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自制切口保护器在腹腔镜下胃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张广钰;田小林;钟漓;冉福林

关键词:自制, 切口保护器, 腹腔镜手术, 胃癌, 结直肠癌
摘要: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胃(大肠)癌切除术中兼具切口保护和封闭功能的三种自制切口保护器的应用,以预防肿瘤细胞医源性扩散、切口种植,并便于标本切除后重建气腹腔镜下的后续观察操作.方法 按手术顺序,将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大肠癌手术的325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A、B、C组及对照组.试验A、B及C各组分别使用以红色F16单腔尿管与一次性医用无菌保护套、F24硅胶管与一次性医用无菌保护套及深静脉穿刺导丝鞘与一次性医用无菌保护套制成之三种底圈不同的自制切口保护器A、B及C,对照组则使用普通塑料套,观察比较术中拖出带瘤标本时三种底圈不同的自制切口保护器和普通塑料套的脱出次数.结果 术中拖出带瘤标本时,试验A、B及C各组分别使用自制切口保护器A、B及C的脱出率分别为40.5%、23.8%及7.4%,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普通塑料套的脱出率78.8%.除试验A、B两组之间的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外,其余各组之间的脱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 三种自制切口保护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对腹腔镜辅助胃(大肠)癌切除术的无瘤技术及随时封闭切口以重建气腹、方便腔镜下观察操作有重要意义,且降低手术费用,其中以深静脉穿刺导丝鞘与一次性医用无菌保护套制成者为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分析

    尺骨冠突骨折临床上并不少见,冠突的骨折块多很小,因骨块太小,致使螺丝钉无法固定,容易导致碎裂,钢丝固定操作困难.自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克氏针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10例,取得良好的微创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显威;方钢;黄绍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治疗上睑内翻倒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上睑内翻倒睫好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以往手术方式多为在睑缘上约2 mm处作睑板锲切除或切断,缝合后改变上睑缘垂直方向角度,从而改变睫毛的方向以解决内翻倒睫问题.但这种术式会切断部分睑板腺导管,导致术后部分病人因分泌脂质不足而出现眼干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利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改变睑缘及睫毛的方向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具有手术简单、无并发眼干问题等优点[1].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21例36眼进行治疗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梅;黄敏;林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

    硬脊膜外腔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用药量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但单独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报道极少.我们选择86例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在硬脊膜外腔麻醉复合不同静脉麻醉药进行麻醉,对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寻求更适合的麻醉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廖增定;邓军;冯熙颖;黄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导尿及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导尿和留置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工作,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者及危重患者.本文就导尿及置入尿管与护理、导尿及留置导尿管与护理、导尿及留置导尿管并发症与预防等综述如下.

    作者:陆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耳内镜下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21例临床体会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常见体征,多由外伤或者炎症引起,可致听力下降,或引起中耳感染.2008年 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1例(21耳)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患者行耳内镜下自体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黎国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有限切开联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9例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联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9例.结果 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2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1%.结论 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提高手术技巧,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祖贝;彭小春;李忠菲;支宇;何峰;唐长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异位妊娠1例报告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2%[1].由于其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我科行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发生异位妊娠1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忠;韦林;赵军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附6例报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易致流产、早产等危险,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而保证术中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是麻醉医师的重要责任.目前,国内外关于妊娠期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文献报道很少,临床上经验欠缺.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行6例妊娠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林;冯梅;蒋宗滨;冼海燕;陈丽妮;黄子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随访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以建立通畅的血管通路为目的,操作较简单,使用方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血液透析、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病人.CVC有很多优点,但留管期间也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如血栓形成、感染、静脉炎以及导管堵塞、移位、断裂等,早期观察有无并发症并积极采取处理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总结CVC常见并发症,探讨超声随访的价值.

    作者:罗浩;张勤波;罗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导向下射频热凝术对突出椎间盘即时回缩效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T导向下射频热凝对椎间盘即时回缩效果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病人俯卧于CT床上,腰部垫枕,尽量使腰椎间隙张开.按术前CT片设计好进针点,常规消毒,敷巾.CT导向下将穿刺针准确送入靶点,连接射频治疗机,显示阻抗在100~250Ω之间,用50 Hz及2 Hz刺激感觉运动神经无异常后,启动热凝治疗,温度以60℃ 30 s、70℃ 30 s、80℃ 1 min、90℃ 6 min治疗.如果突出物较大,可以退针0.5 cm再重复上述治疗.治疗结束后不拔针,以穿刺针为参照物CT扫描,测量治疗前后椎间盘的横径和前后径,了解椎间盘回缩效应及临床症状关系.横径或前后径回缩≥2 mm为有效回缩.结果 本组50例中有效回缩38例,有效回缩率76%.结论 射频热凝术对突出椎间盘能有效回缩.

    作者:李承伟;伍盛华;罗远战;顾燕妹;米小兴;彭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中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179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 术中吻合口出血78例(43.57%),术后早期出血 5例(10.2%),晚期出血6例(3.35%),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或肛门疼痛难以忍受15例(8.37%),肛门坠胀感 165 例(92.17%),切口水肿10例(5.58%),腹痛 17例(9.49%),吻合口感染9例(5.02%),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1.67%),吻合口溃疡7例(3.91%),肛周赘皮外痔残留5例(2.79%),术后半年大便频数(每日解大便3次以上)10例(5.58%),复发2例(1.11%),无直肠阴道瘘发生.结论 通过熟练掌握PPH及外痔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ACE胆囊动脉误栓导致房室交界性心律原因分析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疗效肯定.但如果病例选择不当或者术后处理不及时,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其中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肝癌破裂、肾衰竭、胆囊动脉栓塞、急性胰腺炎等.我院在TACE术中发生胆囊动脉误栓1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技术与应用

    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自身诊疗领域不断拓宽,内镜术野更从消化腔内穿越管壁延至浆膜腔内外,体现在传统内镜技术(内镜黏膜切除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等)到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变革,由此模糊了消化内外科界限.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技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technique)的出现,正在加速地缩短了上述进程.

    作者:施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拟行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T组)和丙泊酚组(P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T组吸入七氟烷1.5%~2.5%+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观察两组诱导前(T0),术中、术后(T1、T2、T3)的HR、SBP、DBP、MAP,苏醒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HR、SBP、DB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T组麻醉后各时点(T1、T2、T3)的HR比麻醉前(T0)的HR明显降低(P<0.05),P组拔管后10 min(T3)的SBP、MAP比麻醉前(T0)的SBP、MAP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两组均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七氟烷组术后苏醒快,心率慢,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麻醉可控性更好.

    作者:冯燕春;谢闵仲;宁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腹膜透析管在儿童急诊腹膜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腹膜透析管在儿童急诊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不同年龄段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儿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PD管,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床边置管,PD液分别从两个不同通路流入、流出腹腔.结果 所有患儿都能超滤出多余的水分,循环和呼吸好转,尿量增加,均未发生腹腔脏器损伤、出血、腹膜炎或腹壁渗漏等严重导管相关性并发症.8例ARF患儿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D结束时,血清SCr、BUN、K+、CO2CP等代谢指标改善非常显著.结论 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PD管进行儿童急诊PD安全、有效、简便.

    作者:徐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是将患者的实际需要、科学的护理知识和临床知识与经验三者相结合,严谨、明智、准确地制定出临床护理方案的过程,其中病人的愿望和需要是循证护理的出发点,而找到佳的准确的临床证据是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的关键[1].急诊科每天都接纳大量外伤患者,往往伤势比较严重.我院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护理急诊科的外伤病人,成效显著,现对该方法与传统方法加以比较研究.

    作者:闭献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34例临床分析

    大骨瓣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疾患,尤其是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也会影响预后.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徐育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早应用于医疗护理管理,至今已有60%以上的医疗机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一些先进国家也相继用来管理病人[1].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作出适当、有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减少康复延迟和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得到佳的照顾质量[2,3].我科自2011年1月至11月对100例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玉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观察与护理

    单纯性肾囊肿的自然发生率约为0.5%~5.7%[1].囊肿小于4 cm而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有腰痛、尿血、感染,或囊肿压迫集合系统引起肾积水,或压迫肾实质、肾血管引起高血压,或囊肿在小儿患者引起呼吸运动受限时则需进行治疗[2].近年来,我科采用经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进行评价并随访,结合临床综合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技术操作要点与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腹腔镜下应用两种不同方式高位结扎疝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3例,分为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两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技术操作要点与术后疗效.结果 63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直接缝合法33例,手术时间10~40 min,平均25 min;导引针缝合法30例,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22 min.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疝囊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直接缝合法更需要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作者:黎明;钟先荣;杨奕;蒋英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