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杰;伍宏章;何仕青;陈文晓;黄俊明
目的 探讨自制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单侧腹股沟疝43例,双侧腹股沟疝9例.结果 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43例.双侧9例,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2 min,无并发症.随访3~6个月,平均5.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自制带线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创伤小,不破坏腹股沟管后壁的完整结构,不损伤精索蔓状静脉丛,还能发现对侧隐匿性疝,避免二次手术,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斌;李祥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甩手运动配合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观察组1为甩手运动组,观察组2为缩唇腹式呼吸组,观察组3为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组,对照组为常规组.结果 四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甩手运动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青壹莲;张婷;谭英葵;梁云萍;林洁;赵春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各42例,前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肾上腺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十二指肠或胃球部穿孔修补术、小肠修补术、直肠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和左半肠切除术,常规组进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痊愈快、创伤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云文耀;湛文龙;吴礼武;刘德伟;陈海涛;肖康明;赖光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接受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调查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泳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 (1.0)测量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通过有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在功能维度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症状维度为教育水平、费用方式.结论 住院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坚;杨春;温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SIT)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1例每周接受SIT的ADHD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着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训练管理.结果 81例ADHD患儿均能按要求完成训练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达到了SIT的要求,护理效果好,患儿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护士与家属及儿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宣教,加强心理干预,扎实做好训练管理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取得家属及儿童的配合,改善ADHD的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燕芝;马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在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尿路结石行一期手术者56例,均给予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手术,观察并比较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结石清除55例,清除率达98.21%;手术时间平均(58.00±12.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9.50±6.00)mL,住院时间平均(11.00 ±0.5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1/56).结论 经皮肾镜二期局部麻醉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胆囊疾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54,P=0.000);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1.6% (2/125),对照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7.2% (9/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损害以及促进术后恢复,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
作者:江华;郭中叶;邹云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南宁市高中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情况,为该病的流行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2 107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对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高中学生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病率28.17%,男生患病率为13.06%,女生患病率为15.11%,男、女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学校学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调查的学生中,高中之前和升入高中后患病的比例分别是3.95%和23.83%,直系亲属中亦患有该病者和没患该病的比例分别为9.7%和18.47%.结论 南宁市高中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较高,不同学校学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直系亲属中患有该病者,不会增加其患病率.
作者:李焱;杨剑少;梁群;唐莉;肖和卫;唐继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补片修补技术治疗老年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老年食管裂孔疝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手术时间56 ~ 104 min,平均78 min,住院时间7~12d,平均9.2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是老年食管裂孔疝治疗的理想方式.
作者:谢光军;胡志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者ICP及血清CPR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伤后24 h内收入院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各30例,入院后动态监测颅内压,每2h记录颅内压数值,在入院时、入院后第2~6天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测定血清CPR浓度.两组患者除亚低温组给予常规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均相同,6个月后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动态监测显示,亚低温治疗各个时间段,亚低温组血清CPR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治疗后颅内压动态监测提示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3.33%,明显优于对照组30% (P=0.008);亚低温组死亡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29).结论 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PR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亚低温治疗能切实的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蓝欢;周志宇;李光;赵冠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心律失常人群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对比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讨论两种方法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和牛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心律失常患者400例,比较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3.42%,较常规心电图(30.26%)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
作者:李星;洪文皓;蔡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并纳入关于比较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数据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共计患者326例,其中mini-TLIF组145例,open-TLIF组181例.mini-TLIF组比open-TLIF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术后早期缓解疼痛效果好.二者长期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mini-TLIF组存在术中透视时间长,对医护人员、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增加的缺点.结论 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Quadrant通道TLIF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期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优越性.Quadrant通道TLIF的不足之处是术中透视时间长.
作者:赵海恩;李东升;陈静园;魏延;刘建军;吴赪;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钬激光与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12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结石逃逸、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2.4%,高于气压弹道组的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结石排尽时间为15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并明显发症发生,对照组5例出现穿孔.结论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比气压弹道碎石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可作为首选.
作者:毕革文;石才汇;覃智标;黄瑞旭;赵书晓;黄新;雷华;黄崛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单节段人工颈椎(Mobi-C)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效果,验证Mobi-C椎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Mobi-C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两组均随访5年以上,比较两组责任间隙活动度、颈椎再次手术率、JOA评分、VAS评分.结果 后观察组56例,对照组55例参加至少5年时间的随访.观察组术后责任间隙的活动度显著的大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而在JOA评分及VAS评分上,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Mobi-C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疗效相当,但Mobi-C手术保留了颈椎责任间隙的活动度并显著降低了临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及再次手术率.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Mobi-C手术可以作为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有效替代手术.
作者:蓝浩斌;苏红英;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聚桂醇原液在组织中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硬化剂的病理机制.方法 取标准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兔胃壁组织中分别注入1%(F组)、3%(H组)聚桂醇原液0.5mL,根据试验设定的时间,在标注的胃壁组织上取出注射过的全层胃壁组织,经固定、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变化,找到组织纤维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过程.结果 F组在第5天开始可见浆膜有炎症反应并有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数量第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纤维细胞逐渐增多,胶原纤维也逐渐增多;第12天大量形成胶原纤维.H组在第3天黏膜下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到第4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第8天以后,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变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平稳增加.结论 聚桂醇液在兔胃壁组织中可以产生明显的炎性反应过程,并终产生大量的胶原物质,形成组织纤维化;这个过程与药物浓度无关;药物浓度与在组织中产生成纤维细胞的时间有关.
作者:司徒光伟;周珞华;孙远昌;屈兵;陈小路;高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取无负压自然引流胃肠减压,对照组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比较两组各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4.62±64.36) mL、(19.03 ±8.14)h、(72.66±2.64)h、(3.55±1.32)d、(13.21±1.64)d;对照组分别为(275.77±82.30) mL、(30.58±10.14)h、(88.25-±2.34)h、(5.15±1.74)d、(15.13±2.21)d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口干、咽喉炎、肺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负压自然引流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并可降低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针刺对肥胖大鼠Lee's指数、胰岛素、瘦素、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剂3(SOCS3)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70只,分别用普通饲料(10只)和高脂饲料(60只)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大鼠中共47只体重超过普通饲料大鼠平均体重的20%,从中随机3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非特定穴位针刺组(非特针组)、特定穴位针刺组(特针组),每组10只,行连续4周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以及SOCS3含量.结果 ①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清瘦素、胰岛素、SOCS3均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针刺治疗后,非特针组及特针组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均降低,血清瘦素、胰岛素、SOCS3均明显下降.结论 针刺能显著改善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增加、Lee's指数,其机制可能与改善SOCS3、降低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有关.
作者:唐红珍;蒋凌风;陈丹丹;梁媚;黄鸿腾;张昭阳;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纵隔肿瘤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用于纵隔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术后镇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0±24.21) min、(115.32±10.42)mL、(3.59±0.56)cm、(2.36±0.04)d和(7.6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CT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颈椎病患者80例,分别予以螺旋CT扫描和轴位扫描,螺旋扫描采用MPR、CPR及VRT重组技术进行多层面及容积三维图像重组分型诊断颈椎病,并与轴位扫描进行对比.结果 CT螺旋扫描结果可清楚显示食管压迫型颈椎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4例、脊髓型颈椎病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2例、混合型颈椎病10例;轴位扫描结果仅可明确显示食管压迫型颈椎病4例、神经根型12例,脊髓型14例.结论 在诊断颈椎病进行临床分型上,CT螺旋扫描且多方位重组较常规颈椎CT轴位扫描模式更具优势.
作者:冯志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