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姚晓峰;阮冉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 阑尾炎, 阑尾悬吊法, 阑尾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悬吊法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镜下找到阑尾对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10号丝线的大三角针,穿三角针10号丝线的一段留置腹腔外,穿刺针引过靠近阑尾系膜缘无血管处结扎阑尾,腹壁外提拉丝线,用血管钳固定悬吊阑尾.常规采取顺行或逆行法切除阑尾,后使用标本袋随脐部单孔操作平台一起取出.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32~92 min,平均45 min.术中追加多孔途径4例.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4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刺孔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或慢性窦道形成.结论 阑尾腹壁悬吊法降低了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难度,改善了手术视野显露,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单孔腹腔镜技术进一步推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316例报告

    腹腔镜手术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一种微创技术,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开始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经不断总结经验,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316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该手术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陈锦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采用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8例49肢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46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一期愈合42例43肢,有3例延迟愈合,后经静力固定变动力固定方法处理,2例达骨性愈合,1例出现骨不连后改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加取自体骨植后达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X线骨痂明显,膝、踝关节活动好,无膝关节痛,无切口感染,无主钉断裂.结论 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使用手术设备器械简单,实用性强,是一种较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韦荣勇;胡伟强;谭志平;吴宁;徐光崇;徐光彩;李狄洪;柴世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约20%~30%[1].其传统手术方法是开颅直接行动脉夹闭,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血管内栓塞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具有微创、损伤小等优点.我院自2009年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并发症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1].股骨转子间骨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经过临床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内科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首选手术治疗,一般应用内固定方式来稳定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PFN)属于髓内固定的一种,动力髋螺钉固定(DHS)属于髓外固定.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DHS和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发现PFN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DHS,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永生;黄善武;李加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使用切口保护套单孔法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切口保护套单孔法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切口保护套完成单孔法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30例,术中准确定位T3或T4交感神经节位置,在同一孔中伸入胸腔镜和电凝钩,在第3或第4肋骨表面将交感神经链电灼切断,并沿该肋骨表面向外侧延伸2~3 cm以切断可能存在的旁路上传神经纤维,分别于交感神经链切断前后记录掌温变化情况.结果 30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单孔手术,未出现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血气胸、心动过缓以及霍纳氏综合征等并发症.全组患者一侧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7 min,住院时间2~3 d,平均2.5 d.全组随访1~10个月,平均3.5个月,切口处未见明显瘢痕,无1例复发及严重代偿性多汗,轻度代偿性多汗2例占6.7%(2/30),所有患者均十分满意手术疗效和美容效果.结论 使用切口保护套单孔法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微创、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切口隐蔽美观、符合美学要求等优点.

    作者:伊严;黎伟文;杨家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宫腹腔镜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宫腔镜及腹腔镜取出均获成功.16例在宫腔镜下见节育器部分嵌顿在子宫内膜层及子宫肌层,其中14例用取环器或血管钳完整拉出,2例断裂,部分残留,在直视下用异物钳取出;19例宫腔镜下未见节育器或仅见节育环尾部,置入腹腔镜,其中仅用2个穿刺孔取出异位节育器5例,14例用3个穿刺孔,分离粘连及包裹,暴露节育器并取出,其中3例因无法找到节育器,行床头X线摄片定位,完整取出节育器.术中出血量(16.3±6.5)mL,手术时间(32.3±35.5)min.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宫腹腔镜下异位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福英;张彦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绝经期肥胖妇女腰臀比、游离睾酮指数、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围绝经期肥胖妇女腰臀比(WHR)、游离睾酮指数(FAI)、脂联素(AP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差异.方法 选择40~50岁肥胖妇女96例,分为Ⅰ组(月经周期的月经规律)、Ⅱ组(月经周期改变且停经少于2个月)、Ⅲ组(闭经),比较3组WHR、FAI、APN、HOMA-IR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WHR、APN、HOMA-IR、F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绝经期肥胖妇女在不同月经状态下WHR、APN、HOMA-IR、FAI等水平不同.

    作者:阳晓敏;冯毅;陈静平;黄旭美;郑小敏;丘丽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79例分析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临床上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此类患者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但创伤较大.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发广泛.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7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锋;郭云虎;谢光军;张华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硬镜行胃肠腔内检查时气腹机充气压力测定的应用体会

    临床上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手术前能通过纤维胃镜等明确诊断或同时治疗.但也有不少病人有时因出血量大不能承受有关检查,或反复出血在术前无法明确其病因和病灶部位,需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常在开胃探查时又往往难以找到出血部位,给手术探查带来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术后有遗漏病灶、再次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临床上往往对上消化道出血术中找不到明确病灶而盲目切胃,既有术后再出血,也有病灶残留的教训[1].有些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即使在倾注性大出血死亡后,也不能发现出血灶[2].我院首次报道了[3]腔镜在开腹手术胃肠道术中的检查与治疗.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腹腔镜及(或)输尿管硬镜对3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病人在术中进行胃肠腔内充气后行相应的胃肠腔内检查和辅助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检查时胃肠内充气压测定情况及术中护理报告如下.从本组病例证实,术中充气压力偏低或过高均可能影响出血灶的发现,且有并发症的风险[6,8].所以,胃肠内气压的控制是良好检查和治疗的前提.本组患者病例数有限,样本数量不大,对此结果在大样本中的意义及远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曾芝兰;何满莲;汪红梅;周新锋;黄勇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1].目前尚无较敏感的诊断方法,发现时常为中晚期,手术机会小,常采用化疗、生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单一进行化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合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临床上大多采用几种方法联合治疗胰腺癌,如采用放化疗联合、化疗联合生物治疗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化疗等多种手段.HIFU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HIFU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逐渐成为中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现就目前临床上HIFU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丁霞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小功率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小功率钬激光(30 W)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应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小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8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71例一期取净结石,11例二期取净结石,平均手术时间86 min(70~190 min),平均住院时间11 d(9~15 d),无大出血、水中毒、重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石清除率89%(73/82).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小功率钬激光(30 W)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清石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作者:董培鸿;田代祥;周竹山;李作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内窥镜图文系统的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内窥镜系统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窥镜系统配置复杂,种类繁多,但不论哪种内窥镜和在哪个科室使用的内窥镜系统,基本上都包含光学视管镜、冷光源、摄像系统、操作手件和器械、能量输出系统、手术辅助设备、图文工作站这几个部分[1].其中图文工作站是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存储病例,支持对病人信息的统计查询,同时拥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以及丰富的诊断模板及专家词库,对于医院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同行间交流、提高业务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内窥镜系统中所涉及的各方面技术及需求情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赵魁;吴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下尿路梗阻的患者,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症易并发膀胱结石,微创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发展趋势.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应用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联合负压吸引碎石取石术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美达;李柏均;廖炳仕;欧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后神经精神不正常的发生率可高达50%[1],而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表现较成人有所不同.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对112例3~8岁小儿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红燕;宋楚茵;黄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已成为治疗肾结石的主流术式,其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预后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然而,术后仍有27.6%的患者发热,11.2%~25.5%的患者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了解发热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出现术后发热38例,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杨玉群;黄燕华;朱桂英;黄文容;朱小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共21个病灶)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局麻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功率50~70 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8 min.手术完成17例,完成率100%.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的降低.1月后增强CT检查18个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仅部分周围强化,消融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3月后增强CT检查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R)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2/17).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3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3~30个月,13例患者健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16/17)、82.35%(14/17).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是微创、安全、近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作者:郭亚;孙亚红;宋鹏远;安玉姬;盛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部CT平扫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技术的剂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胸部扫描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的检查剂量.方法 对200例胸部CT平扫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自动毫安技术(A组),另一组采用智能毫安技术(B组),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检查,两组检查参数一致,只是毫安调节方式不同.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扫描长度具有可比性;A组的CT剂量指数(CTDI)值为(10.14±1.85)、B组CTDI值为(8.56±1.55)(P<0.01),A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为(292.81±77.64),B组DLP值(273.93±53.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GE Lightspeed VCT来说,智能毫安技术比自动毫安技术对降低胸部CT扫描剂量更有优越性.

    作者:黄恒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7例(32椎),对病人手术前1 d、术后3 d、术后1年的VAS值、病变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作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死亡、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17个月至3年),疼痛症状缓解,椎体高度、Cobb角改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各项指标术后3 d和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行压缩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夏东升;王斌;闫长明;王云清;贾星海;林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术中超声观察EMS治疗上尿路结石术中液体外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EMS)治疗上尿路结石术中并发液体外渗的临床意义.方法 超声观察应用第四代EMS治疗72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中出现液体外渗情况.结果 726例中术中出现液体外渗70例,发生率为9.6%.其中,单纯肾周积液57例,肾周积液合并腹腔积液7例,单纯腹腔积液4例,水中毒2例;肾结石患者行EMS碎石术中出现液体外渗42例,发生率为14.4%(42/291),输尿管结石患者碎石中出现液体外渗28例,发生率为6.4%(28/435).结论 术中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EMS治疗上尿路结石出现的液体外渗,术后可动态观察,对临床及时处理该类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峰;苗树;张清桂;王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手术技巧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仅占异位妊娠的2%~4%[1].宫角妊娠若发生破裂,将引起致命性的腹腔内大出血和休克.以往对宫角妊娠的治疗是采用开腹行子宫角楔形切除或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我科于2005年7月至2013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宫角妊娠部位荷包缝合法治疗宫角妊娠妊娠25例,均成功治愈,无1例中转开腹和扩大手术范围,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丹;赵仁峰;胡晓霞;陈昌益;刘妮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