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清;白龙;谢振宇;陈科明
2005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采用取沿皮纹小切口治疗234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年龄为1岁~13岁,平均4.5岁.男孩202例,其中单纯性疝104例,单侧疝85例(2例为复发疝),双侧疝19例;女孩32例均为腹股沟疝.所有疝患儿均为阴囊或腹股沟区无嵌顿的可复性肿物,边界清,挤压肿物消失,透光试验阴性.单侧单纯性鞘膜积液患者83例,其中交通性鞘膜积液62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21例;双侧鞘膜积液33例,一侧鞘膜积液对侧斜疝14例.
作者:卢国平;吴定涛;闭克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并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相比较.方法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并与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45例患者进行比较,按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吸出髓核重量.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切吸组优良率80%,刨削组优良率9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吸组髓核重量为(2.5±0.7)g,刨削组(3.2±0.4)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与刨削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但刨削术去除髓核更多,近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江华;殷浩;李峰;黄彰;尹忠祥;潘政军;阮永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输卵管切除术26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20例,输卵管伞端挤出术7例,卵巢部分切除术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明显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5 min,平均住院时间4 d,1个月内β-HCG值恢复正常.结论 腹腔镜早期诊断与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独特优势,诊断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异位妊娠诊治方式.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经皮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近年来已得到广泛推广.PCNL主要是在俯卧位下碎石取石,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决于患者能否耐受手术体位.体位是指患者在病床上休息和适应手术需要所采取的身体姿势.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均有良好的作用[1],这就要求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手术需要进行合适的体位护理.我院自2007年开展此类手术405例,对患者术中、术后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丹;吕海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09年01月至2010年11月该院同期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传统开腹组36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Miles术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且具有更加安全、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官申;杨春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YL-I型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使用YL-I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28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9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术后ADL分级为:Ⅰ级61例,Ⅱ级81例,Ⅲ级65例,Ⅳ级37例,Ⅴ级45例.结论 YL-I型针穿刺血肿引流术是治疗脑出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死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为脑出血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
作者:朱光升;莫永保;苏一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被公认为膝关节外科中常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肯定[1].ACL重建技术在我国的深入运用,彻底改变了切开重建的局面,术后的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国在运用这方面技术的时间尚短,手术数量不大,在观察手术后的并发症方面缺乏经验和时间,因此有必要进行文献的复习,达到对外科医生的警示作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从移植材料来说,有自体的骨-腱-骨和腘绳肌腱、异体的肌腱、人工材料等,其中以自体移植材料的长期效果好[2].固定方式有横穿钉、界面可吸收螺钉、纽扣式和钉夹等方式.本文就ACL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术中,胫骨侧采用可吸收生物界面螺钉固定、股骨侧使用横穿钉固定方法的并发症做一综述.
作者:刘武;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60例,其中腹腔镜组29例,开放手术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而住院费用则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但其手术费用较高.
作者:罗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并配合必要的放、化疗和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当今乳腺癌治疗更趋向理性和完善性,更具科学化和人性化.现就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秋红;曾家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发病急、重、进展迅速、有效治疗时间短、死亡率高等特点,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介入治疗,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已成为 AM I 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功能不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振月;廖文凤;郑小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月至2011年4月该院43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开腹肠粘连松解术45例(开腹组)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腔镜组41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为 63 min,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3 h,术后住院时间5 d,无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黄效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消化道肿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术后一般需要禁食5~6 d,若过早进食会引起吻合口瘘.术后禁食期间营养支持是术后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消化道肿瘤手术后的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肠瘘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但其并发症的发生总是难以避免,其中急性胰腺炎是ERCP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0%[2].我科于2010年6月25日收治1例因左肝管内结石并发感染,行ERCP加EST取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病情危重,经过积极外科手术、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金花;刘振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性软组织缺损1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8~70岁,平均49.5岁.外伤感染11例,糖尿病足5例;细菌培养:绿脓杆菌7例,大肠杆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肺炎克雷柏杆菌2例;感染面积:2.0 cm×3.5 cm~9 cm×11.0 cm.
作者:廖烈兰;黄家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在疾病治愈的基础上保留肛门,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是每个患者的愿望.超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界距肛缘4~6 cm)的患者能否接受保肛手术,是结直肠外科领域探讨的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的改进及围手术期放化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已有对超低位的直肠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了功能正常肛门的相关报道[1~3].本文就超低位直肠癌之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射频自凝刀与力普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2例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射频自凝刀组),62例行力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射频自凝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力普刀组(P<0.05),愈合不良率、出血率及感染率均低于力普刀组(P<0.05);术后3个月行宫颈黏液评分,宫颈黏液性状优于力普刀组(P<0.01).结论 射频自凝刀操作简单,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能够改善宫颈黏液性状,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方法,尤其适用于未生育患者.
作者:邓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脉药物支架(DES)植入术后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检索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收集相关原始研究;采用文献质量评价结合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 ISR组患者术前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ISR组的hs-CRP水平,中国人群和随访时间为6个月的亚组分析表明,ISR组患者术前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ISR组的hs-CRP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纳入文献存在显著异质性.偏倚分析表明发表的文章不存在偏倚.结论 术前hs-CRP水平与DES植入术后ISR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胡榜利;陈斌冠;杨光业;蔡金华;李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微创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为基础治疗,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2例.结果 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功能良好;腕关节功能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评分,随访6~9个月(平均7.5个月),结果 优14例,良4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为81.82%;与对侧正常腕关节比较,患侧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桡骨高度和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掌倾角恢复略小.结论 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技术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彭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ubmucosal tumor,SMT)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内镜黏膜切除术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2].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内镜诊断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治疗发展的方向.我科2010年 1月至2011年1月应用EMR切除SMT 1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彦;李建英;韦英芬;王小红;麻玲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法(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治疗股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该院应用TPIPOM法治疗32例股疝,观察其临床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均痊愈,无局部血肿、异物感,无感染,随诊无复发.结论 TPIPOM法治疗股疝是一种合理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段小鹏;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萧金丰;贺轲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