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钛夹脱落致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杨沱;吴以龙

关键词:内镜, 钛夹脱落, 消化道出血, 原因分析
摘要:经内镜应用金属钛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或裸露血管夹闭,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有报道称该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我院内镜室发现两例钛夹脱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间断缝合法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改良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中,23例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法,39例采用改良间断缝合法,比较两种手术方法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间断缝合法不增加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操作简单,下瓣容易,在临床中可考虑使用.

    作者:冯旭;郑宝石;谢晓勇;何巍;吴熙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频彩超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小乳腺癌(直径≤2 cm)的高频二维声像图及彩超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小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大多属于不典型,少数表现为典型恶性特征;能量多普勒显示以Ⅱ~Ⅲ级血流为主,血流形态包括穿入性血流、分叉血流与束状血流等;脉冲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0.7,也具有很好的阳性预告意义.结论 使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多普勒可以提高小乳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梁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大游离体取出术25例临床分析

    膝关节内游离体是由于各种病变原因出现在关节腔内的游离物体,是造成膝关节功能紊乱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首选通过膝关节镜取出游离体,但对某些大的游离体(直径>1.5 cm),镜下直接取出有一定难度.我院1998年 1月至2010年7月在关节镜辅助下,对25例膝关节内的大游离体病例,通过游离体体表定位直接切开取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级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和停药后10 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的SBP和DBP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较F组短(P<0.01).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作者:解翔彬;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常应用于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以及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的病人,还应用于需长期输液和肿瘤化疗的病人治疗等.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8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美香;李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DU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93.1%,定性诊断符合率89.6%;二维超声可分为均质型与混合型.结论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重要的定位诊断价值,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有较高的定性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决策.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凌冰;农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切口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3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应用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内踝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优28例,良2例.结论 切开复位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固定稳固,能早期进行关节的活动,疗效满意.

    作者:谭义煌;磨志;卢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 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置管,采用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行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0~50 d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患者显效8例(20.5%),有效14例(35.9%),稳定15例(38.5%),进展2例(5.1%),总有效率为56.4%.AFP下降>50%者16例,其中11例恢复正常.结论 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永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因其创伤小而倍受泌尿外科医生的推崇.但微创并非无创,它仍可给患者带来一定损伤而导致相应的并发症[1].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出血、感染、邻近脏器的损伤、尿外渗等.了解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菊廷;何淑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髋臼前柱骨折诊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随着交通道路、房产开发、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及大量重量级机械工具的投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及重量级机械工具事故等高强度创伤引发的髋臼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但在髋臼骨折中,前柱骨折比较少见,发生率为4%~5%,致使临床上许多医生对该类骨折的诊断概念和治疗手段模糊,效果不佳.以下浅谈髋臼前柱的解剖、诊断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聪林;屈小鹏;刘志斌;叶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1例(86.1%)患者在移植后出现感染.移植早期感染种类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1.4%,阳性菌2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4.1%,其次是口腔黏膜、胃肠道、皮肤等,未发现感染病灶者3例.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感染的发生率与未合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发生率非常高,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等是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云涛;石琳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50例,与5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针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较剖腹组延长外(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剖腹组缩短(P<0.01),且术后热病率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蒋丽;白华;韦妙成;黄飞凤;莫琳玲;谭开亮;莫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钛夹脱落致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经内镜应用金属钛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或裸露血管夹闭,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有报道称该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我院内镜室发现两例钛夹脱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沱;吴以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1],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重桥;陆伟水;余松祚;谭适;陆弘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正畸治疗中防釉质脱矿黏接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各种固定矫治器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托槽直接黏接技术因其便利性和高效率而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并成为正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口腔正畸治疗技术进步的明显标志.

    作者:廖烈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脑胶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创手术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并发症,为早诊断、早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疗效,需要护理人员前瞻性地护理和观察病人.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56例,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英;陈淑芳;梁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对椎管内麻醉所致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住院行下肢手术穿刺时出现神经症状患者75例,随机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A组)、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治疗(B组)及生理盐水对照(C组),观察术后6 h、12 h、48 h和72 h时点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评分.结果 疼痛及麻木评分:A组术后12 h起评分低于B、C两组(P<0.05或0.01);B组疼痛评分术后72 h低于C组(P<0.01).感觉异常评分:A组术后24 h起低于B组,48 h起低于C组(P<0.05或0.01);B组术后72 h低于C组(P<0.01).三组在四个时段间的MAP、HR和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能有效地促进椎管内麻醉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的恢复,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

    作者:李爱国;冯梅;蒋宗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阿是穴齐刺法温针灸配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9例临床分析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韧带、滑膜、肌腱及关节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慢性发病,隐匿进行,病程长,亦有疼痛较重者.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介入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产后出血患者在行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采用Seldinger法先行髂总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32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术后5~20 min阴道流血停止.随访4个月以上未见再出血.结论 急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成为首选.

    作者:苏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及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也得到创新发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1].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实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80例,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