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注射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

梁小梅

关键词: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甲氨喋呤, 腹腔镜
摘要: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或胚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异位妊娠中罕见的一种[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此病因其临床表现各异,早期易误诊,若未及时处理,妊娠早期即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甲氨喋呤(MTX)等药物治疗、刮宫术、宫腔镜、开腹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近年来已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报道[2,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宫颈注射MTX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观察积极干预对DSA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行DSA检查.所有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传统组,B组为干预组,观察两组DSA结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造影患者中,发现病变249人,占总造影人数的62.3%.脑梗死、TIA、头晕患者发现血管狭窄分别为144例(70.9%)、56例(75.7%)、30例(36.6%),狭窄主要位于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其中单侧狭窄167例,多处狭窄54例,血管闭塞9例;入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4例脑出血患者存在动静脉畸形;其他患者发现病变4例.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且B组比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是一项能准确评估脑血管状况且较为安全的检查技术,而积极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良;钟有安;陈红梅;刘丽;肖开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钙敏感受体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致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致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即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左肺切除手术.饲养30 d后,用右心导管法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检测右心室/体重(right ventricle/body weight,RV/ 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le plus septum,RV/LV+S)比值,并以光学显微镜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应用RT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的表达.结果 PAH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RV/BW及RV/(LV+S)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同时检测出PAH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PAH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肺血流时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改变NO的产生和损伤线粒体等途径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宋绍辉;黄国雄;赵文;郑晓宇;覃家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

    脑动脉瘤(CA)患者在临床上大多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而收入院,病情急重,死亡率高,急性期病死率为30%,存活者约1/3复发,第二次出血者病死率为30% ~ 60%,第三次出血几乎是100%死亡[1].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使该技术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效果也更加肯定,栓塞治疗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2].经临床证明,护士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冷贵荣;邓燕贤;秦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微创碎石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治疗输尿管结石在选择ESWL还是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两种方法上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随机选取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三家医院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患者共1600例,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输尿管结石患者1 600例,随机分为两组,病史均为2年以内,结石横径0.5~1.5 cm,纵径0.5~1.8 cm,年龄、性别、病史、结石大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均经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泌尿系造影(IVU)检查确诊,显影、积水程度相似,患肾不显影者均不入组.输尿管上段结石830例,其中ESWL治疗组420例,URSL治疗组4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770例,ESWL治疗组391例,URSL治疗组379例.

    作者:龚明军;潘家强;覃展偶;唐荣金;钟毓勋;杨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手术时在患侧宫角及该侧输卵管的少血管区的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5 IU(用0.9% NS稀释至0.5%的浓度)各2mL后,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8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等.结果 7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O.05).而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组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出血少,止血效果好,便于手术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作者:周振苇;何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562例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明显,经后期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好,致残率及死亡率降低,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2例患者中,男性312例,女性250例;年龄45 ~ 85岁,平均65岁.患者入院后均作头颅CT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者为多,左基底节区出血234例,右基底节区出血178例,其他左右额颞顶枕部出血者150例,其中有120例破入脑室系统;480例出血量为30~90 mL,80例出血量为20~25 mL,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患者发病时间2h~1周,全部穿刺成功.

    作者:黄渊智;胡翠竹;黄载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18 292例中晚孕者行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的畸形进行分析.结果 18 292例胎儿中有脐带囊肿26例,其中单纯性脐带囊肿8例(包括脐尿管囊肿1例),脐带囊肿合并单发或多发畸形18例(18/26,69.23%),以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神经系统畸形及脐膨出多见.结论 胎儿脐带囊肿常合并单发或多发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作者:刘满荣;骆峰;施连东;柳元铭;赵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阴道彩超结合直肠内灌注对女性直肠癌分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结合直肠内灌注对女性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局限性及对提高女性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的影响.方法 对21例女性直肠癌病人经直肠内灌注100~150 mL液体后行阴道彩超检查.结果 4例超声诊断A期者与病理分期均符合;8例超声诊断为B期者中6例与病理分期符合;另外2例病理提示直肠壁层次破坏,属于C期;5例超声诊断C期者中4例与病理分期符合,另外1例病理提示为D期;4例超声诊断为D期者均与病理分期符合.结论 经阴道彩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肠壁各层结构,并能显示邻近脏器的受侵情况、周围淋巴结肿大及肿瘤供血情况,对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等具有独特价值.

    作者:黎燕飞;刘华敢;陈子峰;钟家尧;王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后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以下简称为肾穿刺)是诊断肾脏疾病可靠的方法,不仅能提供诊断、判断预后,还能指导临床治疗[1].肾穿刺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术后有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动静脉瘘、感染等并发症.为了避免或减少出血并发症,需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常用的压迫止血方法有传统的人工手法压迫,需于术后采用1.0 kg砂袋压迫穿刺点,加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固定.患者仰卧平躺,严禁翻身活动和下床,砂袋压迫6h后拆卸,12h后无肉眼血尿可取下多头腹带,24h后方可下床活动.由于长时间绝对卧床和制动,常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疼、大小便排出困难、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差等不适症状,从而延长了疾病康复时间,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鉴于此,我们对缩短肾穿刺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并改变患者制动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恒洁;谭耀英;陈万莉;黄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的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行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100例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对于镇痛药物的需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疼痛较轻以及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作者:欧启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 分析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3例,麻醉后,对患处行复位及重建处理,缓慢插入LISS钢板于外侧肌与骨膜之间,再用锁钉固定.结果 经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活动度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肌力治疗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屈膝畸形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稳定性治疗总体有效24例,无效0例.愈合效果: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术后钢板固定效果: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感染与并发症预防: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感染率低、伤口愈合较快、对日常功能锻炼有促进作用等优点,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何勇;叶剑峰;齐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痛结肠镜诊断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下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结直肠息肉、肛周疾病、结直肠炎症、溃疡是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无痛结肠镜的普及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小儿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小儿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方法.

    作者:陈基东;刘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组和缩宫素组.垂体后叶素组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于子宫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6U,缩宫素组则在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及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垂体后叶素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均小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用药10 min后,垂体后叶素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用药30 min后,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红;陈捷;陈丽笙;林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而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占各部位癌肿死亡的第2位[1].一般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2].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采用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 65岁)胸中下段食管癌6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连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导引下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综合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45例肝癌病例,肿瘤直径均< 5cm.20例行化疗性栓塞后2-4周行射频消融术,25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效果评价均采用CT或MR平扫、增强扫描和AFP指标及临床随访,评估两种方法肿瘤坏死程度、AFP指标变化、肿瘤初次复发率及一年生存率.结果 20例TACE +RFA术后CT、MR检查16例完全坏死,3例不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15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70%以上);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95.0%)、>2年(70.0%).25单纯TACE术后CT、MR检查5例完全坏死,10例不完全坏死,10例部分坏死;9例患者AFP转阴或下降(<50%),25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0.0%)、>2年(52.0%).全部患者术后右上腹不同程度疼痛,大部分患者术后1 ~3d发热,1例并发肝包膜下少量出血,所有病例无气胸、大出血及胆瘘等.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性栓塞(TACE).

    作者:贺长斌;朱勇;张建军;张进;连青;袁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Th9细胞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Th9细胞是近年来发现和证实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型,由IL-4和TGF-β共同诱导产生,不参与Th2型细胞反应,也不具有免疫下调功能,其产生两种专一的、有着相反免疫效应的细胞因子,即IL-9和IL-10.近年来发现Th9细胞在激发炎症反应、参与变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h9细胞水平及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在肿瘤中的确切作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来验证.本文就Th9细胞对肿瘤发生机制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展望.

    作者:覃山羽;杨显文;姜海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RLU 50例(A组),其中前期15例(A1组)、后期35例(A2组),开放手术18例(B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全部成功.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但住院费用高于B组.A2组与B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少于A1组(P<0.01).结论 RLU具有出血量少、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费用高、早期手术时间长,随着操作技术的熟练,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可达开放手术水平.

    作者:覃庆平;王伟;李刚;刘杰;周毅;杨剑文;姚远;卢启海;陈悦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患者输液敷贴撕脱伤的影响

    老年人由于脑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吞咽困难、胃肠道吸收不良或肾功能障碍等,往往经口给药受到限制,静脉给药便成为主要的给药途径[1].老年人的皮肤代谢减慢,保湿能力减低,皮质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损害,表皮细胞更新速度减慢,经常会发生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损伤[2].为减少输液敷贴造成的皮肤损伤,提高皮肤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观察分析了输液敷贴所致皮肤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并实施了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丽萍;农冬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

    目的 探讨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应用颈前路中空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5例,其中Ⅱ型18例,浅Ⅲ型7例.结果 22例获得5~24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19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0.5~35.6周,平均26.2周;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1.5±17.8)o,屈伸(42.8±9.1)°.结论 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能够大限度地维持和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骨不连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佳选择.

    作者:甘锋平;江建中;谭海涛;谢兆林;陈国平;李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下部轮廓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塑形美容的疗效.方法 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到颊区、鼻唇沟深凹、颏部.结果 20例患者无明显手术后并发症.随访3~28个月,除外1例注射两次,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面部较前丰满,质感同周围组织,形态自然.结论 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符合面部软组织的特性.

    作者:陈建军;陈彩;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黄绍贤;伍艳靖;蒋妮珊;岑德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