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Meta分析

赵海恩;李东升;陈静园;魏延;刘建军;吴赪;张京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并纳入关于比较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数据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共计患者326例,其中mini-TLIF组145例,open-TLIF组181例.mini-TLIF组比open-TLIF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术后早期缓解疼痛效果好.二者长期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mini-TLIF组存在术中透视时间长,对医护人员、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增加的缺点.结论 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Quadrant通道TLIF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期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优越性.Quadrant通道TLIF的不足之处是术中透视时间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15例,术前行X线片、肩胛盂三维成像及肩关节MRI等常规检查,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肩关节Bankart损伤,清理损伤创面直到骨面出血.将肩关节囊-韧带-盂唇复合体牵向盂唇缘,采用无结锚钉2~4枚将盂唇组织固定于肩盂骨内.采用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6~ 13个月,平均8个月,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21.5±4.2)分,终末随诊平均(33.1±5.1)分,治疗前后UC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结锚钉关节镜下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具有治疗简化、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李玉文;米琨;朱少廷;刘鹏飞;蒙延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QLQ-BR23量表调查乳腺癌化疗后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 (1.0)测量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通过有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在功能维度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症状维度为教育水平、费用方式.结论 住院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坚;杨春;温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48例采用LPFP内固定治疗(A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B组),44例采用DHS治疗(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痊愈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均低于A、C组(均P<0.05);而A组上述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A组、B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FNA和LPFP的疗效均优于DHS.

    作者:沈勇灵;陈爱民;刘世杰;黎俪莎;陈燕才;甘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感觉统合训练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SIT)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1例每周接受SIT的ADHD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着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训练管理.结果 81例ADHD患儿均能按要求完成训练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达到了SIT的要求,护理效果好,患儿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护士与家属及儿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宣教,加强心理干预,扎实做好训练管理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取得家属及儿童的配合,改善ADHD的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燕芝;马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人肠道较大隆起性病变的无痛内镜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无痛内镜对老年人肠道较大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及安全性.方法 将33例肠道较大隆起性病变的老人随机分为黏膜切除术组(EMR组)和分次分片分时切除术组(EPMR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心率(HB)、呼吸(R)和疼痛感,以及两组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3例老年人的治愈率100%.EMR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EPM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痛内镜治疗老年人肠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安全、有效、病人满意的优点,依病变的大小依次选择行EMR、EPMR治疗,特殊情况下主动放弃一次全部切除的计划,采取分时段再次手术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胡晓华;周华;胡晓俊;李万红;赵敏;张自强;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1 105例,以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诊治的4 381例共5 257眼为对照组,以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的6 724例共8 069眼为实验组.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手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实验组术毕时前房内注射1%头孢呋辛0.1 mL,对照组前房内未注射抗生素.结果 实验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45%(3/6 724),对照组为0.297%(13/4 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眼炎患者经联合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愈.结论 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安全有效.

    作者:禤中宁;唐寅;陈洁;李宾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122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法.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Lysholm评分为(94.62±3.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6±3.25)分(P<0.05),VAS评分(2.1±0.3)显著低于对照组(4.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文;张强;李瑞龙;冯良恩;罗谨;梁大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术式分为腹腔镜组(n=35)与开腹组(n=3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综合费用分别为(71.27±12.32) min及(5212.23 ±65.72)元,开腹组分别为(65.38±11.09) min及(4767.30---55.65)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综合费用略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情感、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P<0.01),且腹腔镜组治疗后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腹组治疗后(P<0.05);腹腔镜组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引流管放置率以及残余脓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结论 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春生;林庆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骨外固定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疗效安全,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张文君;占欢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4例(发病72 h内行手术者),延期手术组30例(发病72 h至4周内),观察两组中转开腹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延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较早期组增多,手术时间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中转开腹2例,延期手术组中转开腹4例.结果 急性胆囊炎早期手术及延期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相当,病程超过3d的急性胆囊炎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袁超杰;伍宏章;何仕青;陈文晓;黄俊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者ICP及血清CPR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伤后24 h内收入院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各30例,入院后动态监测颅内压,每2h记录颅内压数值,在入院时、入院后第2~6天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测定血清CPR浓度.两组患者除亚低温组给予常规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均相同,6个月后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动态监测显示,亚低温治疗各个时间段,亚低温组血清CPR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治疗后颅内压动态监测提示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3.33%,明显优于对照组30% (P=0.008);亚低温组死亡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29).结论 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PR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亚低温治疗能切实的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蓝欢;周志宇;李光;赵冠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并纳入关于比较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数据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共计患者326例,其中mini-TLIF组145例,open-TLIF组181例.mini-TLIF组比open-TLIF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术后早期缓解疼痛效果好.二者长期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mini-TLIF组存在术中透视时间长,对医护人员、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增加的缺点.结论 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Quadrant通道TLIF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期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优越性.Quadrant通道TLIF的不足之处是术中透视时间长.

    作者:赵海恩;李东升;陈静园;魏延;刘建军;吴赪;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用药治疗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护理,注重出院指导.结果 30例患者住院10 ~14 d,血β-HCG下降明显,无并发症发生,平安出院,随访半年,β-HCG均降至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并加强护理,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防止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秀芳;张静;刘卫珍;邓珍凤;苏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使用超声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方法,判断甲状腺疾病性质;之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组织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评估良恶性,选择合适术式,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术中组织病检,良性36例占60.0%,恶性24例占40.0%;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学检查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8.9%、检测正确率为90.0%,均优于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0.8%、特异度72.2%、正确率71.7%,两者比较,均P<0.05.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高达87.5%.结论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诊断正确率较高,有助于指导术式选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卢芳;曹承志;施维;游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纵隔肿瘤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用于纵隔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术后镇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0±24.21) min、(115.32±10.42)mL、(3.59±0.56)cm、(2.36±0.04)d和(7.6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在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在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尿路结石行一期手术者56例,均给予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手术,观察并比较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结石清除55例,清除率达98.21%;手术时间平均(58.00±12.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9.50±6.00)mL,住院时间平均(11.00 ±0.5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1/56).结论 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88.0% (44/50),对照组结石清除成功率为90.0% (45/50),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1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克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各42例,前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肾上腺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十二指肠或胃球部穿孔修补术、小肠修补术、直肠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和左半肠切除术,常规组进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痊愈快、创伤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云文耀;湛文龙;吴礼武;刘德伟;陈海涛;肖康明;赖光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取石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治疗天数以及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膀胱结石完全清除干净,解除了前列腺梗阻症状,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取石消耗时间、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与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结合TURP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均有效,而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永兵;宋体松;葛玉峰;姬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对44例手部创面修复患者行穿支皮瓣转移的方式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的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44例手部创面患者在进行相关穿支皮瓣的修复术以后,皮瓣存活41例,皮瓣部分坏死3例,使用局部换药的处理手段后,患者达到疤痕愈合,具有较好的皮瓣外形质地,患者功能评价满意率高达95.45%.结论 将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使用到手部创面的修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极大程度地缓解血管的多处变异的问题,术后创面的恢复效果较好,皮瓣血供较好,质地较薄,能够增加皮瓣的成活率,对皮再造达到一定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平;邹旭;许永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