1.32)d、(13.21±1.64)d;对照组分别为(275.77±82.30) mL、(30.58±10.14)h、(88.25-±2.34)h、(5.15±1.74)d、(15.13±2.21)d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口干、咽喉炎、肺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负压自然引流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并可降低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88.0% (44/50),对照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90.0% (45/50),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1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克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针刺对肥胖大鼠Lee's指数、胰岛素、瘦素、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剂3(SOCS3)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70只,分别用普通饲料(10只)和高脂饲料(60只)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大鼠中共47只体重超过普通饲料大鼠平均体重的20%,从中随机3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非特定穴位针刺组(非特针组)、特定穴位针刺组(特针组),每组10只,行连续4周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以及SOCS3含量.结果 ①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清瘦素、胰岛素、SOCS3均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针刺治疗后,非特针组及特针组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均降低,血清瘦素、胰岛素、SOCS3均明显下降.结论 针刺能显著改善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增加、Lee's指数,其机制可能与改善SOCS3、降低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有关.
作者:唐红珍;蒋凌风;陈丹丹;梁媚;黄鸿腾;张昭阳;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对44例手部创面修复患者行穿支皮瓣转移的方式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的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44例手部创面患者在进行相关穿支皮瓣的修复术以后,皮瓣存活41例,皮瓣部分坏死3例,使用局部换药的处理手段后,患者达到疤痕愈合,具有较好的皮瓣外形质地,患者功能评价满意率高达95.45%.结论 将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使用到手部创面的修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极大程度地缓解血管的多处变异的问题,术后创面的恢复效果较好,皮瓣血供较好,质地较薄,能够增加皮瓣的成活率,对皮再造达到一定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平;邹旭;许永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并纳入关于比较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数据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共计患者326例,其中mini-TLIF组145例,open-TLIF组181例.mini-TLIF组比open-TLIF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术后早期缓解疼痛效果好.二者长期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mini-TLIF组存在术中透视时间长,对医护人员、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增加的缺点.结论 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Quadrant通道TLIF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期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优越性.Quadrant通道TLIF的不足之处是术中透视时间长.
作者:赵海恩;李东升;陈静园;魏延;刘建军;吴赪;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