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欢;周志宇;李光;赵冠焱
综述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包括手术室护士培训、人性化管理、优化排班模式、完善激励机制等管理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近况的探讨,合理配置手术室护士,多点执业的设想,有利于化解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
作者:左育涛;刘燕梅;李雪清;邹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取石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治疗天数以及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膀胱结石完全清除干净,解除了前列腺梗阻症状,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取石消耗时间、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与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结合TURP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均有效,而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永兵;宋体松;葛玉峰;姬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方法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360度眼内光凝联合重水硅油交换治疗,其中4例因合并有白内障联合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3个月,13例视网膜完全复位(86.7%);视网膜在术后3周至3个月因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导致视网膜裂孔开放而发生再脱离2例(13.3%);完全复位者有12例取出硅油,其中有2例复发;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好转12例,不变2例,仅有1例下降,术后盲目率(26.7%)与术前(8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x2=8.571,P<0.05).术中未行白内障摘除的11例中术后发生白内障6例,一过性高眼压5例,视网膜出血1例.结论 应用360度眼内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液硅油交换治疗大于180度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得到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脱盲率.
作者:吕明良;李敏;赵昕;钟海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使用超声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方法,判断甲状腺疾病性质;之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组织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评估良恶性,选择合适术式,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术中组织病检,良性36例占60.0%,恶性24例占40.0%;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学检查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8.9%、检测正确率为90.0%,均优于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0.8%、特异度72.2%、正确率71.7%,两者比较,均P<0.05.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高达87.5%.结论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诊断正确率较高,有助于指导术式选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卢芳;曹承志;施维;游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纵隔肿瘤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用于纵隔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术后镇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0±24.21) min、(115.32±10.42)mL、(3.59±0.56)cm、(2.36±0.04)d和(7.64±1.3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分别采用鼓膜置管术和激光造孔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半年的言语频率纯音听阈值、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的93.2% (6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 (58/7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听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8% (5/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13/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激光造孔术相比,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锡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气水式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水式鼻腔冲洗.观察两组急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及临床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水式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鼻窦炎患儿的鼻部症状、缩短病程及临床用药时间,无任何副作用,儿童依从性好,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鼻窦炎的好方法.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肾囊肿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4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 (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手术治疗肾囊肿与腹腔镜去顶术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义;王珍荣;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SIT)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1例每周接受SIT的ADHD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着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训练管理.结果 81例ADHD患儿均能按要求完成训练疗程,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达到了SIT的要求,护理效果好,患儿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护士与家属及儿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宣教,加强心理干预,扎实做好训练管理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取得家属及儿童的配合,改善ADHD的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燕芝;马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13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4、28、42、56天,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评价,并分析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3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持续到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免疫功能中,IgG、IgA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P<0.01).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治疗期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与免疫功能中体液免疫密切相关.
作者:张小明;唐忠敏;韦夏;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15例,术前行X线片、肩胛盂三维成像及肩关节MRI等常规检查,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肩关节Bankart损伤,清理损伤创面直到骨面出血.将肩关节囊-韧带-盂唇复合体牵向盂唇缘,采用无结锚钉2~4枚将盂唇组织固定于肩盂骨内.采用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6~ 13个月,平均8个月,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21.5±4.2)分,终末随诊平均(33.1±5.1)分,治疗前后UC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结锚钉关节镜下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具有治疗简化、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李玉文;米琨;朱少廷;刘鹏飞;蒙延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122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法.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Lysholm评分为(94.62±3.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6±3.25)分(P<0.05),VAS评分(2.1±0.3)显著低于对照组(4.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外侧支持带松解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文;张强;李瑞龙;冯良恩;罗谨;梁大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取无负压自然引流胃肠减压,对照组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比较两组各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d总胃液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4.62±64.36) mL、(19.03 ±8.14)h、(72.66±2.64)h、(3.55±1.32)d、(13.21±1.64)d;对照组分别为(275.77±82.30) mL、(30.58±10.14)h、(88.25-±2.34)h、(5.15±1.74)d、(15.13±2.21)d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口干、咽喉炎、肺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负压自然引流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并可降低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科治疗,观察组行微创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但观察组NIHSS及ADL评分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高太平;谢乙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1 105例,以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诊治的4 381例共5 257眼为对照组,以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的6 724例共8 069眼为实验组.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手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实验组术毕时前房内注射1%头孢呋辛0.1 mL,对照组前房内未注射抗生素.结果 实验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45%(3/6 724),对照组为0.297%(13/4 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眼炎患者经联合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愈.结论 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安全有效.
作者:禤中宁;唐寅;陈洁;李宾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相匹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血管扩张程度、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颅内支架植入术后脑血管狭窄均得到明显的扩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周、2周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显著扩张脑血管狭窄,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莉娅;秦文军;李通;王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疾病与症状结合教学在膀胱癌围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以疾病为经线组织临床教学,以症状为纬线组织临床实习,由总教学老师共列出膀胱癌围术期护理中常见的6个症状(血尿、焦虑、恐惧、自我形象紊乱、感染、出血),实习后以个人为单位在临床授课上进行汇报,从带教老师对护生工作满意度、护生对疾病知识掌握及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对知识掌握评价、工作满意度总体较对照组护生好,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护生高.结论 疾病与症状结合教学有利于临床实习中专科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满意度.
作者:廖佳;黄佩绿;陆彬;李秋萍;王翠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神经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来源于神经外科医师对患者脑室结构及颅内病变的探索,然而早期的内镜技术水平与神经外科医师的需求不相匹配,故当时的神经内镜发展并不顺利.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在清除脑室出血血肿方面有重要作用,具有创伤小、侵袭性小、光照充足、手术视野直观、手术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等优势.现就神经内镜在治疗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不足之处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作者:余松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各42例,前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肾上腺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十二指肠或胃球部穿孔修补术、小肠修补术、直肠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和左半肠切除术,常规组进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痊愈快、创伤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云文耀;湛文龙;吴礼武;刘德伟;陈海涛;肖康明;赖光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心律失常人群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对比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讨论两种方法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和牛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心律失常患者400例,比较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3.42%,较常规心电图(30.26%)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
作者:李星;洪文皓;蔡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